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重复刺激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文献,收集有关高频rTMS治疗PSCI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估其风险,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5.3版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其中脑卒中患者10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频rTMS治疗后,rTMS组的MMSE、MoCA、MBI评分和P300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SE评分为SMD=1.85, 95%CI(0.36, 3.53), P<0.00001;MoCA评分:SMD=0.80, 95%CI(0.64, 0.95), P<0.00001;P300潜伏期为SMD=-1.42, 95%CI(-2.08,-0.76), P<0.0001;P300波幅为SMD=0.95, 95%CI(0.66,1.24), P<0.00001;MBI评分为SMD=0.74, 95%CI(0.53, 0.96), P<0.00001]。结论高频rTMS可显著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重复刺激(rTMS)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联合组、rTMS组和FES组,每组患者20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低频rMRI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6 d,2周为1个疗程。FE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FES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6 d,2周为1个疗程。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低频rTMS和FES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对3组患者进行经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检测以及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腕、手部分评估。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和rTMS组TMS-MEP的波幅显著强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MS-MEP的波幅为(0.73±0.15)mV,显著强于FES组和rT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评分和TAM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FMA评分和TAM评分明显优于rTMS组和FES组治疗后,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FES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患者手抓握、对捏等功能

  • 标签: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手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重复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为起止时段,以80例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法分2组研究,各组为40例。采用喹硫平治疗参照组,在此前提下采用重复刺激治疗试验组。比较2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对比治疗后MMSE评分、总有效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稳定期 双相情感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重复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为起止时段,以80例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法分2组研究,各组为40例。采用喹硫平治疗参照组,在此前提下采用重复刺激治疗试验组。比较2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对比治疗后MMSE评分、总有效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稳定期 双相情感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重复刺激(rTMS)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枢干预技术,具有无创、非侵入性、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大脑生理学的研究中,尤其是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研究。本文就rTMS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功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痉挛型脑瘫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刺激(rTMS)联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干预,电针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疗法,选择低频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观察组则辅以电针(同电针组)及rTMS治疗,刺激强度为80%运动阈值(MT)水平,刺激频率10 Hz,每日治疗1次,每次20 min。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MMSE、MoCA、FIM及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电针组患者MMSE、MoCA、FIM及SS-QOL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MoCA、FIM及SS-QOL评分[分别为(27.5±1.2)分、(26.0±1.5)分、(98.8±3.9)分和(196.0±13.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电针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rTMS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电针 缺血性脑卒中 轻度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刺激(rTMS)对脑卒中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PSCI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及伪刺激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低频组、高频组患者分别辅以1 Hz、10 Hz rTMS治疗,伪刺激组患者则辅以假刺激治疗。上述rTMS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5次。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对3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和伪刺激组MoCA评分[分别为(20.40±3.18)分、(21.67±4.13)分和(17.27±4.01)分]及LOTCA评分[分别为(95.73±8.09)分、(96.53±15.08)分和(85.53±12.8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低频组及高频组MoCA、LOTCA评分亦显著高于伪刺激组水平(P<0.05),并且高频组MoCA、LOTCA评分均较低频组有进一步改善趋势,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及高频rTMS均能有效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且二者疗效相当,故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rTMS刺激参数。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刺激频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复刺激(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随机筛选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治疗2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1]。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相似,组间数据统计P>0.05,有对比意义。治疗两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及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P

  • 标签: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重复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对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7月-2019年7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40例TBI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与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rTMS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估认知功能,测定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皮质潜伏期及波幅。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23.60±2.16)分比(21.70±2.87)分,t=-2.366]、MoCA[(21.75±3.35)分比(19.05±2.46)分,t=-2.903]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针刺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频重复刺激(rTMS)作用于双侧、健侧、患侧大脑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SD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侧组、健侧组和患侧组,每组15例,而双侧组因个人原因退出1例,最终为14例患者纳入研究。3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由同一位经过专业训练的言语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每次30 min,1次/日,每周5 d,共2周;3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在双侧、健侧、患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代表区均给予不同刺激方式的5.0 Hz高频rTMS,刺激的时间和疗程均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各组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检查,采用渗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测量患者舌骨上肌群均方根值(RMS),评估各组患者的肌肉活动功能;通过测量患者健侧半球静息运动阈值(RMT)来对皮质兴奋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PAS评分、FDS评分、RMS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于RMT,仅双侧组和健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侧组和健侧组的PAS评分、FDS评分、PAS差值、FDS差值、RMT差值分别与患侧组的相应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组比较,双侧组治疗前后FDS评分的差值较大,2组患者治疗后FD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P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 Hz高频rTMS刺激双侧、健侧、患侧大脑皮质均可有效改善PSD患者的吞咽功能,其中刺激双侧时效果显著,刺激健侧时效果次之。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视频透视吞咽检查 表面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扩张组、重复刺激(rTMS)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球囊扩张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rTMS组给予重复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重复刺激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评估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于治疗后采用临床疗效评定评估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加权评分和SSA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加权评分和SSA评分显著优于球囊扩张组和rT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球囊扩张组的70.0%(χ2=7.68,P<0.01)和rTMS组的63.3%(χ2=10.42, P<0.01)。结论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联合rTMS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 标签: 导管球囊扩张技术 重复经颅磁刺激 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植物状态患者促醒作用。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康复的脑卒中植物状态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进行每日经刺激,通过CRS-R评分,判断患者促醒疗效。结果 经过重复刺激的患者相较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的患者CRS-R评分提高显著(p<0.05)。结论 重复刺激脑卒中后植物状态的患者右良好的促醒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植物状态 促醒 经颅磁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高频重复刺激、任务导向性训练联用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效果。方法:以我院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高频重复刺激与任务导向性训练联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半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大大高于对照组的70%,因此,磁性治疗法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治疗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复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检索国内外共9个医学数据库的有关rTMS干预PSSD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经过文献去重、独立筛选、风险评估等一系列严谨操作后,将纳入文献数据录入RevMan5.4软件展开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rTMS干预后PSSD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MD=-2.60,95%CI(-3.03,-2.17),P<0.000 01];多导睡眠图(PSG)各参数评分中SL[MD=-9.69,95%CI(-16.87,-2.50),P<0.01]、SE[MD=8.90,95%CI(5.41,12.39),P<0.01]、AT[MD=-1.15,95%CI(-2.26,-0.04),P=0.04]、AWT[MD=-10.95,95%CI(-13.30,-8.61),P<0.01]、REM[MD=4.54,95%CI(2.24,6.85),P<0.01];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评分[MD=5.29,95%CI(2.47,8.11),P=0.000 2];临床疗效率评分[OR=4.46,95%CI(2.75,7.23),P<0.000 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MS改善PSSD患者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物理治疗方法 卒中 入睡和睡眠障碍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治疗中重复刺激的具体效果。方法:研究所选时间为2019年3月到2020年8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存在抑郁症和睡眠障碍,共有84人,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但对照组采用重复刺激,研究组则采用重复刺激,然后从抑郁、睡眠质量、睡眠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这方面对比两种模式下的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抑郁评分和PSQI评分较低的为研究组;同时统计患者睡眠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表现占优的仍为研究组,具体数据可以参考表1,表2和表3,且P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睡眠障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频重复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颅脑损伤(TBI)后认知功能恢复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我院确诊为TBI后认知障碍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rTMS组、rTMS联合HBO组,每组3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一般临床资料采集,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rTM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高频rTMS,联合组在rTMS组基础上增加HBO治疗。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P300及MoCA评分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改善;rTMS组及联合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

  • 标签: 颅脑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压氧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运动(FES-cycling)联合低频重复刺激(rTMS)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病程3~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期间,最终6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观察组3例患者脱落,有32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照组4例患者脱落,有31例患者完成治疗纳入统计。对照组接受1.0Hz的rTMS刺激健侧皮质M1区治疗,观察组在rTMS治疗的基础上给予FES-cycling训练。rTMS治疗和FES-cycling治疗均为每次20 min,1次/日,5 d/周,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上肢Fugl-Meyer评分(FMA)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THUE-HK、上肢FMA和MBI评分[观察组(4.56±1.05)、(40.16±5.18)和(62.16±12.62)分;对照组(3.93±1.06)、(37.42±4.09)和(56.06±9.2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观察组(2.63±1.84)、(29.38±5.21)和(45.16±12.41)分;对照组(2.71±1.01)、(30.48±4.35)和(43.71±10.79)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FES-cycling联合rTMS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运动皮质功能区对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伴颅骨缺损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9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伴颅骨缺损患者分为5 Hz组(13例)、3 Hz组(12例)、低频组(12例)及对照组(12例)。上述各组患者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前,分别对其健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运动皮质功能区给予5 Hz、3 Hz、1 Hz rTMS刺激或假刺激,各组患者均每天治疗2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上述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定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患者吞咽时下颌舌骨肌表面肌电(sEMG)振幅及吞咽时程。结果治疗2周后5 Hz组、3 Hz组及低频组患者SSA评分及下颌舌骨肌sEMG振幅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吞咽时程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高频组SSA评分及下颌舌骨肌sEMG振幅均较低频组明显降低(P<0.05),吞咽时程均较低频组明显缩短(P<0.05);5 Hz组下颌舌骨肌sEMG振幅较3 Hz组明显降低,吞咽时程较3 Hz组明显缩短(P<0.05),但SSA评分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Hz、3 Hz、1 Hz rTMS刺激健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运动皮质功能区均可改善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伴颅骨缺损患者吞咽功能,并以5 Hz rTMS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出血 吞咽障碍 下颌舌骨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作用。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直流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ADL、MoCA评分及血清MMP-9与TIMP-1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rTMS(重复刺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它通过无衰减颅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磁场,感应通过电流改变皮层细胞神经的动作电位进行改变。它被用来治疗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失眠是最常见的。随着社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失眠。rTMS还被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及其电生理改变的研究,本文概述了失眠的发病机制、脑网络改变、治疗效率以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