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法及透析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CHD)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各项检测指标透析前后下降率为BUN值为(69.2±5.3)%,SCr值为(63.1±5.4)%,P值为(58.1±15.9)%,β2-MG值为(1.39±0.62)%,PTH值为(71.3±15.3)%;CHD组BUN值为(68.8±4.9)%,SCr值为(62.8±5.9)%,P值为(56.2±14.7)%,β2-MG值为(33.5±8.4)%,PTH值为(16.5±9.4)%;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BUN、SCr下降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磷(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HPD)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时间及温度对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方法2013-2014年我院103例血常规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于立即、1h、3h及5h后对RBC、HB、WBC和PLT指标进行检验;并将采集的血样分别放入室温和冷藏3h后,检测这4个指标。结果不同放置时间对RBC、WBC和HB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P>0.05),但是放置3h和5h后,样品中PLT水平显著升高(P<0.05);藏放置后,HB水平略微升高,但与室温室的样品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RBC、PLT和WBC水平均降低,并且前两者与室温室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尽管血常规检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了解影响因素,提高操作水平,注意样品保存温度并及时完成样品检测对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 常规检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900例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进行常规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标本常规检验的患者9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皮肤采血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法,对两组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血液常规检验的结果误差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21.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液检查的误差率(54.08%)。结论对临床血液标本的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取血法的检验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后期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的检验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血液标本 常规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50例慢性尿毒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常规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高通量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高通量组病人的血肌酐、尿素氮、分子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均有一定疗效,跟常规血液透析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更有利于改善病人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慢性尿毒症 随机对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58-01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48-02摘要目的分析采集不同部位血液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检验科行血常规检验的10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取得他们的同意后,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检者均分为对照组(末梢采血)和实验组(静脉采血),每组各53例,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实验组受检者的RBC、Hb、MCHC、MCV、PLT这几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CH、WBC、HCT这几个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的稳定性、实测值均高于末梢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尿毒症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PTH、β2-MG、P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其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慢性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检查为阳性的440份血液标本,对其进行血液细菌检验和鉴别,分别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符合率和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的检出符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细菌的临床检验过程中,直接药敏试验及常规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效果,符合率较高,且需要检验的时间较短,值得临床中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直接 常规 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临床实验中应用的自动化仪器越来越多,并有效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外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方便简单,检测速度相对较快,准确性高,因此在大部分医院的实验室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使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利于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高,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实验室参数,但无法彻底替代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本文主要分析了血液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外周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分析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当中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0份阳性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予以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并对其药敏试验结果加以观察。结果在对G+杆菌和G-杆菌的耐药、敏感以及中度敏感等方面,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都比较高,但两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细菌的鉴定上,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都能有效检测出药敏结果,但是直接药敏试验检测速度快,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直接药敏 常规药敏 血液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于临床血液细菌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采集的300例阳性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血液样本实行直接药物敏感试验,150例对照组患者则实行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直接鉴定与常规药物鉴定具有一致性,且在检测方式的敏感度、药物耐药性及药物敏感结果方面比较无差异性。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能直接快速确定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可有效提升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结果显示异常的的血液标本180份,分为观察组;另外采集正常血液标本180份分为对照组,然后继续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检测结果。结果经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后,观察组血液标本正常有53例,假阳性率为29.44%,对照组有10例存在细胞学形态异常,假阴性率为5.56%,联合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后标本异常47例,阳性率为26.11%。结论血常规检测可以判定血细胞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细胞形态的判定有一定局限,在临床诊断中,配合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假阴性、假阳性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常规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选择适宜的临床血液细菌检验方法。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室血液标本500例,对标本分别行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由比较结果可知,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的检验符合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检验方法在抗生素敏感性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的检验方法。但由于直接药敏试验具有经济性与时效性,因此笔者更建议选择直接药敏试验作为临床血液细菌检验的首要方法。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530例患者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药敏实验和直接药敏实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格兰阴性杆菌与阳性球菌的检验结果符合率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鉴定抗生素敏感方面差异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二者对控制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临床盲目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血液细菌检验 常规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