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手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都很高,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据统计,我国每年肝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原发性肝癌血清标记,美中不足的是血清甲胎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肝癌相关肿瘤标记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现就一些具体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居榜首,目前我国诊断胃癌多在有症状患者行胃镜检查后才能确诊,对无症状的人群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故早期胃癌检出率低,因此,寻找一种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血清学检查指标,帮助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显得尤为迫切。

  • 标签: 早期胃癌 生物学标记物 血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sAg阳性患者中丙型肝炎感染者。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本院住院病人220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中抗HCV-Ab和抗HCV-IgM,结果220例HBsAg阳性患者中(丙肝病毒检出率0.244(55/225),其中男性感染率0.275(45/160),女性感染率0.167(10/60),男女之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中(HBsAg阳性HBsAg阳性)检出抗HCV-Ab较单纯HBsAg的阳性检测率低(p<0.05)。结论乙肝合并丙肝感染病情更为严重。

  • 标签: HBV HBeAg对抗HCV-Ab 抗HCV-IgM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碳水化合抗原125(CA125)表达动态变化。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手术组)、未手术治疗同病患者37例(未手术组)和非肿瘤患者44例(对照组)。3组对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清CA125标本采集,手术组3次采样时间分别是术前1d、术后1d和7d,其他两组也分别在入选后第1d、3d和10d取样。结果手术组和未手术组各次血清CA125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组术后1d和7d检测值明显低于手术前和未手术组同批次结果(P均<0.05~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血清CA125浓度高表达,手术切除病灶可显著降低后者浓度。

  • 标签: 肺癌/非小细胞 手术治疗 碳水化合物抗原/血清 肿瘤血清标识物
  • 简介:肿瘤干细胞(tumorstemcell)是目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肿瘤干细胞标志是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窗口。目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尚无明确的定论。本文总结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几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检测CEA和CA-153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146例已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人,135例乳腺良性病人及168例正常人的CEA和CA-153血清水平检测进行研究。结果检测146例乳腺癌患者与135例乳腺良性病人组和168例正常人组血清中CEA和CA-153阳性例数和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乳腺良性病人组与正常人组CEA和CA-153阳性例数和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EA和CA-153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输血是抢救与治疗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输血治疗的风险依然存在,输血后患者出现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抗体阳性,为了区分患者所患疾病是输血传播或院内感染,还是患者入院前已经感染,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手术及输血前对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标志检测很有必要。

  • 标签: 传染性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检测结果进行探究,为乙型肝炎病毒的预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进行检测,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毒血清标志(HVB-M)表现模式进行分类,其中A为最主要模式,占74.9%,B即小三阳模式为第二主要类型,占7.50%;同时对男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比较,单独分布在每组的感染模式例的患者,男性多为女性的2倍多。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进行检测其结果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25)在宫颈癌中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经临床确诊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治疗组,同一时期选取50例健康者体检的妇女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两种肿瘤标记的变化并对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宫颈癌组的血清CEA、CA125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宫颈癌组中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CEA、CA125的阳性率逐渐增加,Ⅲ、Ⅳ期较Ⅰ、Ⅱ期显著增加(P<0.05)。结论肿瘤标记CEA、CA125可提高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疗效的观察及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抗原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到本院就治的52例胃癌患者在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CA72-4、CEA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治疗前4种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健康体检者水平(P均<0.01);4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任何一项标记单项检测(P<均0.01)。结论血清CA12-5、CA19-9、CA72-4、CEA联合检测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胃癌 CA12-5 CA19-9 CA72-4 CEA 联合检测
  • 简介: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具有明显异质性,其发病通常来自一系列遗传事件和表观遗传学事件的不同组合。越来越多证据支持根据微卫星不稳定(MSI)情况、CpG岛甲基化表型、体细胞BRAF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将结直肠癌分为不同亚型。例如,与微卫星稳定或MSI程度低的结直肠癌患者相比,MSI程度高的患者近侧结肠癌更常见,伴高级别分化和临床分期较晚,且淋巴转移更常见;CpG岛甲基化程度高者与高龄患者、近侧结肠癌、肿瘤低分化及MSI程度高相关。KRAS突变(特别是密码子12和13突变)者,更常见于CpG岛甲基化程度低伴微卫星稳定或MSI程度低以及BRAF突变阴性的结直肠癌。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人口基数为爱荷华州女性的健康调查的大样本研究(n=41836),验证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时间与分子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已建档的73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取样并评估其特征,区分微卫星稳定或微卫星不稳定性程度的高低、CpG岛甲基化程度高低或CpG岛甲基化表型阴性以及BRAF和/或KRAS突变状态。563(77%)例肿瘤患者中收集到信息标记数据,分别归纳为下列整合通路。经典型(微卫星稳定、CpG岛甲基化表型阴性、BRAF突变阴性以及KRAS突变阴性,n=170);替换型(微卫星稳定、CpG岛甲基化表型程度低、BRAF突变为阴性并KRAS突变阳性,n=58);锯齿型(任何程度的微卫星不稳定、CpG岛甲基化程度高、BRAF突变为阳性并KRAS突变阴性,n=142);未分类型(n=193)。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平均年龄(P=0.03)、肿瘤部位(P=0.0001)和分级(P=0.0001)与整合路径显著相关。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与经典路径、替换路径和锯齿型路径并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未分类路径下面的亚型(微卫星稳定或微卫星不稳定性程度低、CpG岛甲基化阴性、BRAF突变阴性、KRAS突变阳性)有关(n=96,与

  • 标签: 结直肠癌 微卫星 近侧结肠癌 甲基化程度 分子标记物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与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乙肝血清标志和HBV-DNA的检测。结果本次共检测出8种模式,其中HBsAb(+)+HBcAb(+)+HBeAb(+),HBsAb(+)+HBcAb(+),HBeAb(+)+HBcAb(+)和HBcAb(+)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均为0。其他四种模式HBV-DNA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BeAg(+)+HBsAg(+)+HBcAb(+),HBsAg(+)+HBeAg(+),HBsAg(+)+HBcAb(+)和HBeAb(+)+HBsAg(+)+HBcAb(+)。HBV-DNA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HBeAg(+)+HBsAg(+)+HBcAb(+),HBsAg(+)+HBeAg(+),HBeAb(+)+HBsAg(+)+HBcAb(+)和HBsAg(+)+HBcAb(+)。结论HBV-DNA与HBV-M的HBeAg关系密切,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估病情。

  • 标签: 乙肝 血清标志物 HBV-DNA
  • 简介:摘要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工作正常进行而在每一次实验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也是实施实验室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表明每一步操作的最终结果可以了解本次实验是否有效,所有试验条件是否正常,以及所有试验结果是否可靠,那么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的检测过程中,要保证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的检测质量,使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各实验室之间的结果有可比性,必须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质量控制(1)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定,同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持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和设备完好;(2)试剂的准备和正确使用质控品,以确保室间质量控制的开展;(3)在加样、孵育、冼板、显色和测定等环节要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做好室内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检测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在国内外发病率居高不下,肿瘤标志检测作为其诊断手段之一,具有简便、经济、快速、无创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一些标志在组织器官发生形态学变化之前就有表达,因此,肿瘤标志对肝癌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笔者就近几年来发现和检测到的组织和血清学肿瘤标志在胰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在胰腺癌诊治中的研究和应用从多方位做一综述,企能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胰腺癌 肿瘤标志物 组织 血清学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由于其具有的一些特征,导致它比其他DNA病毒更易出现变异。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可产生HBeAg阴性变异株;前S/S区的基因变异可导致HBsAg的漏检;这些原因导致了HBsAg和抗-HBs同时出现,HBeAg和抗-HBe同时阳性等特殊模式的出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 特殊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模式与其HBV-DNA含量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确认213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模式,用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含量。结果HBsAg、HBcAb、HBeAg模式即大三阳患者93例HBV-DNA定量全部阳性,平均值为8.78×107copy/ml;HBsAg、HBcAb、HBeAb模式即小三阳患者75例HBV-DNA定量有43例阳性,阳性患者HBV-DNA含量平均值为9.01×104copy/ml;HBsAg、HBcAb模式45例HBV-DNA定量有29例阳性,阳性患者HBV-DNA含量平均值为5.3×105copy/ml。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定性检测不同模式反映患者体内HBV-DNA含量不同,传染性和致病性也不同,要准确揭示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含量,建议患者应做HBV-DNA定量。

  • 标签: 乙肝血清标志物 HBV-DNA定量
  • 简介:本雅明指出,译者的任务是发现作用于目标语的预期效果(或意图),因为它在译文中发出了原文的回声,即译文与原文在意指方式上需尽量接近。要达到这一效果,可以通过句法的直译来实现。实践证明,标记理论有助于发现罕见的、罕用的、特殊的句法,使译者能更充分、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蕴。

  • 标签: 标记理论 句法 翻译
  • 简介:汉语是典型的话题优先型语言。“至于”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标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目前对“至于”的来源和演变鲜有文献进行探讨。文章考察了上古汉语“至于”的用法和使用特点,以及其作为话题标记的句法、语义条件。对其来源和流变进行了进一步阐发和论证。

  • 标签: “至于” 话题标记 词汇化 标记化 汉语史
  • 简介:人的身体上有些与生俱来的标志,俗称胎记(Birthmark)。在古代,胎记往往被赋予迷信的意义,例如十八世纪以前,迷信观念认为胎记是母亲情感的反应。如果一个儿童有显而易见的胎记,则提示了母亲有相应的情绪困扰;如果伴有其他影响形象的先天畸形,甚至可能被周遭当做“妖怪”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当然,现代医学没有任何支持先天性畸形与母亲的精神世界有关的证据。家长们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胎记究竟是什么7是否有危害?能不能消除?

  • 标签: 胎记 迷信观念 先天性畸形 情绪困扰 先天畸形 现代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浓度HBsAg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与乙型病毒肝炎标志(HBVM)含量之间关系,探讨高浓度HBsAg患者HBsAg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HBsAg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的HBVDNA和HBsAg进行定量检测,对三组指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患者HBVDNA阳性率12.9%,B组患者HBVDNA阳性率39.4%,A组患者HBVDNA阳性率,C组患者HBVDNA阳性率81.3%;3组间HBVDNA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HBsAg水平可进行HBVDNA水平估测,HBsAg定量可用于乙肝治疗效果监测的参考。

  • 标签: HBsAg HBV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