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选择前臂内侧血管穿刺的优越性。方法将来我院门诊临时输液的患者150例征得同意后,分为对照组(穿刺手背静脉75例)、观察组(穿刺前臂内侧静脉75例),观察组采用前臂内侧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手背静脉进行穿刺,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穿刺结束固定后上肢活动自如,无脱针,患者满意。结论输液选择前臂内侧静脉穿刺有其优越性。

  • 标签: 静脉输液 血管 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是患儿临床给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其操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康复、医疗质量、护患关系。

  • 标签: 小儿 血管选择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血管选择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国内外关于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和护理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得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液体外渗、易掌握、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病人、外周血穿刺困难者,能赢得抢救时间,保护血管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护患皆益。但在临床应用中,若血管选择应用不当,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且增加消耗和病人的痛苦,但是只要根据病人情况,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在临床灵活运用目前国内外行之有效的静脉留置针血管选择的方法,不断探索,努力研究,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突破性进展。结论合理选择血管,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血管选择 研究进展
  • 简介:利用45只经墨汁与乳胶混合液灌注的大鼠脑标本,观测大脑中动脉的起始,行程及表面投影,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可分三段,中段较长,分支较少,表面为蝶骨大翼覆盖,著者认为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血管的最佳阻断部位是大脑中动脉中段,经蝶骨大翼行颅骨开窗可达此部位。

  • 标签: 大鼠 大脑中动脉 蝶骨大翼 脑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外周静血管选择。方法选择来我院中医科住院的50例老年患者和50例中年患者,采用对比形式,对两组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前后的调查,血管的评估,分析。结果中年组治疗率87.3%,穿刺成功率100%;老年组输液治疗率94.8%,穿刺成功率99%,一例因反复住院治疗血管损伤严重刺穿失败。结论老年患者手背静脉和前臂静脉血管的充盈度下降明显。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外周静脉血管、输液用具及输液途径,减少输液对血管的损伤、刺激,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治疗,有效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技术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 输液通道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选择血管给药加rebamipide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股动脉插管成功后做腹主动脉常规造影,在电视透视和导丝配合下将导管超选择插入病变区域的肠系膜上及(或)下动脉,先行全结肠数字减影,确定其病变区域动脉后,经导管持续药物灌注治疗,3d后加用rebamipide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和结肠镜下病变改善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结论超选择血管给药加rebamipide保留灌肠是一种溃疡性结肠炎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时受区血管选择及其效果。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对24例拇指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甲瓣或甲瓣联合其他组织游离移植再造,其中趾-指动脉的短血管蒂移植吻合7例,跖背-虎口区动脉的中血管蒂移植吻合12例,足背-桡动脉的长血管蒂移植吻合5例。甲瓣供区全部行皮瓣修复,岛状皮瓣修复7例,游离皮瓣修复17例。结果术后24例再造拇指和24例供瓣区皮瓣均存活。22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再造的拇指功能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6~8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供足恢复良好,远期随访无明显疼痛及跛行,无糜烂破溃。手部受区与足部供区的切口小,远期随访瘢痕小且隐蔽,外形良好。结论根据不同大小的甲瓣,分别合理设计切取短、中、长血管蒂,与受区相应的血管吻合,既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又能减少供受区损伤。利用虎口区动脉作为中血管蒂甲瓣的供血动脉,血供可靠,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

  • 标签: 拇指 治疗结果 甲瓣 虎口区动脉 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老年人的血液透析中血管通路在临床应用中的建立、选择和维护。方法:查询资料,对比已有的病例,分析老年人尿毒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汇总老年人尿毒症病例的主要类型及其使用情况,研究各个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药物治疗技术模型对其制作血管通路的影响。结果:由于病人症状差异而使得治疗手段产生了不同,对于血管途径和通路的控制也会有着不同的影响;常见的血管通路有 NCC 、 TCC 、AVF 以及 AVG 即为无隧道中央静脉导管、长时间的带涤棉套隧道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以及移植时间短的血管内瘘等。结论:血管通路建立时,我们需要结合患者本身的身体条件以及血管条件,同时还要考虑采用此种血管通路可能会诱发的并发症、副作用以及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最终确定自体动静脉内瘘,此种方法可以增加患者的生存寿命,更能满足后续透析治疗的需要。

  • 标签: 老年患者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膝周创面时4种非主干血管作为受区血管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或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0~72岁,平均41.9岁。创面重要组织外露面积为18.0 cm×5.0 cm~42.0 cm×9.0 cm。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成像(CTA)技术辅助定位,测量受区血管(膝降血管、旋股外侧血管降支、腓肠内侧血管、膝下内侧血管)及供区血管(旋股外侧血管降支、胸背血管)的口径。术中采取带刻度软性直尺测量验证,并记录术前及术中血管口径的测量值。术后观察2种组织瓣色泽、质地及供区切口愈合情况。对比术前与术中供、受区血管(除仅有的1例膝下内侧血管)测量值相符率。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例患者组织瓣面积为18.0 cm×5.0 cm~46.0 cm×9.0 cm。14例吻合膝降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中12例完全成活,剩余2例皮瓣远端坏死长度分别为6 cm、4 cm,最终均行植皮处理愈合。12例完全成活的皮瓣中1例因一期保肢失败,二期应用皮瓣修复保膝,另1例因肢体严重感染后截肢,将成活的皮瓣翻转覆盖残端处理。4例吻合旋股外侧血管降支的组织瓣中,3例股前外侧皮瓣完全成活,1例背阔肌皮瓣远端坏死12 cm,经清创并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同步延长使创面愈合。各有2例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及背阔肌肌皮瓣完全成活,其中1例股前外侧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及时探查解除。1例吻合膝下内侧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组织瓣色泽、质地良好,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供、受区血管口径术前、术中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膝周非主干血管均可作为游离组织瓣的受区血管,若选择得当,可有效提高组织瓣成活率。其中膝降血管作为受区血管应用时具备位置浅表、解剖恒定、定位简单、术中解剖便捷等优势,可优先考虑。

  • 标签: 游离组织瓣 移植 血管
  • 简介:摘要急性痛风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现有指南鲜有明确推荐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主要聚焦心血管疾病和急性痛风共病的患者群体,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和(或)急性痛风的危险因素、痛风急性期抗炎镇痛治疗方案进行文献综述,以期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痛风急性发作,并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痛风 心血管疾病 治疗
  • 简介:国内外对腹腔镜贲门周同血管离断术均有报道,但由于巨睥、丰富的侧枝循环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如何安全、精准、有效、微创地完成断流术仍然是具有极大挑战性。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包括巨脾切除,离断高位食管支和异位高位食管支,分离食管下段6~8cm,离断胃短静脉、胃后静脉、左膈下静脉。该术式对于脾长径≤20cm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是安全可行、微创有效的,有望成为标准术式。

  • 标签: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症性心肌病是脓毒症导致的急性心功能障碍综合征,与冠状动脉阻塞所致缺血无明显关联,其以心室扩张、心肌收缩减弱、心功能损害具有可逆性为特征,诊断和治疗措施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脓毒症性心肌病的治疗策略与未合并心肌病的脓毒症并无明显不同,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可参照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及指南推荐意见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还有待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提供。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疾病 血管活性药物 儿茶酚胺类 血管升压素类 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