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爬灰"一词语义的来由,王人恩先生《"爬灰"别解》(见《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5辑)一文认为:西北人过冬多烧火炕,炕之高低与今之木床大致相当,烧火炕一般是用柴草塞进炕洞燃烧,炕洞距离地面大约不到一尺,烧了一段时间(一般是十天左右)以后,因炕洞内之灰累积过多,再要塞进柴草很难,而且柴草若顶着炕之顶端再烧则炕容易过热,就会烧着炕上的铺盖,引起火灾,所以,火炕内的积灰需要掏出来。

  • 标签: 《红楼梦学刊》 补释 2007年
  • 简介:人教版课标教材必修4柳永《雨霖铃》一词中有"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句,对于其中的"处"字,教材没有解释。相关资料将"留恋处"译成"正依依不舍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明白这个"处"怎么解释成了"时候"。那么,这个"处"字有没有"时候"之义呢?查阅《汉语大词典》,"处"字有两个读音:

  • 标签: “处” 《汉语大词典》 补释 课标教材 《雨霖铃》 人教版
  • 简介:王梵志诗中“鬼朴”一词数见。《王梵志诗校辑》0一二首注:“鬼朴:指鬼使、鬼魅。”项楚先生认为此注不妥,云:“‘鬼朴’者,指行将化为鬼物之人,或云候补鬼物。唯何以称‘朴’,颇难索解。《战国策·秦策三》……故知死鼠未腊者称·朴’,‘朴者’,肉脯也。而古人确有称待死之人为‘肉脯’者……此与‘鬼朴’之语同一联想也。”

  • 标签: 补释 王梵志 战国策 肉脯 “鬼朴”
  • 简介:古籍文献中,"巧伪"一词常见,当前最权威、规模最大、收词最多、义项最全且有"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之称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第二卷)对其予以收录,即"【巧伪】虚伪不实。《庄子.盗跖》:‘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补释 语文工具书 古籍文献 第二卷 收词
  • 简介:《子範编钟》盗出于山西闻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是春秋晋国时的重要青铜器之一,很多学者对钟铭进行了考释。本文将铭文中的一个疑难字为“年”。

  • 标签: 《子範编钟》 校勘 晋国 钟铭文
  • 简介:清华简《筮法》简6、8第一栏的“”应读为“时”,解为乃;清华简其他地方和《尚书》中的一些“时”字也应当如此理解。简19第一栏的“亢”应读为“更”,解为经,“一卦亢(更)之”指艮卦由首至尾经过整个卦例。简5、7第三栏的“”应读为“辩”,指辩论。简8第三栏、简23第四栏的“”字应是“退”之讹写或异体。简21第三栏“”应读为“表”,训为外,指卦例中上面的两卦,“表肴(淆)”指该卦例中两外卦一为少男、一为中女,淆乱不相搭配,或如贾连翔之说,指该卦例中左上卦为三个不同的数字构成。简53后半段“”应读为“管”,“權(管)”与“侗(筩)”为同类之物。简57后半段“”从玉、燭声,可读为“”,指弓袋。本篇“当日”指出现与占筮之日天干相合之卦,“当辰”指出现与占筮之日地支相合之卦。

  • 标签: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 《筮法》 文本解释
  • 简介:近年来拜读《古汉语研究》,感到有数篇文章里对某些词语的考释或论证尚需补充或商榷,今摘出三例略陈拙见,请教于诸位文章作者及方家。

  • 标签: 《古汉语研究》 词义 文化内涵 “括”
  • 简介:本文主要考释了文盨铭文中启、乃赐马、小南等词语的确切用法,纠正了诸家的一些误解,特别指出“小南”指今洛阳至南阳-带.

  • 标签: 文盨 小南 南阳
  • 简介:<正>《江谦考古》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刊载一件战国中晚期量器铭文。内容涉及楚国的历法、城邑、职官、量器等方面,史料价值甚高,周世荣同志已有专文研究,周文(杀隶)定矜慎,考释简赅,多有可采。一九八七年秋,笔者赴湘西开会,?次长沙,承周同志热情帮助,有幸摩娑铜量原物,不但得以核对铭文若干文字笔书,而且识出“七月”合文,此后又形成一些看法,凡得十则,缀成此文,以做为对周文的补充,并藉此向周同志鸣谢。铜量铭文五十六字,加上合文(享月、之日、二十、七月)整六十字,全铭(杀隶)定

  • 标签: 史料价值 古文字研究 补释 中晚期 考古研究 周文
  • 简介:本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彭祖》部份字词提出新的释读,如简二“大匡之衍”为“泰匡之愆”、简七“怀者不以”为“倍者不以”。对于简二至简五中间的缺文,也参照文例及韵脚拟

  • 标签: 楚竹书 古文字 彭祖
  • 简介:由于史料的匮乏和清朝文献的隐讳,从金国建立到清朝入关前这一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譬如,天命八年(1623)发生的乌尔古岱案,就是一桩迄今尚未完全弄清的扑朔迷离的疑案。乌尔古岱1是海西女真哈达部末代首领猛骨孛罗的长子,其家世背景十分显赫。万历中期,哈达部为建州女真灭亡,猛骨孛罗被杀,乌尔古岱被努尔哈赤收为女婿,羁留于建州。金国建立后,乌尔古岱成为金国的一员战将,征战沙场,立下了战功,先后被授予副将、总兵官之职。

  • 标签: 补释 建州女真 家世背景 努尔哈赤 入关前 金国
  • 简介:对子组卜辞《合》21374、21579、21535、21727、21529、21527、21645、21774、21693、21627和《合》21626等进行了新的释读,认为在上举卜辞所讨论的事项中,卜辞命辞中的“开”、“啓”、“戠”皆为动词,非人名。原隶为“歹孟、殪”者应为“因”字。“古”、“娜”直声,假借为医治之“治”。此中之“商”为“伤”字假借,“梦”也非人名,而是动词,“迎”义。“尹又商”义为“迎接伤者”,此伤者盖指方国战俘,“奠又(有)商(伤)”即将战俘“奠”到某地。“子组”家族曾有一次涉及很多人的迁移。

  • 标签: 直、值(治) 商(伤)
  • 简介:金元散曲或小巧玲珑,或集粹聚宝,汇为大观。世情百态,喜笑怒骂,既传人心中之情,又非人笔下可有。遂为后世所爱,集册和版本都较多。因而文字异同错讹,大大甚过其它诗词散文。隋树森先生于1964年总汇《金元散曲》,中华书局献世。隋先生文字校订多所比勘,校记颇详,惠贻读者。唯大功所向,或有点滴难顾者。许多曲文,未有异文或他本,文字正误不在校订范围之内。然而确有错讹不当,甚或大碍句意,本文就这种情况试申校议30余条,以便读者助读,亦供方家参考。

  • 标签: 元散曲 无名氏 汉语大词典 校释 马致远 芦花絮
  • 简介:(疒木)儿鼎中的“(塦攴)”字糅合了两种写法,具有重要价值。“■”应为“(疒木)”。鼎铭中的“陈侯”是陈国的首位国君“胡公满”。

  • 标签: (疒木)儿鼎 胡公满
  • 简介:<正>“鄂君启节”1957年、1960年先后出土,共两套,一套是舟节,一套是车节。分别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安徽省博物馆。于省吾等诸家已有考释。本人近年搜集两项有关资料,对铭文审与语汇解说,可以补充诸家未涉及的问题。试论如下:

  • 标签: 铭文 安徽省博物馆 战国 云梦秦简 历史博物馆 公元前
  • 简介: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名白话作品,是鲁中南地区方言俗语的集大成者,大量方言俚语的使用,使该作品成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库,也因此成为近代汉语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针对其中一部分不易索解的方言俗语或正在使用的活的口语作了简要的解释,部分词条同时给出方言例证.

  • 标签: 聊斋俚曲集 近代汉语 方言俗语
  • 简介:本文收录笔者考释张家山汉简字词札记八则,简17的"(龙)"为"襱"异体,改简20的"落"为"要",读作"腰",并读简100的"落"为"胳";辩析"信"、"倍"二字,并读简21"参信"为"(参)伸";改简24的"虎"为"柜";读简72的"應(应)"为"膺";改简111的"達"为"通";读简62等处的"去"为"阖";考释简34的"(覃页)"读为"(函页)".

  • 标签: 张家山汉简 《引书》 字词 考释
  • 简介: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苟子校》一书,本文专就《荀子·仲尼篇》的原文再次进行校勘,并对疑难词语进行考释订。所据底本原文与杨惊注文,仍用《古逸丛书》影南宋台州本。原文校勘用南宋浙北翻刻熙宁监本(简称浙北本)、南宋刊删“纂图互注”巾箱本(简称巾箱本)、南宋坊刻纂图分门类题注本(简称题注本)、南宋坊刻元明递修本(简称递修本)、明世德堂本(简称明世本)主校,并以《说苑》、《群书治要》等参校。本文将《荀子·仲尼篇》原文分列为5段,每段按序号进行汇校集,所校之字词句下皆用横线标示。校订必先苑诸贤时彦之说,去其重复,采其精要,其次附以笔者拙见。

  • 标签: 荀子 仲尼篇 校释 补订
  • 简介:连云港市海州区出土一面西汉铜镜,铸有长32字的铭文.但考古发掘报告对该镜铭文的释读,有多处错误.本文在吸收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此做些说.

  • 标签: 西汉 出土铜镜 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