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方心理史》的内容解读,指出该书在国内第一次按照西方心理中发展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条基本主线,对西方心理史进行合理重建,从整体上把握了西方心理演进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 标签: 西方心理学史 解读 评介
  • 作者: 吴琳娜艾娟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中华现代教育》 2009年第44期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吴琳娜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艾 娟  【摘 要】近20多年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多元与批判并存的局面。主流心理学范式渐渐遭受到不可逾越的发展困境,整个西方心理学都在积极改变思维方式,不断拓展新的研究空间,为主流心理学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在如此的学术背景下,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两种比较明显的发展走向。其一是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以积极心理学与进化心理学等为代表,积极创新研究思路,拓宽研究主题;其二是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批判性思潮的出现,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积极突破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建立了独树一帜的后现代心理学研究阵营。  【
  • 简介:心理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家,使心理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我国来说,心理是一门“引进”的学科,与发达国家心理的总体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心理比较落后。因此,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心理,有必要出版有关西方心理史方面的书籍,让从事心理及有关学科工作、研究的人了解西方心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吸收、借鉴西方心理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用于指导我国心理的研究,丰富我国心理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用于开展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心理的研究热点方面展开国际交流,从而更好地建设我国的心理

  • 标签: 历史 重建 总体发展水平 西方心理学史 研究成果 心理学发展
  • 简介:自悯是Neff在2003年结合东方佛学思想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它包含用友善、理解的态度对待自己,将自己的经历看作人类共同经历的一部分,并且对自身的痛苦遭遇保持正念觉知。自悯作为一个积极的心理倾向,在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总结了近10年西方心理对于自悯心理功能的研究成果,认为自悯从改善应对方式、缓和负面情绪、促进人际交往、增强积极心理力量等方面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自悯 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 人际交往 积极心理
  • 简介:西方对教学中提问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阅读课上的提问的研究;(2)把问题附加在课文中的研究;(3)诱导学生自我提问的研究.文章对西方现有有关提问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为我国有关研究及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阅读教学 提问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正>自本世纪初以来,概念形成问题一直是心理的一个传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很长的时期内,心理有关概念的研究几乎完全限于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概念的结构问题,即概念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如何,则没有受到心理家的重视,很少得到直接的研究。但是,概念的结构问题与概念的实质密切有关,所以概念形成的

  • 标签: 析取概念 概念结构 概念形成 形成过程 人工概念 特征表
  • 简介:一、医学与心理医学心理(medical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的相互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

  • 标签: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 本文旨在对比西方心理中自我观念与印度哲学中的自我观念。西方心理的自我是基于自我的概念。而印度哲学人格的文化方面是“法”梵语,其中有许多各种含义,例如法律,宗教,义务,或者仅仅是人与物。

  • 标签: 西方心理学 自我 法 印度哲学
  • 简介:心智哲学是20世纪中末期西方哲学所发生的继语言(义)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之后的一次重要转向,它为心理提供了新的元理论和方法论。(1)为心理提供了“心智-语言-世界”新的世界观;(2)从哲学角度对人的心理进行了探讨,促进了哲学与心理的结合并互哺;(3)促使人们对“人是什么”重新审视与理解;(4)引发了对以往心理尤其是主流心理的基石———身心二元论的质疑;(5)催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活动主义、情境认知等新取向的兴起。它对心理有很大启示:第一,人工智能、动物研究等研究是有限度的;第二,应重视身体的作用;第三,应重视人的意向性,注重隐喻分析;第四,应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生命的意义。

  • 标签: 西方哲学 心智哲学 心理学 意向性 具身性
  • 简介:西方心理史是心理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西方心理史会为学生以后心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目前西方心理史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哲学素养不高、不重视原著阅读的问题,也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对心理研究新进展和热点关注不够的问题。本文针对这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西方心理史教学的未来进行了初步展望。

  • 标签: 西方心理学史 教学 改革
  • 简介:西方心理中的宗教研究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它对理解人类经验中灵性方面的尝试提供了很多经验。过去,心理家在研究宗教的时候往往使用如下三种范式:诠释现象学、实证自然主义、宗教整合。这些范式中的每一个都有很多理论假设,还有首选的一套具有不同优缺点的方法论。强调数量调查方法论的实证自然主义范式是最有影响的,但是对从心理角度理解宗教来说也是最没有帮助的,尤其是在非西方背景下。而与之相对应的,历史调查的范式通常会对在21世纪如何研究宗教心理提供很多有益的观点和实践中的建议。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历史 理论 方法
  • 简介:心理教材与心理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史明德在心理教材中,有一个对象范围十分广阔的领域,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这就是大专院校的公共课心理和中专(特别是中师)心理。这类可以称之为基础心理的教材由于它不仅是其他心理教学的基础,而且是文科和理科职业训...

  • 标签: 心理学教材 心理学理论 主体理论 心理过程 心理学教学 心理现象
  • 简介:摘要认知习性学作为一种新生之物,是指对非人类动物的思维过程、意识、信念或者理性的进化和比较研究。本文对认知习性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辨析,并介绍三种针对认知习性学的态度,最后对社会性游戏方面研究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 标签: 认知习性学 研究方法 态度 社会性游戏
  • 简介:摘要通过东西方宗教对神秘体验的认识和比较,从心理角度对宗教修炼中的神圣者和神秘体验有进一步的反思与思考。

  • 标签: 宗教 神秘体验 心理学
  • 简介:<正>自古以来,哲学家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性质和起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古代希腊哲学泰斗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对人的社会行为都作了很多的观察和阐述。但是,他们的解释多偏于主观的论断,缺乏客观的或科学上的依据。直到十八和十九世纪,对于社会行为的实质问题才比较明确地提出来探讨。社会问题深深激励着许多思想家的头脑,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见解和理论。他们的观

  • 标签: 社会心理学研究 亲社会行为 西方社会心理学 十九世纪 现代社会心理学 相互关系
  • 简介:回顾百年西方宗教心理的研究历程,在科学主义研究理念的强势影响下,宗教心理的研究始终呈现出一种“去宗教性”的研究倾向,即将宗教心理现象的研究化约为对世俗心理现象的探讨,并由此造成了宗教心理研究的无序、纷乱、零星和琐碎。唯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接纳并尊重宗教心理现象所固有的“宗教性”,宗教心理研究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宗教性 去宗教性
  • 简介:近年来,西方心理的方法论问题不断受到中国理论心理者的重视。这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反思西方心理的发展历程从而寻找繁荣中国心理的最佳途径。有人指出,100多年来,统辖西方心理的方法论主要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①我们已撰文探讨了现代西方心理中的实证主义方法论。②本文试图探讨现象学方法论及其与心理相互作用的缘由,着

  • 标签: 现象学方法 胡塞尔 心理学家 现代西方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
  • 简介:积极心理是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运动,发起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家赛里格曼。积极心理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因此,积极心理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个人生活 生存和发展 心理学家 心理问题 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