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中西的古今科技西方近现代文艺。科技与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是人类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尤其在近代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故从文明史角度审视本专题,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高考中也备受关注。据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特点、课改方向及2009年考试大纲精神,在2009年高考复习备考中应格外关注本专题将呈现的命题趋势:

  • 标签: 近代科技 西方文艺 复习备考 中西 高考历史试卷 第一生产力
  • 简介:有人说,时间与成果是成正比的。其实也不完全是如此,有的企业与个人却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令人咋舌的业绩。深圳光华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05年由兴华电子厂和深圳沃能达科技有限公司才组建而成的中外合资企业,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光华源已发展成为一家颇具规模的,技术攻尖型企业。

  • 标签: 东方智慧 科技 中外合资企业 精品 创新 西方
  • 简介: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内容,以翻译出版西书、传教士传播、留学归国人员传播为主要形式,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其在思想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西方 科学技术 近代 社会变迁.
  • 简介:摘要对于世界近代文明的一般论述是追溯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但是一般对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的论述相当公式化,比如生产力的发展,并未阐述这背后是什么促使它的发展。而要追根溯源,其实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蒙古帝国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有了中华文明才有了欧洲文艺复兴,而现代西方科技起步都是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蒙古帝国起到了科技成果传播的作用,但遗憾的是未将中华的人文精神传播到欧洲,从而导致了后世几百年的畸形发展,以致出现当今世界的各种危机。

  • 标签: 中华文明蒙古帝国文艺复兴科技
  • 简介:通过对古代中西方科技传统的比较,从中西方科技传统的内在结构上的差异来分析李约瑟问题的根源。科技传统可划分为三个系统:科学精神传统、科技内容结构和作用机制。古代中国科学精神缺乏科学理性内核,缺少概念抽象,逻辑推理等,科技内容结构的特征是以实践和经验研究为主,而科学精神与科技内容相互作用,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以主体体悟式归纳总结为主,并以实用为原则,形成了以技术为主、理论薄弱和缺乏实验的特点,这决定了中国必然不能产生近代科学。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李约瑟问题进行新的解读,以期对科学发展逻辑和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

  • 标签: 李约瑟问题 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 作用机制
  • 简介:西方人谈西方式民主张慧君译法国《外交世界》月刊(1995年6月)刊登了该刊主编克里斯蒂安·德布里的署名文章《市场法则向政治延伸,法国正走向一党制》。作者首先指出,不久前的总统选举表明,如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法国的民主生活正日益向美国式的两党政治靠拢。...

  • 标签: 西方人 若斯潘 总统候选人 总统选举 希拉克 民主党和共和党
  • 简介:一、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1.孔子的思想主张以及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孔子思想后来经过历代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古代中国 专题复习 科技 中西方 儒家思想体系 文艺
  • 简介:《东方—西方》摄于1999年,获2000年第7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获2000年恺撒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提名。该片导演雷吉·瓦尔尼耶是法国电影肥皂剧之王,他的《印度支那》曾获得199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殊荣,1994年的《一个法国女人》讲述了军人婚姻生活的故事。他两部得到奥斯卡青睐的影片有一些相似之处:故事都发生在异国,《印度支那》在印度,而《东方—西方》讲的是前苏联;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印度支那》讲的是法国殖民地的故事,《东方-西方》讲的是四十年代斯大林执政的苏联。本片的编剧是俄国的谢尔盖·巴德罗夫、鲁斯达姆·伊布拉基姆别科夫、鲁伊·加尔杰利和雷吉·瓦尔尼耶。剧本并非取材于真实的故事,而是想象出来的。卡特琳娜·德诺芙在《印度支那》有过出色表演,《东方—西方》就是为她(本片扮演法国女演员加布里埃尔·杰维里)和很讨人喜欢的奥列格·缅什科夫(本片扮演医生阿列克赛·戈洛文)量身订做的。谢尔盖·巴德罗夫在1984年前就创作过约30部电影剧本,之后与人合作做导演,他导演的影片有1984年的《草地上的美梦》,1987年的《外行》,1989年的《自由是天堂》。苏联解体后,他居住在美国,曾与人合作写了剧本《要爱的人

  • 标签: 东方—— 方——西方
  • 简介:[虚花悟]惜春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 标签: 宝树 虚花悟 夭桃 惜春 二曲 岁月流逝
  • 简介:摘要装饰主义ArtDeco即放射状的太阳光与喷泉形式象征了新时代的黎明曙光;摩天大楼退缩轮廓的线条二十世纪的象征物;速度、力量与飞行的象征物交通运输上的新发展;几何图形象征了机械与科技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新女人的形体透露了女人赢得了社会上的自由权利;打破常规的形式取材自爵士、短裙与短发、震撼的舞蹈等等;古老文化的形式对埃及与中美洲等古老文明的想象;.明亮对比的色彩。

  • 标签: 西方现代美术 装饰主义 运用 风格
  • 简介:深刻的断裂线──介绍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与非西方矛盾石中中国人介绍西方的思想,大致是1949-1979年这一段时间,只择依中国人价值观判断为负面的东西,而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则只择依中国人价值观判断为正面的东西来介绍了。其实,无论西方也好,中国也好,都...

  • 标签: 断裂线 西方学者 非西方 美国学者 中国人价值观 小说
  • 简介: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对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构想,突出“合作共赢”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胸怀,其中特别指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

  • 标签: 博鳌亚洲论坛 西方 治理 经济一体化 投资银行 基础设施
  • 简介:<正>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近代第三次技术革命。正象以往两次技术革命一样,它也有自然科学的发现为其前导。第三次技术革命就是量子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原有的某些个别原理、个别观点,显得“陈旧”,需要我们代之以新的原理,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决定作用 西方学者 第三次浪潮 三次技术革命
  • 简介:“1998年9月的一天,我坐在美国独立检察官办公室一间没有窗的屋子里,头顶上的日光灯嗡嗡作响。我正在听我的录音,那是一位所谓的朋友偷偷录下的电话谈话。我被依法要求鉴定那20个小时的电话录音是真实的。在过去的8个月里,这些录音带中神秘的内容就像一把悬在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莱温斯基讲述着她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丑闻被公之于众的经历时说。这是莱温斯基于2015年3月19日在TED演讲中向公众发声。17年前的白宫实习生,在当时为什么会如一列失控的列车,载着政绩卓越的克林顿渐渐偏离了总统的轨道?

  • 标签: 问责制 官员 西方 电话录音 克林顿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