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层次低;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附加值低、生产率低、工业总量小,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造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原因,自然环境和区位影响,资金供给不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思想观念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西部资源和自身优势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构建合理的西部产业结构。

  • 标签: 中国 资金供给 自然环境 农业 工业 西部地区
  • 简介:要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必须首先正视西部地区在劳动力、企业现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准确地认识或找到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才能找到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思路.文章以详实的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东西部地区在劳动力素质、就业、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创新能力及产权等方面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见解.

  • 标签: 劳动力素质 隐蔽性失业 经济效益 企业创新能力 产权 西部地区
  • 简介:自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对西部十二个地区从1996-2005年十年问经济增长的δ-收敛、β-收敛进行了检验。

  • 标签: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δ-收敛 Β-收敛
  • 简介: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我们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其次,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因此,国家和教育部今后扩招的计划内指标(带有财政支持的)应重点放在西部高校。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科学规划人才开发战略;加大人才教育培训的力度因此,一是加大西部各县(区)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增大培训面,按发展时段培训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技术人才。

  • 标签: 西部地区 人力资源 开发管理 思考
  • 简介: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产品市场流通领域目前存在较多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放、规范、平等、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需要建设一些规范化、制度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根据对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浅谈西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设的设想.

  • 标签: 西部地区 农产品批发市场 中国 流通体制 市场价格 市场体系
  • 简介:摘要加强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坚持人才适用原则;以市场为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学、规范、灵活、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盘活本地人才,引进外来人才和智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西部地区 人力资源 市场机制 市场需求 适用原则
  • 简介: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我国互联网规模发展迅猛。西部地区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电子商务和外贸行业,与沿海地区差距很大。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西部地区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中央与地方政府又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支持,西部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面临很好的宏观环境,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是电子商务行业需要的人才不是一个“样样懂,门门温”的“万斤油”,而是有不同的岗位需求,所以本文又细分了电子商务岗位以及主要工作。

  • 标签: 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岗位群细分
  • 简介:摘要西部人力资源的一个很大的瓶颈问题就是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不足,在西部一些农牧业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缺乏对教育需求的投入;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人才分布不均与人不尽其才并存;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奇缺与外流并存。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种种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长期社会历史的影响,也有西部独特的地理位置的影响,但深层次原因,还要从经济角度分析。

  • 标签: 西部地区 人力资源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 简介:从广义城市化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融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建设于一体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西部12个省区的城市化水平给予了综合评价,并对其2003-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排序,用以找出各省区的优势和差距,便于针对性地制定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对策。

  • 标签: 西部地区 城市化水平 指标体系 改进熵值法
  • 简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之一。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建立了反映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系统协调状态测度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不协调是制约西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西部地区也存在过度城镇化现象,统筹城乡发展对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针对西部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 西部
  • 简介:68.5%的农户认为当地农村改革是满意的,62.5%的反思改革的农户认为土地长期不变,75.9%的继续改革的农户认为土地的长期承包权不变

  • 标签: 农村改革 农民真心 拥护农村
  • 简介: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田兴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实现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影响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则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因此,加快贫困地区教育普及的步伐,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对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具有十分重...

  • 标签: 西部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 学龄儿童 女童教育 《义务教育法》
  • 简介:体育旅游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持续带动下取得了一定成就,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大发展。西部民族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特色体育旅游资源,但从整体上看体育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其自身还有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尽管外在层面有不少发展机遇,但面临的威胁或挑战不容乐观。我们在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就其发展对策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 标签: 西部地区 民族体育旅游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后,我国的反贫困行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2忆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元人减少到1998年的42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从30.7%下降到4.6%,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206元提高到1998年的1318元,贫困地区的生产共修建基本农田8800亩,解决了6200多万人和7500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修公路35万多公里,乡通公路率从83.9%上升到97.6%,架设输变电线路近40万公里,乡通电率由77.8%上升到97%,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年的11.5‰,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辍学率下降到6.9%,百分之九十八的乡有了卫生院,缺医少药的的状况得到缓解,一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整区等革命老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老区百色经过十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232万人降到1998年的19.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8%下降到5.96%,农民人均收入由136元上升到1848元,实现了村村通车,通电,通广播电视,提前上完成八七扶贫攻坚目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是我国的贫困人口仍较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深山,石山区,地方病高发区和水库移民区,以及黄土高原的荒区,这些地方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二是人的思想意识差,贫困人口很大程度上聚居于“老,少,边,山”地区,普遍缺乏获取学习,就用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劳动素质较低,科技意识差,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和安贫乐道,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

  • 标签: 百色地区 贫困地区 西部开发 经济发展 对策 中国
  • 简介: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的解释逻辑出发,为政企关系在西部民族地区转型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和有关的经济现象提供一个不同的分析角度。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形式是与政府和社会建立长期稳定关系,并适应其所处环境的结果。因此,产权结构和形式并不是像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反映了企业的独立性。恰恰相反,它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民营企业与其环境及其它组织、非正式制度,或者组织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稳定的交往关联。

  • 标签: 民族地区 模糊关系产权 资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