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MOCS2基因变异所致钼辅助因子缺乏症家系进行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方法选取2020年4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个钼辅助因子缺乏症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卵胞浆内单精注射技术进行体外授精,将受精卵培养至囊胚期后,活检采集滋养层细胞,运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连锁单体型分析等技术检测胚胎是否携带MOCS2基因变异和4 Mb以上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移植无或携带杂合变异且无染色体CNV的胚胎,妊娠成功后于孕中期进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验证PGT-M的结果,并进行后续的妊娠随访。结果共获卵11枚,3枚成功发育为囊胚,PGT-M结果提示1枚携带母源性MOCS2基因杂合变异且无染色体CNV的胚胎可用于移植。胚胎解冻移植后获宫内单胎妊娠,孕18周羊水穿刺产前诊断提示胎儿的MOCS2基因携带情况和染色体分析结果与PGT-M结果一致,于孕37+5周活产1健康男婴。结论PGT-M技术可帮助携带MOCS2基因变异的夫妇生育健康后代,是携带致病变异家庭的一种重要的优生方式。

  • 标签: 钼辅助因子缺乏症 MOCS2基因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胚胎移植
  • 简介: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NCT)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患者尤为重要。部分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可提高远期预后。但目前治疗中可达到pCR的患者仍不足25%,使得筛选出可用于预测NC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系统回顾了有关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NCT疗效遗传学预测因子的文献,并讨论其未来用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的检测对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对50例Ⅱa-Ⅲb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两周期,化疗前用粗针穿刺获得乳腺癌组织病理诊断,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表达阴性者有效率高于p53阳性者;Ki-67表达≥30%者有效率高于Ki-67表达<30%者。结论p53、Ki-67蛋白表达水平是乳腺癌TE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预测因子,表达阴性者对TE方案敏感。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蛋白质p53 Ki-67蛋白
  • 作者: 杨立清徐隽刘立(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前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有3.5亿,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HBV引起的疾病,其中大部分在亚洲地区,目前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流行较为广泛。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肝细胞内辅助性T细胞(helpTcell,Th)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以及细胞因子的应用性治疗研究已经成为热点。Th细胞是分泌产生细胞因子(cytokines)的主要细胞之一,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近年来研究发现,Th1和Th2平衡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必需的。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失衡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因此研究HBV感染时Th1和Th2状态对认识乙型肝炎发病、发展、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均有积极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HER-2具有配体诱导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后可启动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1]。1987年Slamon等[2]对18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30%存在HER-2扩增或过表达,并且,HER-2是有别于肿瘤大小、淋巴结及激素受体外的乳腺癌重要预后因子,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复发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受体 erb B-2 乳腺肿瘤 肿瘤辅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辅助治疗对乳腺癌手术后皮瓣愈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乳腺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3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皮瓣愈合情况,包括愈合时间、引流液情况及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VEGF和HIF-1α水平,同时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后皮瓣愈合时间为(10.43±0.96)d,较对照组的(13.81±1.15)d明显缩短;液体引流量、术后1 d及3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IF-1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10.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其通过降低HIF-1α水平,增加VEGF含量而加快皮瓣愈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预后。

  • 标签: 高压氧辅助治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皮瓣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后应用高压氧(HBO)治疗对胃癌患者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8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组术后行HBO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6天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6天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术前1 d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第6天,2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术前1 d明显下降,CD8+水平较术前1 d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第6天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采用HBO治疗,可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术后胃肠激素的分泌与免疫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高压氧 胃肠激素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2020年6月到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CT、CR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的降低水平更加显著,同时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

  • 标签: 中医辅助治疗 急性胰腺炎 疗效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Th1)与辅助性T细胞2(Th2)比值及相关细胞因子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Dukes分期A期25例,B期30例,C期43例;选取同期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7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结直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术前空腹静脉血,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Th1/Th2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比较结直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分期患者Th1/Th2比值、IFN-γ、IL-2、IL-4、IL-10水平;分析Th1/Th2比值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总生存(OS)影响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Th1/Th2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5.13±2.04比11.82±2.76,t=18.177,P<0.01);Th1/Th2比值降低的患者淋巴管侵犯、Dukes分期C期比例均高于Th1/Th2比值升高患者(χ2值分别为16.403、16.248,均P<0.01);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2水平分别为(95±15)ng/L、(78±10)ng/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57±17)ng/L、(123±12)ng/L],(t值分别为25.160、26.622,均P<0.01);结直肠癌组IL-4、IL-10水平分别为(87±16)ng/L、(178±18)n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6±9)ng/L、(124±12)ng/L](t值分别为19.577、22.095,均P<0.01)。随访时间31.0~5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2个月。中位OS时间21.0个月,Th1/Th2比值升高患者OS优于Th1/Th2比值降低患者(χ2=7.287,P=0.0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Th1/Th2比值是结直肠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8.541、3.442、1.275,均P<0.05)。结论Th1、Th2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失衡及Th1/Th2比值降低与结直肠癌疾病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细胞因子类 预后
  • 简介: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Garfield)在1960年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IF即某期刊前两年发(S,T)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U)的被引用总次数X(前两年总被引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S,T)内发

  • 标签: 影响因子
  • 简介: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Garfield)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 标签: 期刊 因子 情报 学术期刊 研究所
  • 简介: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IF即某期

  • 标签: 影响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辅助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治疗Pierre Robin序列征(PR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PR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牵张成骨术中截骨断端是否填充CGF凝胶分为CGF组和NO-CGF组。所有患儿下颌截骨后分别在双侧下颌骨各安装1个可延长2 cm的延长器,术中均予以延长5 mm,CGF组在截骨断端放置CGF凝胶,NO-CGF组在截骨断端不放置任何物质。均在术后5 d开始牵张延长,每天1次,每侧每天延长0.8~1.2 mm,延长期10~15 d,在3个月固定期后行二次手术拆除延长器。记录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和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00例PRS患儿,其中CGF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出生后3~28 d,体质量2.5~3.2 kg;NO-CGF组55例,男40例,女15例,出生后3~28 d,体质量2.6~3.3 kg。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所有患儿下颌体长度均增加了15~20 mm,无死亡、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CGF组和NO-CGF组分别有30例和38例患儿术后立即拔除气管插管,15例和17例术后4~6 d后拔除气管插管。出院后1~3个月CGF组和NO-CGF组分别有1例和4例发生感染,0例和2例螺钉脱落,0例和8例骨愈合延迟,0例和4例下颌回缩。2组患儿在骨延迟愈合的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F辅助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治疗PRS,可以明显减少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骨愈合良好。

  • 标签: 婴儿,新生 Pierre Robin序列征 骨生成,牵张 下颌骨 浓缩生长因子
  • 简介:本文由因子分析的基本定理推导出因子得分的估计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因子得分的计算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 标签: 因子分析 因子得分 估计
  • 简介:目的:考察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对凋亡细胞因子Fas/FasL表达水平影响。方法:将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病理情况、治疗前后Fas/FasL表达水平和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转移、脉管受累和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3.947,x2=5.094,x2=7.219,P〈0.05,P〈0.01)。两纽患者治疗前Fas/FasL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as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asL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3.947,P〈0.05)。结论: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对凋亡细胞因子Fas/FasL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FAS FASL
  • 简介: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骨肿瘤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方法,2014年3月—2017年1月选择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人工假体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辅助治疗,环磷酰胺200mg/m^2在治疗的第1~4d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mg/d,在术后第1~2、4~5、8~9、11~12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硼替佐米治疗,剂量为1.3mg/m2,在治疗第1、4、8、11d静脉推注,其他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进行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的评定,观察与记录关节退变、囊性变、关节面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TNF-α的浓度;随访至今,对比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都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关节退变、囊性变、关节面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TNF-α值都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血清TNF-α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15.77±2.14)个月和(10.87±3.14)个月,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水平,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硼替佐米 膝关节周围骨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烧伤主要是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皮肤损伤。这是临床常见病。烧伤创面的及时有效治疗是促进创面愈合的关键。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尚未找到最理想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表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提高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取我院烧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烧伤创面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作用
  • 作者: 沈莺 刘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2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内分泌科,苏州 21522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重中之重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3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认为除了胰岛素抵抗,全身低度炎症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全身慢性炎症状态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偏移导致促炎因子相对性分泌增多有关。本文主要针对近年辅助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T淋巴细胞,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