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对牙周炎患者采取正畸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 160例 牙周炎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恢复效果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牙周炎患者采取正畸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远期疗效,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分析 PPH 、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治疗重度混合痔的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所接治的 66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纳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 PPH 、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治疗,对研究对象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由数据结果可知, 66例均痊愈出院,一年后仅 2例复发,复发率为 3.03%,上述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感染、出血发生。结论:在重度混合痔的治疗之中,采用 PPH 、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兼具安全性、稳定性,远期疗效确切,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PPH 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重度混合痔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3例,按术式分组,其中30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A组,33例行腹腔镜下双吻合器术直肠前切除术患者为B组。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排便能力、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以(±s)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累积生存率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排便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较B组短(P<0.05);术后6个月时排便优良率显著优于B组(χ2=4.237,P=0.039),住院费用显著低于B组(t=8.290, P=0.000);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69)。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或行双吻合器术直肠前切除术,在并发症、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排除能力改善更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改良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精准放疗对无法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66例经临床检测及FIGO分型标准确诊为中后期宫颈癌且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局部精准放疗及化疗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病理变化、生存治疗得分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0.36%,显著高于对照组7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宫旁浸润率、宫颈深层间质浸润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为(77.74±8.9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5.43±9.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癌症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9.16%、84.34%,显著高于对照组75.90%、6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精准放疗可显著提升无法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西妥昔单抗 精准放疗 宫颈癌 近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发脑胶质瘤行再程放疗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行再程放疗的52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再程放疗中位计划靶区体积(PTV)73.5cm3(49.9~102.7cm3),中位剂量45.0Gy (43.0~48.8Gy)。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32.6个月,全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期分别为16.1个月(95%CI为4.1~28.1)和8.0个月(95%CI为4.0~12.0),1、2、3年OS率分别为67%、43%、29%,6个月、1年、2年PFS率分别为67%、40%、26%。多因素分析KPS评分、复发时间显著影响OS (P=0.012、P=0.001);KPS评分、两次放疗间隔时间显著影响PFS (P=0.003、P=0.018)。分层分析提示再放疗时KPS评分为初始病理WHOⅡ级和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OS及PFS的影响因素(P<0.001,P=0.012);复发时临床表现为初始病理WHOⅢ、Ⅳ级患者OS及PFS的影响因素(P=0.006、P=0.04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8%,1级占25.0%,2级占5.8%。结论再程放疗复发脑胶质瘤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复发脑胶质瘤 再程放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下治疗的550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内镜下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远期无复发生存率,并探讨黏膜下层浸润深度、低分化腺癌、脉管侵犯、垂直切缘阳性等危险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550例内镜下治疗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0.7±36.8)个月,黏膜高级别瘤变433例,黏膜下层浸润癌117例(其中浸润深度<1 000 μm 33例,浸润深度≥1 000 μm 84例);治愈性切除461例,非治愈性切除89例。随访过程中,6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其中2例局部复发(1例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例同时伴发远处转移)。550例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8.8%,其中治愈性切除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00.0%,非治愈性切除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3.3%。89例非治愈性切除患者合并肿瘤浸润深度≥1 000 μm、脉管侵犯、低分化腺癌和垂直切缘阳性,其中有1种危险因素者62例,有2种危险因素者23例,有3种危险因素者4例。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风险随之增加。结论早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很低,经内镜下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内镜下治疗术后应密切随访,同时术后应根据患者的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合理选择后续追加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长期生存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结直肠癌 内镜下治疗 非治愈性切除 危险因素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討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及乳膏外涂序贯治疗增生性瘢痕近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 2018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 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A组、 B组、 C组,每组 30例。 A组:采用曲安奈德序贯点阵激光治疗 ;B组:采用点阵激光联合乳膏外涂治疗 ;C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及乳膏外涂序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 3、 6个月的临床疗效,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3、 6个月测定瘢痕体积与血红素、黑色素含量,并取瘢痕组织检测转录因子 63( Protein63, P63)、角蛋白 19( Cytokeratin19, CK19)在其中的强阳性表达率。结果: C组治疗后 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 93.33%,高于 A、 B组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 B、 C组治疗后 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3%、 96.67%、 10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治疗后 3、 6个月,瘢痕体积及血红素、黑色素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 C组治疗后 3个月的瘢痕体积、黑色素含量低于 A、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治疗后 3、 6个月的 P63、 CK19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前,且 C组治疗后 3个月两者强阳性表达率高于 A、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 B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与乳膏外涂序贯治疗能促进增生性瘢痕患者病情的改善,近远期效果均比较理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乳膏 ;点阵激光 ;曲安奈德 ;序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对肥胖证患者治疗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1月 -2015年 12月收治的 166例肥胖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83例患者,试验组在中医治未病思想下指导治疗,对照组传统运动指导、控制饮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减肥成功率 91.56%,复胖率 6.02%,对照组减肥成功率 86.74%,复胖率 21.68%,两组治疗后肥胖指标、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明显( P< 0.05)。结论:肥胖证患者在中医理论中,多存在痰湿、淤阻等体质问题,对患者开展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治疗效果,尽快帮助患者减轻体重,改善体质,减少远期复胖,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肥胖证 中医治未病 近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治疗伴上斜肌亢进(SOOA)的A型斜视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因A型斜视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21例(排除单眼SOOA的A型斜视、Brown综合征和Helveston综合征),其中A型外斜视19例,A型内斜视2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14±9)岁。对手术前后A征的大小、眼球客观旋转程度、SOOA程度以及双眼视觉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6±17)个月(12~109个月),20例患者水平斜视经1次手术矫正至正位,水平斜视度数在±10三棱镜度(PD)之内;1例内斜视患者术后水平斜视度数>+15 PD。21例患者A征均消失,由术前(23.81±9.47)PD矫正为(0.90±3.59)PD(t=11.29,P<0.01),矫正量为(23.52±9.68)PD。眼球客观旋转度数术前为3.18°±3.26°,术后为-4.81°±4.13°,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P<0.01),旋转矫正量为7.95°±3.88°,无一例患者出现旋转复视。42只眼术前、术后SOOA程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0(2.0)、0.0(1.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上斜肌腱缝线实际延长量与术前SOOA程度有相关性(r=0.47,P<0.01),但与术前眼球客观旋转程度无相关性(P=0.88)。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缝线延长量=2.71×术前SOOA程度(t=27.93,P<0.01)。结论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对A征、眼球内旋及SOOA有明显改善,远期无旋转复视及V征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上斜肌减弱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53-858)

  • 标签: 斜视 眼外科手术 A型斜视 上斜肌 肌腱缝线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金秋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行冠状动脉内超声引导下实施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8例,患者均随访观察,并于术后12~36个月[26.5(14.5~32.5)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8例患者均行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术中未出现影响血流的夹层,普通球囊扩张后即刻行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准确测量冠状动脉血管内径及病变长度,并应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球囊扩张治疗,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的即刻成功率为100.00%,术后比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明显减轻[20.00%(11.25%~25.00%)比90.00%(80.00%~97.75%),H=11.549,P<0.01];术后比术前病变冠状动脉最小内径明显增大[2.23(2.03~2.53)mm比0.30(0.25~0.54)mm,H=11.361,P<0.01]。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再发、无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曾再发心绞痛,程度较前减轻,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再发狭窄,于原狭窄处植入支架治疗;1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管闭塞侧支循环形成,未予治疗。结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直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提供了一个"有介入无植入"的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为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保证了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远期效果是乐观的,而对于冠状动脉出现再狭窄的患者可以直接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介入性 血管成形术 气囊扩张术 紫杉醇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远期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的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随访60个月,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0、60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无失访病例。术后30、60个月,患者的疼痛、功能、活动度、稳定性及HSS总分均高于术前水平(P均<0.05),且跛行、支撑、交锁、不稳、疼痛、肿胀、爬楼、下蹲个各维度评分及Lysholm总分均高于术前水平(P均<0.05);但术后30个月与术后60个月,患者的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远期疗效显著且稳定,且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 半月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胸腔镜手术方式对纵膈肌瘤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纵膈肌瘤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 58例,入院时间为 2017年 6月 -2019年 2月间,并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采取三孔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参照组,一组为采取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值类的实验组,两组各有患者 29例,分析这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 从并发症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对比的统计学结果为(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复发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对比的统计学结果差异显著( p<0.05);从手术情况上对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从术中出血量上对比,实验组明显少于参照组,手术情况对比结果为(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纵膈肿瘤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胸腔镜手术 纵隔肿瘤 近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早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早期胆囊癌患者84例为实验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其中开腹组行胆囊根治术治疗,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其中,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对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患者的PT、TT、APTT显著低于开腹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早期胆囊癌均有较理想的疗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显著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胆囊根治术 早期胆囊癌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背景和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2年经血管内治疗的30例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并发症、影像学和随访资料。所有存活的患者都接受了电话随访,以获取他们当前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有24例为颅内椎动脉狭窄,6例为基底动脉狭窄。其中10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13例行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还有5例患者同时行支架植入和PTA治疗。另有2例患者手术失败。术后死亡患者1例(3.3%),卒中患者2例(6.6%),1例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患者(6.7%)出现无症状并发症(夹层和假性动脉瘤)。本研究的中位数临床随访时间为7年。在29例术后存活患者中,有6例死于其他无关因素。有3例患者(10%)出现卒中复发,2例(6.7%)为短暂性后循环缺血发作。2例患者出现继发性大脑中动脉卒中。5例患者(16.7%)再次出现动脉狭窄,其中3例为(10%)手术的动脉血管闭塞。有6例患者接受了二次手术治疗,其中3例患者(10%)行PTA治疗,另3例(10%)行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当前的mRS评分结果为:9例mRS评分为0分,8例mRS评分为1分, 4例mRS评分为2分,1例mRS评分为4分。结论通过长期随访发现,高危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卒中复发率较低。选择合适的颅内椎动脉狭窄患者并予以血管内治疗可能使其获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成生长撑开型非融合矫形技术(growth friendly non-fusion technique, GF)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患者的远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9年10月完成GF治疗的26例EOS患者,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7.2±2.4)岁。16例患者采用传统生长棒技术治疗,10例患者接受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rtical expandable prosthetic titanium rib,VEPTR)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次以上的撑开手术且完成生长棒及VEPTR治疗后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收集患者初次手术前、术后即刻、完成GF治疗时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同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共接受145次撑开手术,撑开次数为(5.6±2.1)次。患者完成GF治疗时年龄(12.6±1.6)岁,GF治疗撑开时间为(4.7±1.4)年,完成GF治疗后随访时间为(2.9±0.9)年。内固定初次置入术后主弯Cobb角由术前81.2°±17.3°明显降低至41.1° ±13.1°(t=8.124,P< 0.001),末次撑开时增加至48.8°±15.4°。16例患者在末次撑开手术后再行终末融合手术,主弯Cobb角由末次撑开时52.8°±16.1°降低至45.4°±14.8°(t=2.415,P=0.035),矫正率为14.1%±9.4%;余10例患者未行终末融合手术而直接进行长期随访。患者完成GF治疗时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分别为44.9°±16.2°和45.2°±15.6°;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主弯Cobb角矫正率为44.3%±15.5%。内固定置入术后胸椎高度及脊柱高度均较初次手术前明显增加,生长棒撑开期间胸椎高度(T1~T12)和T1~S1高度分别增加(3.3±0.9)cm和(5.6±1.9)cm,每次撑开手术后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分别可获得(0.6±0.3)cm和(1.0±0.4)cm的增加。术后14例患者发生36例次并发症,撑开期间13例患者共发生27例次并发症,完成GF治疗后的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发生9例次并发症。结论GF矫形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EOS患者畸形的进展,同时维持躯干的生长发育,完成GF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撑开期间明显降低,但反复撑开后行终末融合手术的矫正率较低。

  • 标签: 儿童 脊柱侧凸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随访研究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灸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因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冠心病灸,疗程 3 个月,随 访 6 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组康复治疗时、治疗后 2 个月、治疗后 6个月的生活质量量表( SF-36) 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记录入组登记时、治疗后6个月的心功能评价指标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 SF-36 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的 SF-36 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明显提高,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冠心病灸能很好的改善 PCI 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心功能和远期生命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 心肌梗死 康复期 灸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局部进展期期直肠癌患者经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采用随访等待观察与根治性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两种治疗策略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9月16日至2018年1月9日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接受nCRT并获得cCR的Ⅱ~Ⅲ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排除5年内确诊其他恶性肿瘤、未在本中心规律随访1年以上以及nCRT后复查项目不全者。共计238例患者入组,男性151例、女性87例;中位年龄57(27~83)岁;临床肿瘤TNM分期Ⅱ期61例、Ⅲ期177例。nCRT采用同期放化疗20例,同期放化疗+诱导/巩固化疗218例。放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肿瘤靶区(GTV)50 Gy/25次/5周,CTV 45~46 Gy/25次/5周,227例放疗总剂量在45.0~50.6 Gy之间;同期化疗仅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27例,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211例。59例采用等待观察治疗策略(等待观察组),179例在nCRT后6~12周接受TME手术(根治手术组)。两组患者自治疗结束起每3个月随诊1次,至3年后改为每半年随访1次。比较两组的整体生存率(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和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等生存情况,并分析挽救性治疗情况和两组保肛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进行时序检验。结果选择TME手术者其nCRT结束距手术的中位时间59 d,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63.1%(113/179)。中位随访时间41.8(12.0~99.0)个月,全组3、5年OS分别为98.4%和96.5%,3、5年LRFS分别96.5%和96.5%,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8%和88.0%,3、5年DMFS分别为91.0%和87.9%。等待观察组与根治手术组3年OS分别为100%和97.9%,5年OS分别为90.6%和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随访期间,等待观察组局部复发7例,均出现在治疗后2年内,3年局部复发率为12.9%,高于根治手术组(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挽救手术成功率为5/6,挽救性治疗后,两组的L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等待观察组和根治手术组的3年DMFS分别为88.4%和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等待观察组7例局部再生长后发生或同时合并远处转移3例。等待观察组保肛率为89.8%(53/59),高于根治手术组73.7%(13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患者,等待观察组保肛率88.0%(44/50),显著高于根治手术组54.4%(56/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nCRT获得cCR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选择等待观察治疗策略安全可行、保肛率高,但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加以确认。

  • 标签: 直肠肿瘤,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放化疗 临床完全缓解 等待观察 无造口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西北非高发地区鼻咽癌特点及IMRT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并对既往开展IMRT技术以来10年治疗非高发区鼻咽癌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6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连续收治的初诊的排除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658例。放疗技术均为IMRT。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西北非高发区鼻咽癌以初诊局部晚期比例高,分化亚型病理类型比例高为临床特点。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OS)、无瘤生存(DFS)、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区域无复发生存(RRFS)、无远转生存(DMFS)率分别为75.7%、70.1%、91.2%、97.0%、81.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鼻咽部肿瘤体积≥23cm3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伴坏死者为DFS预后不良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伴坏死为OS预后不良因素(P<0.05);N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伴坏死为DMFS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经IMRT个体化治疗经验积累,取得与高发区类似的疗效。诱导化疗联合放化同期治疗或为非高发区局部进展期鼻咽癌获益的方案。

  • 标签: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非高发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早期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分别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和早期保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 结论 给予乳腺癌患者早期保乳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效果,临床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