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阳明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学者的撰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阳明研究,嵇文甫、容肇祖开其先声,而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学者以原典为基础的实证性研究、体验性考察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新世纪伊始,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在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上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连续出现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 标签: 阳明后学 研究 回顾和展望
  • 简介:袁黄(袁了凡)是晚明著名思想人物,其生前已是耆宿名士,身后更以三教会通的思想特色及对民间伦理道德的影响著称于世。师承上,袁氏是阳明高第王龙溪的及门弟子,亦推崇泰州学派罗近溪之学,属于阳明的一员。交游方面,他与晚明阳明学派学者、社会贤达及佛道二教中人过从甚密。此外,袁氏著述丰硕,涵盖经史子集,但流传至今而又广为人知者寥寥。

  • 标签: 袁黄 阳明学派 师承 交游 著述
  • 简介:阳明金世俊的心学观,虽尊崇李见罗的"止修"学说,但其突出特点是立足阳明学的立场来和合朱王二家,认为为学之理想状态是"博约一致,性教一体",而达成的路径便是"以阳明之主意,用紫阳之工夫",如此则思学两融,自能豁然贯通。金世俊的心学思想,反映了晚明学界的新趋向。

  • 标签: 阳明学 朱子学 和合 贯通
  • 简介:阳明与禅师往来密切,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诗僧雪江明秀和禅僧玉芝法聚,他正是在吸收和利用佛禅的基础上建立了心学思想。其后学弟子亦如此,由此形成儒佛交融之地域文化圈,这种地域性的交往活动,折射出明代中后期以阳明为中心的方外与儒士互动交流的特点:一者以诗会友,诗禅合一;二者探析义理,融会佛儒。

  • 标签: 王阳明 雪江明秀 玉芝法聚 诗禅互动 儒佛交融
  • 简介:“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重要思想之一,贯穿于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始终,王阳明死后“知行合一”思想对王门后学的分化、明清之际“实学”的产生、以及中国现代性价值观念的初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距今已很远,但这一思想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现代性价值,对于今天快速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王阳明 知行合一 影响 现代价值
  • 简介:这一天下午,罗志翔流浪到了一个小村庄外的田野,他走着走着突然脚下一软,掉进了一个树洞。他想从洞里爬出来,但腿摔伤了,无法站起来。正在这时,天空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紧接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仅一会儿工夫,洞里便积了不少水。水面不断升高,恐惧到了极点的罗志翔大声地喊:“救命!”

  • 标签: 《失去光明后的真爱》 故事 锡林河 文学
  • 简介:笔者通过对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书籍的学习,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笔者彻底转变工作态度,并将理论结合实践,使班主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 标签: 思考 心灵成长
  • 简介:出身贫寒的袁晓岑自幼喜爱美术,便靠自己卖画和捏一些小动物卖钱交学费,后来,她考上了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就将袁晓岑介绍给居住在云南大学的徐悲鸿。

  • 标签: 徐悲鸿 后学 云南大学 小动物 熊庆来
  • 简介:90后的孩子心中都有很多梦想,他们想独立.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想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于是,很多的90后就想到要自己创业,积累社会经验,同时也能经济独立。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创业之路吧!

  • 标签: 创业 后学 社会经验 经济独立 90后
  • 简介:一、银两制度及其主要内容明后期的银两制度并不是由明朝某个皇帝诏定的一个制度而宣告诞生的。银两制度是经明后期数朝政府陆续颁定的一系列律令而构成的综合法规,其内容很广,主要包括以银两为法货单位;国家财政收支概以银两计算;规定白银货币的形制、分等、成色标准;规定银两与钱钞的法定比价等重要法规。其中,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基本确定白银本位货币地位的政策制度这两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诞生的银两制度的要点所在。中国封建社会虽始终未能建立银本位制度,但在明后期,白银已成为当时社会实际经济生活中货币社会职能完备的

  • 标签: 银两 中国封建社会 形制 朝政 白银 明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俯首甘为孺子牛黎澍早在20年代就参加了革命。抗战爆发后,他办报纸,全力从事抗日救国的宣传,在解放战争时期,又主编过有巨大社会影响的刊物《文萃》。在这些时期的工作中,他已注意培养青年。解放以后,他先后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担任领导工作,更深感学术文化事业要不断发展,兴旺发达,就必须大力扶持、培养年轻的新生力量。为此,他也如从事学术理论研究一样,费尽心力,不避险阻,不怕打击,甘受诬枉、委屈,真正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标签: 后学黎澍 奖掖后学 忆奖掖
  • 简介:后学衡》问世了.我们期望,若干年后再来审视西南大文学院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学术环境的时候,这会成为一件值得记忆的大事.当下学术刊物很多.这一新的学术平台,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呢?概而言之,主要想做三件事。

  • 标签: 学术环境 学科建设 学术刊物 学院
  • 简介:“七七事变”后,日军沿平汉、津浦、平绥三条铁路线向我中原腹地进攻,企图夺取、控制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对山西形成重兵压进之势。为守住华北咽喉,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忻口会战”即将展开。此时八路军3个师业已完成整编,并承担起会战中的主要任务——截断敌人后方交通,打击来援之敌。

  • 标签: 奇袭 七七事变 铁路线 八路军 日军 中原
  • 简介:一正德以他那种荒诞的方式当皇帝,居然不倒台,恐需感谢儒家给他教育出了那么好的官僚队伍,更应感谢那种君权神授的极权制度(明代没有权臣造反的)。但是民不聊生,民自生变。老百姓一般情况下是遵守祖宗规矩和圣人教诲的,但肚子不饱了,心灵便免不得受扰动。明朝以民变开局以民变结尾,终明之世,民变无目无之。

  • 标签: 王阳明 用兵 极权制度 君权神授 老百姓 民变
  • 简介:阳明是明朝时期世人眼中的怪人,十五岁时就放言要带兵出征鞑靼,为国效忠;十七岁时定下做圣贤的目标;他父亲为了让他走上正常人的道路,给他订了一门亲事,他却在成亲当天跑去道观与道士讲学,差点错过了自己的婚礼;他曾经不吃不喝盯着一根竹子几天几夜;他曾劝寺庙的禅师还俗……

  • 标签: 王阳明 怪人 明朝时期 正常人 岁时 圣贤
  • 简介:《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后期创作中的重要作品。这组诗中贯穿始终的消极颓废、不求进取的黄老哲学,充分体现了他在复杂的现实生活面前无为退让、消极躲避的态度,是其思想矛盾的直接反映。

  • 标签: 陶渊明 诗歌创作 思想
  • 简介:谢应芳是元末明初的名士,然其入明后的事迹正史所载甚简,因此有必要考述。谢应芳元末兵乱中避地苏州,入明归乡后,也曾多次徒居,颇有流离之苦,不过作为饱学宿儒,他受到了来自官方和文士的尊崇与照应,参与续修《毗陵志》,其诗稿和匡俗著作亦得刊刻。谢应芳晚年交友甚多,仍有周游唱和之乐,读书著述热情不减,好古尊贤之志不衰,但心态极为复杂,笔端常流露出厌世情绪。剖析导致这种心态的原因,可以洞察其人生得失与生存状态,进而体会到元明之际文士的幸与不幸。

  • 标签: 谢应芳 明初 行迹 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