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隐匿阴茎临床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实践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本院泌尿外科38例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诊治的小儿隐匿阴茎矫正成形的患儿,通过回顾分析法,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探究分析。结果 在对38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探究分析后发现,所有患儿在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38 例患儿术后切口均经过一期愈合,且无神经、尿道损伤或包皮水肿、阴茎勃起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悉心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一种满意的护理方式。

  • 标签: [] 隐匿性阴茎 隐匿性阴茎矫正成形术 小儿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隐匿阴茎患儿阴茎延长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抽取隐匿阴茎患儿为对象,选取年份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病例数 15 例,均采取阴茎延长治疗,同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 患儿治疗、护理后切口愈合,未发生任何不适,阴茎长度为 3.1-5.2 厘米,中间值( 4.15±1.05 )厘米。 结论: 对隐匿阴茎患儿进行阴茎延长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隐匿性阴茎 阴茎延长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隐匿阴茎采用改良Devine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70例隐匿阴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改良组(采用改良Devine治疗)和常规组(采用传统Devine治疗)各3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阴茎长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改良组患儿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的手术出血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改良组和常规组患儿的阴茎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改良组患儿的阴茎长度大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患儿手术后阴茎延长长度值大于常规组(P<0.05);手术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改良组患儿手术效果优于常规组患儿(P<0.05);改良组患儿的手术并发症率(20.00%)低于常规组(45.71%)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隐匿阴茎采用改良Devine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效果肯定,手术并发症少的优势。

  • 标签: 阴茎疾病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Devine 式联合阴囊转移皮瓣在小儿隐匿阴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7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本院接诊的隐匿阴茎患儿 36 例,并对其施以 Devine 式联合阴囊转移皮瓣治疗。 结果:本组 36 例患儿术后的阴茎长度为( 5.01±1.64 ) cm ,比术前的( 2.48±1.03 ) cm 长, P < 0.05 。本组阴茎显露程度的总有效率为 100.0% ( 36/36 )。 结论:选择 Devine 式联合阴囊转移皮瓣方案,并将之运用于小儿隐匿阴茎中,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利于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建议推广 。

  • 标签: 小儿隐匿性阴茎 应用价值 Devine 术式 阴囊转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采用改良Brisson治疗儿童隐匿阴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32例隐匿阴茎患儿,年龄3~10岁,平均7.2岁。采用改良Brisson进行矫治,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和随访情况。结果32例隐匿阴茎患儿术后当日均有疼痛,30例可忍受,2例需止痛泵;出院后未见切口感染及裂开;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至1年,均获得满意效果。复查可见阴茎体外观似包皮环切术后外观,延长显露明显,阴茎阴囊角及阴茎耻骨角正常显露,未见明显回缩,5例包皮内板轻度水肿,2个月内水肿基本消失。结论改良Brisson治疗儿童隐匿阴茎,能够较好地矫正其病理结构,最大程度保留阴茎皮肤的完整,术后瘢痕少,阴茎外观自然。

  • 标签: Brisson术 隐匿阴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隐匿阴茎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隐匿阴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隐匿甲状腺癌(occult thyroid carcinoma, OTC)是上个世纪中期提出,通常描述的是无症状的,或因甲状腺良性疾病行甲状腺手术,或尸检时偶然发现的甲状腺癌。OTC及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s, TMC)的概念偶尔存在混淆。本文报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胰腺内分泌外科于2018年12月收治的1例OTC病例,并概述其定义、分类、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

  • 标签: 隐匿性甲状腺癌 甲状腺微小癌 异位甲状腺癌 肿瘤消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对隐匿腹股沟疝( Occult inguinal hernia, OIH)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月 -2020年 1月 期间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小儿斜视矫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斜视矫正患儿共 7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儿表情痛苦评分、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患儿表情痛苦评分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细节护理在小儿斜视矫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小儿不适,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细节护理 小儿斜视矫正术 护理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隐匿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首次就诊且之前未进行过任何近视矫正训练的儿童56例11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3例64只眼,女性23例46只眼;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62±1.87)岁。根据儿童近视的临床表现分为隐匿高度近视组(27例52只眼)和对照组(29例58只眼)。隐匿高度近视组52只眼中,等效球镜度数(SER)为-0.00~-1.00 D、>-1.00~-2.00 D、>-2.00~-3.00 D者分别为15、16、21只眼。对照组58只眼中,SER为-0.00~-1.00 D、>-1.00~-2.00 D、>-2.00~-3.00 D者分别为21、18、19只眼。将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内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共9个区。内环、外环4区分别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观察隐匿高度近视组和对照组儿童黄斑各分区的脉络膜厚度变化。两组间黄斑各分区脉络膜厚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隐匿高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性别、年龄、眼压、眼轴、屈光度、角膜曲率的相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隐匿高度近视组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以鼻侧最薄,颞侧最厚。与对照组比较,隐匿高度近视组儿童黄斑9个分区平均脉络膜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隐匿高度近视儿童屈光度的增高,黄斑各分区的平均脉络膜厚度值均降低。与对照组相同屈光度的儿童比较,隐匿高度近视组除-0.00~-1.00 D儿童黄斑中心凹内环上方、外环上方以及>-2.00~-3.00 D儿童黄斑中心凹内环颞侧、外环颞侧平均脉络膜厚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分区平均脉络膜厚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隐匿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年龄(r=-3.410,R2=11.630,P=0.010 )、眼轴(r=-1.420,R2=2.016,P=0.030 )、屈光度(r=-2.680,R2=7.182,P=0.040)呈负相关,与性别(r=0.166,R2=0.028,P=0.240 )、眼压(r=0.330 ,R2=0.109,P=0.800 )、角膜曲率(r=-0.260,R2=0.068,P=0.850 )无显著相关。结论隐匿高度近视儿童的黄斑脉络膜厚度以中心凹鼻侧最薄,颞侧最厚,黄斑各分区平均脉络膜厚度较相同屈光度的普通近视儿童薄。隐匿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年龄、眼轴、屈光度呈负相关。

  • 标签: 近视 儿童 黄斑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瓣法在内眦赘皮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5月至2016年7月,收集佛山市顺德贝尔美美容医院美容外科等医院内眦赘皮矫正39例,男2例,女37例,年龄18~55岁,平均32岁。对单睑伴有内眦赘皮及单纯内眦赘皮患者采用五瓣法矫正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或单纯五瓣法矫正内眦赘皮,术后随访2周至10年。结果39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三角瓣坏死。术后2周至3个月,内眦有轻微瘢痕增生。术后3个月后,瘢痕增生反应消退,无并发症,无明显瘢痕,内眦赘皮矫正,内眦角形态自然,内眦间距明显缩窄,双侧睑裂长度增加,重睑形态自然,与内眦部衔接顺畅自然。结论五瓣法矫正内眦赘皮通过延长赘皮主轴线的长度,有效缓解内眦部皮肤张力,使内眦角充分暴露,睑裂横径加大,同时避免内眦部弧线瘢痕挛缩。

  • 标签: 眼部 修复外科手术 内眦赘皮 五瓣法 畸形矫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茎指数在隐匿阴茎的诊断,以及术后疗效评估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6~10岁包茎患儿221例与隐匿阴茎患儿113例的临床资料,两组患儿分别接受包皮环切及阴茎成形手术。术前术后分别测量计算,获得阴茎指数。包茎与隐匿阴茎的数值进行t检验,隐匿阴茎手术前后的数值进行t检验。结果包茎患儿的阴茎指数为0.78±0.08。隐匿阴茎患儿术前的阴茎指数为0.23±0.10,术后阴茎指数为0.84±0.11。包茎和隐匿阴茎患儿,阴茎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隐匿阴茎患儿手术前后、阴茎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阴茎指数是评估阴茎显露程度的有效指标,可应用于隐匿阴茎的诊断及对手术疗效的评估。

  • 标签: 儿童 阴茎 异常
  • 简介:摘要男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隐匿乳腺癌的发病率约占同期乳腺癌总发病率的0.3%~1%。现报道1例男性隐匿乳腺癌,以增加对男性隐匿乳腺癌的认识,避免因误诊延误治疗。

  • 标签: 乳腺肿瘤,男性 隐匿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期间收治鼻中隔偏曲患者共 78例设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研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 39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接受镇痛护理管理。结果 术后即刻患者疼痛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P>0.05;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提升显著, P<0.05。结论 疼痛护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护理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缓解,并可积极改善其睡眠、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疼痛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隐匿高血压病情行心电图P波进行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隐匿高血压患者74例(实验组),取同期接收的真性高血压患者74例(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ST-T改变率、房室阻滞率、左心室肥大率比,实验组更优(P

  • 标签: 心电图P波 隐匿性高血压 病情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 80例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纳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矫正效果满意度、并发症出现情况。 结果:实验组矫正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情况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 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患者采纳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斜视矫正手术患儿是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 n=30,常规护理)、观察组( n=30,优质护理),比较护理结局。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 P< 0.05)。结论:为斜视矫正手术患儿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斜视矫正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 观察半导体激光对舌系带过短患儿进行矫正 , 以改善吸吮 , 咀嚼及语言障碍的护理配合及临床效果。 方法: 23  例舌系带过短患儿,在阿替卡因局麻下采用半导体激光进行舌系带矫正中护理配合及观察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中操作时间 30 ~ 60 s 、不出血,损伤低、无需缝合,术后无疼痛、肿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且切口瘢痕不明显的内眦赘皮矫正式,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12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收治的内眦赘皮患者687例,女664例,男23例,年龄17~55岁,平均28岁。以使新的内眦间距与新形成的睑裂宽度相近的原则在赘皮表面设定新的内眦点,沿重睑线至新内眦点做延长线,水平牵拉展平内眦部皮肤,由实际内眦点向上述延长线连线,形成一顶端指向头侧的拱形瓣,沿此拱形瓣及下睑睫毛下方全层切开皮肤,剥离、剪断跨越内眦韧带的眼轮匝肌束,对内眦处皮肤进行修薄,于下睑缘皮下进行充分剥离减张,缝合新内眦点与原实际内眦点,其余皮肤妥善对位缝合。缝合完成后,即刻于区行类固醇类药物的局部注射。结果随访687例患者,术后均睑裂变长,内眦间距缩短,赘皮无复发。其中3.49%(24/687)的患者存在下睑切口上下切缘厚薄不均,8.15%(16/687)存在原拱形瓣皮肤较余处肤色稍浅。切口瘢痕于术后6个月后均不明显,患者对手术效果均基本满意。结论延伸下睑缘切口的上拱形瓣内眦赘皮矫正充分矫正了内眦赘皮及其对眼部外形的影响,手术设计简便,矫正后效果稳定,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普遍高。

  • 标签: 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矫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