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急诊科观察实习生带教的科学方法,通过对临床的学习,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各班的工作程序;重点掌握正规操作;以及急诊观察常见病种的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的配合;落实院感预防及无菌技术掌握情况,使实习生在急诊实习期间,很好掌握急诊理论知识和护理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让实习生毕业后在临床更快更好的工作。

  • 标签: 带教老师 实习生 带教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急诊观察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为临床提供相应预防措施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急诊观察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0例,对其感染症状、真菌种类、感染主要因素、预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①感染症状患者感染症状主要为发热38例(占95.0%)、肺部湿罗音21例(52.5%)、痰多18例(45.0%);②真菌种类40例患者痰液、血液和肺部分泌物中分离出真菌50株,其中光滑假丝酵母菌(7)、热带假丝酵母菌(9)、白色假丝酵母菌(34)的比例分别为14.0%、18.0%和68.0%。③感染因素包括白细胞降低、气管插管和切开、急诊观察住院时间长和低蛋白血症、两种以上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超过一周、年龄大。④预后经干预,治疗有效32例,占80.0%,无效8例,占20.0%。结论急诊观察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肺部湿罗音和痰液增多,主要真菌类型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主要感染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住院时间长、年龄大等等,临床需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干预,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达到预防感染和感染控制的目的。

  • 标签: 急诊观察室 住院患者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急诊科观察实习生带教的科学方法,通过对临床的学习,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各班的工作程序;重点掌握正规操作;以及急诊观察常见病种的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的配合;落实院感预防及无菌技术掌握情况,使实习生在急诊实习期间,很好掌握急诊理论知识和护理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让实习生毕业后在临床更快更好的工作。

  • 标签: 带教老师 实习生 带教计划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各大医院运行过程中,供应的做药功能是为患者服务,其承担着医院各种医务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但是也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场所,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处理好,灭菌失败,那么医院各种医务用品必然会较差干扰,导致整个医院的患者等都会受到感染,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供应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院内受到感染,从而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消毒隔离 感染供应室 消毒隔离 防止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多排螺旋CT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肺段隔离症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配合使用血管成像技术对其病变供血动脉进行筛查,将其与病理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例肺段隔离症均位于肺下叶后内基底段,5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其中2例为实质性肿块,3例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囊性肿块;其中5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6例均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血管。结论在肺段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有其无创性特征,且能够清晰显示其病灶特点,分辨其异常供血动脉血管的走向、分支及起源,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段隔离症 多排螺旋CT 血管 诊断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22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理变化情况、并发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手术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并发症1.64%比对照组18.03%低,且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开展手术循证护理干预对心理具积极影响,同时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手术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接受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在其基础上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SAS及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SAS及SDS评分均多于研究组,且护理满意率60.5%低于研究组87.0%,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手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手术室 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隔离开关故障引起的事故频频发生,有些甚至引起了大面积停电。这些事故,有些是因为隔离开关本身的质量问题引起的,有些是由于缺乏合理、正确的检修维护引起的。随着我国电网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网运行安全问题逐渐被重视。隔离开关在运行期间若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降低电网运行效率。保证隔离开关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检修维护管理工作,成为隔离开关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故此,应对隔离开关故障进行分析,并找出检修方法,降低隔离开关故障发生的几率,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隔离开关 检修 故障 应用
  • 简介:摘要消毒隔离是医院日常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消毒隔离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虽然各种规范标准不断出台、医院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规范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隔离效果,然而由于我国医院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在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工作,推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完善提高。

  • 标签: 消毒隔离 规范标准 新形势 隔离效果 医疗服务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循证手术护理实践于手术急诊患者的医学价值。方法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手术急诊患者中,同意接受研究的总共有88例,对照组以普通护理为主,观察组以循证手术护理为主,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优劣。结果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接受循证手术护理的观察组,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循证手术护理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普通护理。对照组44例接受传统护理后,满意度有68.18%。观察组44例接受循证手术护理后,满意度有97.73%。接受循证手术护理的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结论循证手术护理实践于手术急诊患者切实可行,护理质量较好,护理效果较佳。

  • 标签: 循证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手术室急诊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实行择期手术的140例患者。选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术前输液;术中观察及护理;术后访视与宣教护理。对140例患者静脉留置针的运用状况、血管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作出全面的观察与分析;同时针对诱导失败的因素,对其作出详细的剖析;最后再选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40例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临床运用效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在140例患者中,诱发并发症的主导因素为首次穿刺失败,所占比例高达20.71%;次要因素为穿刺部位出现渗血渗液症状,所占百分比为11.42%。所有患者中,有30例出现了首次穿刺失败,主要诱发因素为护士的心理状况,所占比例为36.67%。护理后,140例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2.85%。结论将静脉留置针运用于手术患者的输液中,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概率,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输液的安全性。

  • 标签: 观察与护理 穿刺失败 静脉留置针 输液 手术室
  • 简介:摘要院内感染是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成为评价医护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消毒隔离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诸多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感染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通过规范消毒操作程序,采取严格隔离原则,实施科学的防范措施,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使院内感染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证实了消毒隔离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消毒隔离 预防 院内感染 作用
  • 简介:摘要以电流源母线为架构的多路输出高压隔离驱动电源。该电源拓扑、控制简单,适用环境好,装卸方便。主要对该架构驱动电源和IGBT驱动配合使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驱动电源可与IGBT驱动配合使用,能很好地运用在需多路输出的高压隔离场合。随着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该类型电源作为驱动电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高压隔离和多路输出,并以实例探讨了风力发电广泛应用多路输出高压隔离驱动电源。

  • 标签: 电源 多路输出 高压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