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异烟肼为一线抗结核药,其不良反应可见神经系统毒性,肝脏毒性,偶有胃肠道症状,造血系统功能损害及皮疹,药热等,而异烟肼致精神症状的不良反应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 标签: 异烟肼 静脉滴注 精神症状 抗结核药
  • 简介:例1男,53岁.因"双肺结核、左肾、输尿管、膀胱结核,贫血",于2003年10月24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6.2℃,P80次/min,R20次/min,BP103/53mmHg(1mmHg=0.133kPa),体重45kg.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静脉滴注 休克 药物副作用
  • 简介:关于静脉滴注药物中不溶性微粒所造成的危害,已达成共识。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还可引起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人体最细的毛细管直径为4-7μm,〉8μm的粒子会沉积在肺部,〈8μm的粒子则可能沉积在肝、脾与骨髓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重视静脉滴注药物中不溶性微粒。

  • 标签: 静脉滴注药物 不溶性微粒 局部循环障碍 过敏反应 热原样反应 血管栓塞
  • 简介:患者女,76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加重4个月",于2005年5月8日入院.既往史:20年前因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术后多次放化疗;2年前因膀胱癌行膀胱镜下肿物切除术,并多次行膀胱内化疗;高血压病近30年;冠心病10余年;2型糖尿病5年,血糖多控制在8mmol/L左右;帕金森病2~3年;否认结核病史;有造影剂过敏史.患者入院前一年开始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多次查尿常规:白细胞大量,红细胞少量,蛋白阴性或微量,尿培养可见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D群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多种细菌,考虑泌尿系感染,先后使用头孢他啶(复达欣)、环丙沙星、琥乙红霉素、呋喃妥因、头孢克洛、洛美沙星、君尔清(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分散片)、利复星等药,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停药即反复.此次再发作,症状同前,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6℃,全身皮肤黏膜略苍白,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均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双小腿轻度可凹性水肿.

  • 标签: 血肌酸激酶升高 静脉滴注 稳可信 肺炎克雷伯杆菌 阿莫西林分散片 子宫内膜癌
  • 简介:现将我院收治2例静脉滴注环丙沙星致过敏反应的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1.1女,62岁,因肺癌住院。入院术后第一天查体:T36.8℃,胸腔引流通畅,刀口无渗出、渗血,右肺呼吸音尚可,患者尿量较少,约600毫升/每日。医嘱:5%GNS500ml+血速宁2.0g,(?)drip;环丙沙星注射液批号:(980511)100ml×0.2(?)dripbid;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2.0g,维生素B60.2g,⑦dripq.d,等。先滴注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

  • 标签: 环丙沙星注射液 过敏反应 静脉滴注 胸腔引流 葡萄糖注射液 维生素
  • 简介:目的:观察双黄连对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给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双黄连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病毒唑及头孢唑林钠,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2=4,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对治疗婴幼儿肺炎有显著疗效。

  • 标签: 静脉滴注 双黄连 治疗 婴幼儿 肺炎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剂量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发病6h~14d的急性期患者12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用普通肝素钠以25U/min的速度用微电脑输液泵持续泵入;B组用普通肝素钠12500U,将其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500ml内,1次/d静脉点滴;C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D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和丹参注射液30ml,1次/d静脉点滴.分别观察3周后四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不良终点事件,6个月后随访其日常生活质量(ADL).结果(1)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6%、86.69%、85.02%和76.33%,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四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95%、4.87%、3.26%和7.33%,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静脉内使用肝素的615例(A+B组)患者中仅3例发生脑出血;(4)6个月后随访,四组ADL评分分别为(89.27±8.56)、(72.57±9.77)、(71.66±9.37)和(51.57±6.35),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普通肝素微量持续静脉泵入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增加治愈好转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比低分子肝素和常规扩血管活血类药物有更好的疗效,而普通肝素(1次/d)静脉滴注远不能达到此效果.

  • 标签: 普通肝素 抗凝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溶液250ml+青霉素400万单位,1次/12h,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30mg,1次/d;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ml+胞二磷胆碱0.75,1次/d静脉滴注。当日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继之全身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奇痒。当时考虑为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即停用青霉素,并给予盐酸肾上腺素0.5mg、地塞米5mg、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后,胸闷、憋气症状减轻,皮疹逐渐减少变淡。次日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及胞二磷胆碱时又出现胸闷、憋气,皮疹增多,考虑为细胞色素C过敏,停

  • 标签: 胞二磷胆碱 静脉滴注 青霉素 细胞色素 皮疹 荣成市
  • 简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7岁,无药物过敏史,青霉素过敏试验呈可疑阳性.因腹股沟疝拟手术治疗,术前1天予优立特0.3g静滴治疗,开始滴人约5min后患者即感皮肤瘙痒,随即皮肤上出现风团、红色皮疹,考虑因对优立特过敏所致,立即停止输注优立特,给予吸氧、注射非那根对症治疗,患者皮疹消失.但很快出现面色苍白、言语不清,测血压150/90mmHg,立即给予肌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5mg,约10min后患者面色恢复、言语恢复正常.……

  • 标签: 优立特 过敏反应
  • 简介:患者男,34岁。因纳差,乏力伴尿量减少2d,于2006年8月21日入院。4d前因生殖器疱疹在当地诊所予以阿昔洛韦0.7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次日下午出现双侧腰部疼痛、查尿蛋白㈩,疑为药物所致遂停止使用阿昔洛韦。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尿量约为400m1。第4天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T36.7℃,P80次/min,R20次/min,BP130/100mmHg。双肾区有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患者平素体健,否认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史。Cr424μmol/L,BUN11.54mmol/L,尿酸(UA)445μmol/L,COzCP22mmol/L;尿沉渣:RBC1.2×10^5个/ml,均一型,WBC4-5个/HP。血、大便常规、电解质正常;B超检查:双肾大小正常,皮质回声增强。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药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嘱患者卧床休息,予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限制蛋白质饮食,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阿昔洛韦 静脉滴注 5%葡萄糖注射液 电解质平衡 尿量减少
  • 简介:目的观察佩尔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危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60岁)高血压危象患者92例。治疗前平均收缩压(236±16)mmHg和/或舒张压(125±11)mmHg,以恒速输液泵持续静滴佩尔地平,剂量为0、5~6μg/(kg·min),根据血压每5min调整一次剂量,每次增加5μg/min直至达到目标血压150~160/100~110mmHg,然后维持此血压水平1~3d:结果用药后5min、10min、30min、1h、2h的平均血压降至231/125,226/123.217/121,207/118,203/107mmHg,24h后达到最大效应,血压平均为(168±11)/(100±9)mmHg,并稳定至用药结束。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佩尔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起效快,降压作用平稳。安全性高。

  • 标签: 高血压危象 佩尔地平 老年人
  • 简介:1,6-二磷酸果糖(FDP)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胞代谢中间产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保护与改善重要脏器和器官的功能.随着应用的扩大,一些不良反应也应引起临床重视并注意防治.

  • 标签: 静脉滴注 FDP注射液 不良反应 预防 治疗 1 6-二磷酸果糖
  • 简介: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根据其发病机制,1999年6月-2003年12月,我院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26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滴注 丙种球蛋白 治疗 新生儿 ABO溶血病 胆红素
  • 简介:鼓膜外伤性穿孔多由直接损伤(如挖耳、灼伤)和间接损伤(如掌击、爆炸等)所致.对此疾病的治疗为观察3-4周待其自然愈合,未愈合者鼓膜贴补穿孔处促进愈合,三月后不愈合者手术修补[1].现文献报道鼓膜外伤性穿孔自愈84.2%[2],治疗方法有微波、中药琪尔乐、明胶海绵等协助贴补治疗,其治愈率为83.3-97.8%[3-4],小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穿孔达鼓膜1/2时,一般愈合需2-3个月[6].我院1999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鼓膜外伤性穿孔130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治疗,一组行单纯鼓膜贴补修补穿孔鼓膜,另一组在前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金纳多,取得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外伤性穿孔 治疗外伤性 穿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