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源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2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没有差异(P>0.05);在治疗一星期及治疗三个月后B组患者NIHSS评分评先比A组患者低(P<0.05)。结论心源性心源性脑梗死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心源性脑梗死 非心源性脑梗死 rt-PA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心绞痛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30例患者资料。方法对收治的30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心源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患者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CT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片检查等。结果30例患者中15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6例为胆石症,5例为胆囊炎,2例为更年期综合征,1例为胃溃疡,1例为胃癌。结论心源性心绞痛临床经常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医生应该采取综合的诊断方法加以诊断,降低误诊率,使得患者可以及时的接受相应的治疗。

  • 标签: 非心源性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心源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8例心源性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38例心源性患者同期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在治疗2h、24h、7d后,两组患者的卒中症状评分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卒中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例,21.05%)明显高于对照组(3例,7.89%),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重组组织 纤溶酶原激活剂 心源性 非心源性 脑梗死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期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急性期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总分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7、4、21d后NIHSS总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NIH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1%(3/44),低于对照组的20.45%(9/44)(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期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疗效显着,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心源性脑梗死 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胸痛病患进行此次研究,将如上病患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流程,各30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重复抽血率、确诊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实施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流程有助于尽快为患者确诊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提高确诊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胸痛 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 急诊科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源性哮喘误诊的一般原因及对误诊病例进行具体分析。方法??将老年人心源性哮喘原发病分类及误诊疾病分类。结果老年人心源性哮喘误诊率高达74.4%。结论??老年人心源性哮喘常见

  • 标签: 老年人 心源性哮喘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归纳心源性脑栓塞的相关致病因素,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心源性脑栓塞的常见病有心房纤颤33例(41.25%)、心瓣膜病27例(33.75%)、心肌梗死11例(13.75%),其他病因9例(11.25%);通过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6.25%。结论导致心源性脑栓塞主要致病因素是心房纤颤和心瓣膜病,临床中应该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源性脑栓塞 心房纤颤 心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重症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一例病毒性脑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该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结论病毒性脑炎及心源性休克两类疾病均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快,导致患者死亡率极高。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动态变化,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急救护理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方可最大程度地挽回患者的生命。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心源性休克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溶栓方法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心源性脑栓塞60例,根据溶栓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静脉溶栓法,在对照组中使用心源性脑栓塞保守治疗法。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卒中量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使用静脉溶栓,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源性脑栓塞保守治疗法 心源性脑栓塞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尿激肽原酶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检测。结果实验组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实行人尿激肽原酶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尿激肽原酶 心源性脑栓塞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性胸痛急诊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至2016年期间共收取30例急性胸痛病患,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所有30例病患中,救治有效率为28例(93.33%),其余2例发生死亡,死亡率(6.67%)。结论病患发生急性胸痛的原因诸多,但是心源性胸痛的发生率要高于心源性胸痛发生率,另外临床救治意识需要对病患的病因和诊断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对提升救治效果、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的意义深远。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胸痛患者应用急诊护理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56例进行研究。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均行常规急诊护理,而研究组同时应用急诊护理途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采取急诊护理途径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诊护理途径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相关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6例,患者选择采用PCI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的16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后不存在有死亡的病例,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本研究所有的患者在三个月之内恢复出院,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所以患者治疗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治疗之前,前后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PCI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因为抢救不及时,导致患者死亡情况发生,它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临床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急诊室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其中实施急诊室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的胸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1d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时间、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疼痛,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胸痛 急诊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实验室检查在急性胸痛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两年由于急性胸痛在本中心直属分站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胸痛病因分为心源性胸痛组(45例)与心源性胸痛组(65例),观察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结果心源性胸痛组患者NT-proBNP、Myo、hs-TnI、CK-MB、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源性胸痛组(P﹤0.05),心源性胸痛组组IMA水平明显高于心源性胸痛组(P﹤0.05)。结论在查体、问诊、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配合实验室检查能够快速、准确鉴别急性胸痛的性质,降低心源性胸痛的漏诊。

  • 标签: 实验室检查 急性胸痛 心源性 非心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扫描在急诊胸痛病人检查中的优化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应用CT胸痛三联征检查,并纳入同期进行单纯CT扫描检查的11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的院士数据分别采取多平面重建(MC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手段进行成像,所有操作均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完成。分析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优化结果,评价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进行胸痛三联症CT扫描的平均耗时为(4.6±0.3)s,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疾病的诊断时间。两组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观察组的总体冠状动脉图像优良率为96.7%(154/160),对照组的总体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CT扫描技术,即胸痛三联症CT扫描具有快速、诊断准确且图像质量高,能定量且定位准确的对胸痛病因进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痛 CT扫描 影像学检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镇静镇痛治疗在心源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月7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源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采用常规药物对A组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无创正压通气对B组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无创正压通气+镇静镇痛对C组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患者的心源性哮喘症状缓解率分别为45.0%、60.0%、90.0%,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65.0%、95.0%,C组治疗效果最佳;C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率(90.0%)明显高于B组(70.0%),C组患者再插管率(5.0%)明显低于B组(2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源性哮喘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镇静镇痛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同时还能提高其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和整体疗效,进而能够降低其转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几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镇静镇痛 心源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6日~2018年3月29日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危险因素与发生时间。结果因冠心病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27例,所占比25.00%;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18例,所占比16.67%,除此之外还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肺心病、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入院治疗2~3周内夜间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时间,大部分患者于发病后1h内死亡。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各种基础疾病而诱发心源性猝死,临床应全面分析、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史,尤其要加强对冠心病、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心源性猝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头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对于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为建立前,选取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建立后,选取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析急诊胸痛中心建立前后救治情况。结果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完成、心电图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建立、急诊总时间均明显比建立前短(P<0.05);建立后急诊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衰的发生率明显比建立前短(P<0.05)。结论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可以大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诊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88例胸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计量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时间、抢救时间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为81.8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痛患者中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抢救 胸痛 急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