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糖尿病前期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糖尿病前期客户作为研究对象,共10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客户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建立健康档案,告知客户为糖尿病前期,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并嘱咐客户在饮食等方面多加注意,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药物干预措施,定期对客户进行随访,邀请客户参加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等,随访两年,观察两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客户的血糖水平、血脂四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客户的血糖水平、血脂四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正常人数42例(80.77%),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为3例(5.77%),对照组血糖正常人数30例(57.69%),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为11例(21.1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客户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或者延缓客户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检人群 糖尿病前期 非药物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意义。分娩疼痛是一个自然现象,不是病理情况,但持续剧烈的疼痛对母婴均有不良影响。“产痛”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表现,孕妇分娩时感受到的巨大痛苦大多来源于恐惧 .焦虑紧张,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转变,分娩镇痛也是每一位产妇胎儿的权利。孕产妇产前总会担心疼痛难以忍受,是否可以采取镇痛方法,是否需要会阴侧切,希望得到关注 .关爱指导;产时希望家属陪伴,迫切想知道产程进展情况,产程中孕产妇疲劳 .敏感,容易因疼痛而丧失理智。分娩镇痛可提高分娩期母婴安全,促进舒适,缩短产程,减少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缺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促进产妇心理健康。分娩镇痛也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方法 药物镇痛方法,有导乐陪伴技术:包括助产士及产妇的家属陪伴,给予生理、心理、情感全方位的支持,让产妇坚信“挺过这一关就好了”;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导乐球的应用;教会产妇放松的技巧:如散步、摇摆、改变体位、按摩等。于 2016年 8月— 2017年 8月间接诊的初产妇中随机选取 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60例按照常规待产及分娩处理的为 A组, 60例采用药物镇痛方法(导乐陪伴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的为 B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及新生儿出生后 1min内 Apgar评分情况。结果 B组的剖宫产率为 28.33%,会阴切开率为 33.33%;明显低于 A组的 41.67% 46.67%。两组新生儿出生后 1min内 Apgar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镇痛分娩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切开率,提高新生儿出生后 1min内 Apgar评分及分娩结局良性率,对促进自然分娩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分娩疼痛 拉玛泽呼吸减痛法 导乐陪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发生在为患者带来痛苦体验的同时,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方式,分别从基因治疗、中医针灸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细胞治疗等方面,细化阐述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以期丰富冠心病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

  • 标签: 冠心病 非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干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体位、合理饮食、戒烟、戒酒药物治疗。本文探讨了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干预方法,综合文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加用心理干预、生活护理干预、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非药物性,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患儿的社会功能存在持续不良影响,需要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药物性治疗。本文总结了针对儿童ADHD不同种类的药物性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中医、饮食等,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着重介绍了药物治疗中运动干预疗法、饮食干预疗法、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心理调节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并对药物治疗的机理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与2014年7月-2016年6月作为我院实施PDCA循环前后阶段,比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施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相对于实施前明显下降,而使用合理率、微生物送检率及术前停药率则明显上升(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控制及促进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沙酮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接受美沙酮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情况划分成对照组(n=45,退出治疗)观察组(n=105,服药时间≥6个月),对中断治疗维持治疗患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违法偷吸百分比为53.3%;吸毒量少、药物滥用单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低于良好药物疗效较好社会支持患者(P<0.05)。结论明确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影响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指导,加强综合防控普遍性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 标签: 影响因素 治疗依从性 干预措施 美沙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异常出血护理干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行药物流产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在药物流产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均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流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及具体出血量,还有流产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的流产成功有效率相较研究组患者明显较低,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相较研究组明显较长,且具体出血量相较明显多于研究组患者,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药物流产患者加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相关事项的了解认知程度,并且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对于药流的恐惧情绪,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了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提升完全流产的成功几率。

  • 标签: 药物流产 护理干预 出血
  • 简介:摘要方法对2016年1-12月在我科分娩的产妇,选择200例产妇综合评估后,进行药物镇痛分娩,即进入产程后给予导乐陪伴分娩、呼吸镇痛、改变体位、放松疗法等减轻产妇的疼痛,加速产程的进展,从而使产妇顺利分娩。结论通过药物镇痛分娩后使剖宫产率下降、产后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特别是通过导乐球的使用改变产妇胎方位不正,效果明显。通过此方法减轻了孕妇分娩的疼痛、缩短了产妇的住院住院时间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 标签: 非药物 镇痛 分娩 剖宫产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作为一种分子靶向药物,吉替尼可通过定位于 EGFR 靶点的方式,对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产生抗肿瘤功效。本文从小细胞肺癌的特征入手,结合吉替尼的药理分析,细化阐述分子靶向药物替尼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 标签: 分子靶向药物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对比评估的方法分析我院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中实施药学干预的可行性效果。方法 :选出 2015年 1月 -2017年 12月间我院运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病例处方 3045张,将当中未实施药学干预的 1492张列入参照组,实施药学干预的 1553张列入实验组,经统计评估后,对比两组病例处方中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而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参照组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显著高于实验组( P< 0.05)。结论 :医院各科室运用喹诺酮类药物对病人施行用药治疗时实施规范药学干预,可减少因药物本身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应推广实践。

  • 标签: 临床用药 喹诺酮类药物 药学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对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菌药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用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不合理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在药费支出中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抗菌药物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抗菌药物 呼吸内科 预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癌痛用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研究,从2015年7月筛选患者,截至2016年8月,入选对象140例,每收集2例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分组,对照组、干预组各入选患者7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疼痛控制、有效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失眠率、破坏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强麻醉药物使用时间(11.4±2.4)日,低于对照组(18.4±5.6)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加速疼痛的控制,减轻疼痛的感受,减轻疼痛危害。

  • 标签: 肿瘤 癌痛 止痛 护理
  • 简介: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历史结晶,其中中医就是历史遗留下的瑰宝之一。在当今社会中,中医的安全、副作用少,对肠胃、肝肾、心脏等的刺激小的优势已广为人知。中医的药物疗法是指通过不使用药物,借助一些手段来调动人体自身的正气,去抵抗外来邪气的侵犯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物疗法主要由食疗、刮痧、拔罐、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本文就是针对中医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性而展开的讨论。

  • 标签: 中医 非药物 疗法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药物分娩镇痛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药物分娩镇痛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阶段性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有效率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80.0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3.33%,与对照组的28.89%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药物分娩镇痛产妇中的应用,可显著增强镇痛效果,降低剖宫产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非药物分娩镇痛 阶段性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