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围产期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对母儿均有风险。近年来,随着对孕期产后妇女心理疾病筛查的增加,新的心理治疗药物干预模式也在发展。尽管一般人群中的重度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相关研究有所增加,但围产期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相关指南尚未发布。尤其是在缺乏个体化治疗指南的情况下,将患者与合适的治疗方案相匹配更是一项挑战。本文综述了围产期抑郁症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的证据,包括如何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新的或正在研究的疗法以及生物标记物在患者与治疗匹配方面的潜在作用。本综述为今后围产期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在术前经常出现严重的焦虑痛苦,这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考虑到应用镇静药物来缓解术前焦虑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及影响术后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药物干预来减轻患儿的术前焦虑水平。文章对目前所采取的主要的几种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术前准备教育、分散患儿注意力、家长陪伴诱导及音乐疗法、催眠等的现阶段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寻找减轻小儿术前焦虑、推动小儿舒适化医疗发展的可能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非药物干预 术前焦虑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讨论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方法:录入对象选取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总数为80例。录入时间为2019.05-2021.05。比较患者采用药物干预前与干预后Barthel指数、NIHSS及PSQI评分情况、睡眠进程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患者Barthel指数、NIHSS及PSQI评分情况、睡眠进程各项指标较干预前优异,P值低于0.05。结论:予以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药物干预方式,患者睡眠质量能够提升,同时患者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等均有所改善。

  • 标签: 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 非药物干预 应用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营养师指导下血脂异常的患者使用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选自2020年3月份~2021年5月份来我疗养院休养的血脂异常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6例,进行不服用调脂药物的普通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47例,进行营养师指导的药物干预,包括专业营养指导的正确认识血脂异常,合理配合膳食及运动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血脂水平,干预周期为三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TG(总高胆固醇)、TC(血清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并观察干预后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TG、LDL-C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患者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有明显效果,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 标签: 营养师指导 非药物干预 异常血脂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案,新型生物可降解缓释玻璃体植入剂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生物制剂显示出独特疗效。目前应用的局部糖皮质激素包括氟西奈德植入剂、地塞米松玻璃体植入剂等。免疫抑制剂包括抗代谢药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T细胞抑制剂环孢霉素、他克莫司、雷帕霉素等;烷化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生物制剂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戈利木单抗、赛妥珠单抗等;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康纳单抗、托珠单抗等;选择性B淋巴细胞抑制剂利妥昔单抗;选择性T淋巴细胞抑制剂阿巴西普等。不同药物各有其适用范围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89-98)

  • 标签: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激素植入剂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之一,其主要核心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ADHD给患者本身、家庭社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目前ADHD的治疗应用较普遍的为药物治疗,但由于药物治疗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些伴发问题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药物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欢迎重视。现就目前国内ADHD常用药物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综述。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非药物治疗 心理行为 作业疗法 物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药物戒烟干预措施对肺癌筛查高危人群戒烟的疗效。方法对Pubmed、Medline(Ovid)、PsycINFO、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期限均从2010年01月至2020年09月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排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篇,共纳入34 640例高危人群,涉及的干预措施包括5R简短戒烟干预、认知行为疗法、AWARD模式戒烟干预、动机性访谈、网络干预、电话干预、激励机制+电话干预、网络+电话干预、常规治疗空白对照。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随访6个月的7 d点戒烟率指标上,根据累积曲线下面积(the 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得分排名依次为5R简短戒烟干预(0.88)、认知行为疗法(0.85)、AWARD模式戒烟干预(0.80)、激励机制+电话干预(0.73)、动机性访谈(0.53)、网络+电话干预(0.40)、网络干预(0.37)、电话干预(0.31)、常规治疗(0.13)空白组(0.03)。在随访12个月的7 d点戒烟率指标上,排名依次为5R简短戒烟干预(0.94)、AWARD模式戒烟干预(0.81)、动机性访谈(0.51)、网络干预(0.40)、电话干预(0.19)常规治疗(0.1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无论随访时间长短,5R简短戒烟干预方法对肺癌筛查高危人群戒烟的疗效最好。

  • 标签: 干预,非药物 戒烟 肺癌筛查 网状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致护理干预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癌皮疹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就治于我院的56例小细胞肺癌所致皮疹患者。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细节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皮疹恢复速度。结果:细节护理组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都好于常规护理组;皮疹恢复的速度、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对小细胞肺癌皮疹患者选择细致护理有明显效果,可加快皮疹患者的康复速度,调节患者的情绪的波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适度,提高了我院护理的水平。

  • 标签: 分子靶向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所致皮疹患者 细节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以药物为基础,对于部分患儿,药物治疗可使其心功能进一步改善,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及降低死亡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机械循环支持及心脏移植拓展了儿童心力衰竭治疗的思路及策略。

  • 标签: 心力衰竭 儿童 非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术后谵妄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缺乏对该病的系统性认识,导致临床工作人员无法正确认识该病的重要性,以致不良预后的出现。术后谵妄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提示临床上需要有针对性的从多方面进行预防,而非药物干预措施防治谵妄,更容易实施具有成本效益。本文总结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定义、研究现状、危险因素及药物干预对策,为临床工作更深层次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术后谵妄 影响因素 非药物性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分析探讨药物性护理干预对其激越行为的抑制作用。方法 随机从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血管性痴呆病例中筛选符合条件的90例用于实证研究,按照45例/组的标准随机分组,并根据拟定方案实施差异化的护理,即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本研究提出的药物性护理,并对两组在不同护理方案下的日常生活表现、精神变化以及激越问卷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通过组间精神状态对比来看,观察组的表现显然更优;从组间的日常生活表现与激越得分来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药物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提升自理生活能力,减少激越行为的发生,减轻照护者负担,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护理干预 非药物性 激越行为
  • 简介:摘要结核分枝杆菌(NTM)种类繁多,NTM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持续增长,而治愈率低、病死率高,且药物治疗的疗程长、不良反应多、疗效预后欠佳,特别是耐药患者的治疗面临挑战,亟需能提高治疗成功率的新药问世。本文重点评价NTM病的治疗新药老药新用药的抗菌活性、疗效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产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疼痛感,对产妇的身心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如果采用药物来对产妇进行分娩处理,容易对产妇的身体腹中的胎儿产生不良的药物影响,因此药物镇痛分娩对于保护促进自然分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药物镇痛分娩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药物镇痛 分娩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疾病,当前,对此病的治疗主要以调整病患者生活方式为主,至今,采取药物治疗并没有明显的效果。近几年,随着学者对此病发病机制的探究,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治疗方面得以重大研究。患者对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所以,对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筛选,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阐述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生理,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展开了探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治疗 药物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总结结果。方法:抽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药物中毒患者案例作为对象,考虑到不同护理方式,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联合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联合治疗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干预组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5%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药物中毒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 总结及探讨对化疗药物外渗积极有效的预防采取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化疗液体外渗的发生、发展,减少化疗液体外渗的致残率,而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化疗药物 外渗 预防措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抗菌药物病患采取药学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到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患者,以随机分配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常规组(n=43)、观察组(n=43),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抗菌药物,观察组则予以药学干预,分析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常规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药物使用时间(8.36±0.99)d、住院天数(9.11±0.77)d、及治疗费用(3275.89±325.33)元均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药学干预 方法分析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