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牙列间隙患者修复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利用2011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接诊的83例成人牙列间隙患者就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83例患者,均治疗有效,37例明显有效,占44.58%;不良反应1例,剩余82例恢复时间为7至13天,平均9.71.8天;治疗结束40名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39例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18%。结论成人牙列间隙修复正畸治疗对患者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

  • 标签: 牙列间隙 正畸治疗 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通讯作者杜芳,女,(1968-)汉族,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预防医学,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6例直肠癌根治术中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腹部下端开放性切口采用负压引流技术,及给予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中出血患者开放性切口给予积极的有效的处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直肠癌 骶前静脉大出血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局麻下应用国产善愈D10+加强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82例,应用国产善愈D10+加强平片于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15)min,术中出血量(25±5)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382),其中术后血清肿4例,阴囊血肿4例,修补区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2例,异物感4例,术后未出现尿潴留、慢性及持续性神经性疼痛、补片感染和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0.9)d。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8.2±3.4)个月,无其他不适及复发患者。结论应用善愈D10+加强平片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腹股沟 麻醉 局部 腹膜前间隙 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比较李金斯坦(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间隙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PubMed、EMBase、Springer及Cochrane图书馆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对纳入研究的14篇文献中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间隙修补术的3364例患者的复发率、慢性疼痛、局部麻木感、感觉异常、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睾丸并发症、手术时间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腹膜间隙修补术组的复发率低于Lichtenst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29,0.89)];与Lichtenstein组比较,腹膜间隙组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8,95%CI(-5.51,-0.006)].其他并发症,包括慢性疼痛、局部麻木感、感觉异常、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睾丸并发症在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腹膜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修补技术,复发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

  • 标签: 疝,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荟萃分析
  • 简介:股疝多容易嵌顿,且嵌顿后内容物易发生坏死。因此,一旦发生股疝要尽早行手术治疗。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此手术方法在股疝治疗中的应用报道较少。云南昆钢医院外二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股疝19例,行腹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股疝 应用 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前入路应用华利普竟美补片行腹膜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行开放手术前入路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8例患者,手术时间30-90分钟,平均50分钟,术后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及血肿各1例,切口疼痛较轻微,无切口感染,无明显异物感等并发症,术后3-6天出院,术后随访1-20个月无复发,无慢性及持续性神经疼痛等。结论应用华利普竟美补片开放手术前入路行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对腹股沟区全面修补,具有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 标签: 腹股沟疝 开放手术 腹膜前间隙 无张力 疝修补
  • 简介:大约90%的人在其一生中会经历下腰痛,髂关节是产生慢性下腰痛的重要来源之一,据报道由髂关节病变所致下腰痛者占所有下腰痛者的15%~30%[1].近年来,腰椎/腰融合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它在解决下腰/腰关节病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常有患者抱怨术后出现持续性的下腰痛,一些学者认为髂关节继发性病变可能是造成这种持续性疼痛的原因.

  • 标签: 腰椎 腰骶部 骶髂关节 脊柱融合术 关节痛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直肌人路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腹直肌入路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疝37例。其中腹股沟斜疝31例,直疝2例,股疝1例,腹股沟斜疝合并直疝3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65min,平均(56±10)min;住院时间7—11d,平均(8.7±1.9)d。术后无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经腹直肌入路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尤其适用于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严重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直肌 腹膜前间隙 无张力 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腹横切121腹膜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下腹横切口腹膜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式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46例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中腹膜小破损5例,腹壁下血管损伤出血1例,术后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或大阴唇水肿8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论下腹横切121腹膜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经后入路Bogros间隙置入补片,达到耻骨肌孔的全覆盖,符合生理解剖,手术易操作,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尤其适合双侧疝及复发疝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 标签: 腹股沟 外科手术 无张力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 简介: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S3~5双开门手术入路行病变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8例,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针对患者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在入院时、术前、术后及出院,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采取阶段性、目的明确且持续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可强化在S3~5双开门手术入路行病变手术患者的遵医行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心理和机体功能的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阶段性健康教育 骶前病变 双开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美式髂关节矫正术治疗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矫正治疗髂关节,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髂关节错位的病例筛选,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88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美式髂关节矫正术、推拿手法和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推拿手法加超短波治疗。2组均治疗后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根据临床评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6.7%,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率为21.3%,有效率为61.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美式髂关节矫正术能针对性矫正髂关节错位,在治疗中具有关键性的治疗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在临床上可推广运用。

  • 标签: 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术 物理因子 骶髂关节错位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尾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护理健康教育在此病的治疗过程尤显重要性,要注意与病人沟通,讲清楚疾病治疗的注意事项,提高病人的配合度。

  • 标签: 骶尾椎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部藏毛窦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04年5月至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11例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其中初诊6例,复发5例,其中有2例误诊为肛瘘,3例误诊为肛周脓肿;术后8例一期愈合,2例术后切口愈口不佳,切口中段有小的裂口,给予换药后均约10天愈合,1例切口有感染,给予提前拆线敞开换药逐渐愈合。结论尾部藏毛窦容易误诊、复发,术前应进行认真鉴别,降低误诊,充分准备,全面评估,手术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 标签: 骶尾部 藏毛窦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窦切口改良缝合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自2012年以来对诊断明确的19例患者采用改良缝合法缝合切口,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切口全部1期愈合。结论该缝合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切口美观,效果确切。

  • 标签: 骶尾窦 切口 缝合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尾部窦道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7例尾部窦道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2~59岁。采用手术治疗,术式依病灶而定。比较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及其预后。结果7例患者均行单纯一期切除缝合,术中亚甲蓝染色保证完整切除。2例术后病理学诊断为表皮样囊肿,均为中年女性;5例为藏毛窦,年龄22~28岁(男性3例,女性2例),其中1例术后复发。结论尾部窦道病因不同,可依据年龄、分泌物性状、有无局部外伤及手术史等给予诊断,表皮样囊肿或畸胎瘤等保守治疗无效,需及时手术,对于多窦口或手术失败的藏毛窦,建议行off-midline手术,目前认为"裂上提"效果较佳,单窦口藏毛窦及其他病因可根据情况采取单纯一期切除缝合。

  • 标签: 骶尾部窦道 藏毛窦 表皮样囊肿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骨盆创伤中轻度髂关节骨折脱位在非需手术治疗的情况下仔细诊断和积极保守治疗的意义。方法详细地临床检查,辅以X线片及CT检查以明确诊断,多种方法结合的保守治疗。结果本组15例,好10例,中4例,差1例。结论骨盆创伤后,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并得当处理髂关节轻微骨折脱位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诊疗意义
  • 简介:“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有的采用一只大试管倒人等量的酒精和水,然后观察其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这样做的效果很差。有人曾用容量瓶代替大试管做此实验,实验效果虽有改善,但现象还是不明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对此实验进行过较大改进,实验效果非常明显,且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实验效果 间隙 分子 验证 教学实践 试管
  • 简介:目的:探讨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磁共振检查显示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患者30例;所有病例均常规行T2WI、T1WI、FLAIR及DWI扫描,其中17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30例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均发生在大脑半球,单侧9例,双侧21例;单发7例,多发24例,呈圆形、椭圆形及蜘蛛网状:直径2~2.5mm;MRI不同序列显示扩大间隙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增强扫描无强化。30例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见于任何年龄组,其中年龄〈20岁6例,20~60岁13例,〉60岁11例。结论:MRI在显示扩大的脑血管周围间隙位置形态、信号特征及强化特点均有典型表现,可以进行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脑血管周围间隙 MRI 诊断
  • 简介:1临床资料男,65岁,因“持续咽部异物感2周,发现右侧颈部肿物1周”于2011年11月28日入武汉中心医院。既往无手术史。

  • 标签: 神经鞘瘤 咽旁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