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卒中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的首位原因[1]。54%脑卒中患者起因于高血压,控制血压脑卒中防治中的重要环节[2]。在高血压患者中,有时凌晨血压升高幅度可达80mmHg[3],这种现象为血压晨峰(morningbloodpressuresurge,MBPS),是指清晨醒后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即短时间内(2~3h内)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

  • 标签: 脑卒中 高血压 血压晨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压及其他因素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3例,分别对其临床资料和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统计,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引入交叉相乘积项进行血压等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发病率的影响分析。结果1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者的空腹GLU水平明显低于未达标者,而HDL-C水平则高于血压未达标者(P<0.05),高血压脑卒中发病风险随血压的升高而逐渐提高。结论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逐渐提高,因此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应以合理控制血压为主。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 发病风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血压进行比较,并观察其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与治疗总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 血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使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选取,所有患者皆为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根据抽签方法的差异将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以及常规组,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差异不明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不存在。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但是干预组患者血压明显比常规组低,上述差异经检验和对比P<0.05,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均存在。结论对于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卒中合并高血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且护理前血压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的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护理,方可有效降压,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脑卒中急性期 高血压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内我社区管辖范围内新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均施行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慢性病患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脑卒中发生率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减少脑卒中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管理模式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5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另45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健康知识评分及遵医依从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诊疗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意识,故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压社区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mg/次,每天1次,美托洛尔缓释片25mg/次,每天2次,并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组口服上述降压药物并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标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 标签: 高血压社区管理 高血压 控制血压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社区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血压控制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高血压社区管理进行干预。管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在管理后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P值小于0.05;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干预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控制效果 社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诊治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血压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同时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高血压发病率进行统计,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2例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为73.33%。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文化程度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次数多、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肥胖。经治疗后,所有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较高,应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采用单纯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心脑血管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103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55例在其基础上行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和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饮食、服药、血压监测、定时复诊、规律运动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脑卒中复发率2.00%比对照组22.91%低(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高血压 脑卒中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案例1患者男。公司经理,社区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社区医生建议服降压药治疗。由于患者自己在家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一直不高。又听说高血压一旦服药就要终生,始终拒绝服药。为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社区医生又建议患者接受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仍提示患者血压升高。为进一步查找原因,社区医生带着血压计到患者家去测量血压,依然显示血压升高,再请患者用自己的电子血压计测量,才发现患者将血压计的袖带气囊绑在上臂外侧,并未压迫到肱动脉,造

  • 标签: 血压测量 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管理 动态血压监测 降压药治疗 袖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1,也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80或80岁以上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缺乏健康保健意识,易被忽视。早期治愈率低,达标率低是心脑血管疾病增多的重要因素。2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常见慢性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公认高血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长期以来,高血压的治疗走的是生物医学模式,强调高血压是一种代谢综合征,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体重控制等各种手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长期不良的心境如悲伤、自责和沮丧、愤怒、高度紧张、急躁好胜、激动等,都是引发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血压升高是焦虑抑郁情绪的躯体化表现。不良情绪是导致高血压病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情绪管理 焦虑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