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监测特点及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248例为脑卒中组,同时选取高血压未伴脑卒中患者173例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两组患者24h平均血压、脉压等。结果脑卒中组24h平均收缩压(SBP)为(142.47±13.24)mmHg,脉压为(67.10±10.13)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08±14.16)、(58.34±9.18)mmHg(P<0.05);脑卒中组24h平均舒张压(DBP)为(76.14±9.47)mmHg,对照组为(75.98±9.1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患者昼夜SBP分别为(149.54±10.64)mmHg和(140.24±11.5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8.87±9.86)mmHg和(129.57±10.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夜间DBP为(76.04±10.0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5±9.5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患者SBP和DBP节律分别为(4.24±0.94)%和(5.53±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3±1.32)%和(9.07±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均SBP、PP、昼夜SBP和血压昼夜节律与脑卒中的发生可能有相关性,有效控制血压特别是SBP,对脑卒中发生的减少可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血压动态监测 检测特点 脑卒中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5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水平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 急诊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水平、脑卒中复发率。结果护理之后,实验组的DBP、SBP改善效果与常规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脑卒中复发率相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血压水平和生存质量,预防脑卒中复发,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 护理要点 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中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方法对2015年11月-2016年4月绵阳市游仙区涪江街道参加“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中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男性组(167例),女性组(144例),分析比较危险因素、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使用降压药物等情况。结果危险因素中女性血脂异常者明显多余男性、男性吸烟者明显多于女性(均P<0.01);两组主要危险因素均为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缺乏运动;女性TC、LDL-C、HDL-C均明显高于男性(P<0.01);女性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明显多余男性,男性未使用降压药物者明显多于女性(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脑卒中高危人群主要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缺乏运动,其中女性血脂异常人数、使用降压药物品种多余男性,男性吸烟、未使用降压药物者多于女性。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有效地降低脑卒中风险。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高危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健康宣教对高血压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管辖社区的328例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1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危险因素讲解,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社区健康宣教,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治疗干预后,对组间的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控制效果观察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患者的脑卒中发生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高血压脑卒中高危患者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宣教,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将脑卒中的发生明显减少,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 社区健康宣教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成效。 方法: 选取我社区 2015 年 1 月 -2016 年 6 月 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40 人)和对照组( 40 人)。 对照组护理方法为 常规基础 护理,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 。针对生活质量情况,对两组 进行分析 。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比对照组高( P<0.05 )。 结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脑卒中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XXX干休所中的65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NIHSS量表及ADL量表评分均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量表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都更高,而血压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恢复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 高血压 恢复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对比,探究在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当中,社区干预护理起到的作用。方法挑选在社区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00名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社区干预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过后,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降压情况比对照组好,疾病的复发率比对照组要低,实验组的总体护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干预对于促进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合并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干预对于改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截选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急诊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观察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流程化急救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呼救开始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疗后致残率、致死率的结果。结果通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呼救开始到抢救时间、呼救开始到接受治疗时间为(17.39±7.98)、(32.14±12.59),明显低于对照组(22.48±11.37)、(41.25±14.76),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58.34%、致残率29.17%、致死率12.50%,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37.50%、35.42%、27.0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流程化干预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抢救治疗与病情的预后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转归与预后,值得研究探讨,促进流程干预的进一步总结与完善。

  • 标签: 流程干预 高血压 脑卒中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和临床表现。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0例2-3级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取40例未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和脑卒中类型以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异常检出率统计学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对患者的心脏伤害程度更重,其中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能够对脑卒中预后进行有效反应,同时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应该强化其心脏的监测。

  • 标签: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 心电图变化 临床意义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高血压血压监测方法及意义。血压测量主要包括诊室血压监测、动态血太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对这三种方法进行分析。诊室血压监测简单、方便、易学,精确度及可信度较高,是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主要测量方法,在医院中最为常用。动态血压监测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指导用药、疗效评定及预后的评估。自测血压可以真实反映治疗效果,能够得到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多个血压测值,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可以部分替代动态血压的作用;发现自测血压之早/晚比率可作为谷/峰比的补充或代替等,并可校对诊所血压,可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2年、3年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2组血压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所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Hcy水平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Hcy水平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更有效地减少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H型高血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干预对于改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截选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急诊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观察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流程化急救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呼救开始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疗后致残率、致死率的结果。结果通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呼救开始到抢救时间、呼救开始到接受治疗时间为(17.39±7.98)、(32.14±12.59),明显低于对照组(22.48±11.37)、(41.25±14.76),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58.34%、致残率29.17%、致死率12.50%,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37.50%、35.42%、27.0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流程化干预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抢救治疗与病情的预后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转归与预后,值得研究探讨,促进流程干预的进一步总结与完善。

  • 标签: 流程干预 高血压 脑卒中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 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症采用降压药联合叶酸预防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H型高血压 8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 44例。予以对照组采用降压药(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 予以观察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与叶酸片联合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BP和 SBP水平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 29.55%和 6.81%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关于两组患者的血清 Hcy水平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H型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药和叶酸联合治疗,可使患者的 Hcy水平及血压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减少终点事件发生率。

  • 标签: H型高血压 降压药 叶酸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级预防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均施行高血压患者一级预防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慢性病患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脑卒中发生率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施行一级预防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健康是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并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一级预防 高血压性脑卒中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画着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5 年至 2016 年间在我院已经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抗血压药物的种类、名称和用法等,并且对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 在 10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处方中可以发现,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 αl - 受体阻滞剂、 β -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为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其中钙通道阻滞剂药物用的频率最高,卡托普利、非洛地平、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的 DDD s 这四种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药物。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安全、有效、经济为治疗原则,其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也是根据患者自身的体制、病患的症状、程度以及过敏源等因素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患者血压持续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的并发症。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使高血压患者了解用药,运动饮食等相关知识,并根据病情针对性得健康教育,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要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单纯依靠医院诊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合理的饮食,正确的生活方式并加强开展社区人群防治和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综合干预。为探索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防治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压的预防 用药指导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国际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确定为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明确的病因,占高血压的5%以下。高血压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据WHO统计,成人患病率在8~18%,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死亡原因为脑血管意外。高血压保健对病情的控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病痛,缩短治疗护理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方法本文选取2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给与合理的降压治疗,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给予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护理措施,进一步对其临床护理效果加以分析认识。结果2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其中19例患者病情缓解,痊愈率为95%,剩下一例患者由于脑疝形成而死亡。结论开展科学系统的临床护理,预防并发症,遵循个性化原则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血压控制平稳,减轻高血压脑病带来的危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病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