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眼前段检查仪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前房深度(ACD)、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72例(144眼),分别使用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两种仪器检测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2例等效球镜为-2.0~-14.0D,平均-6.40±2.38D,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ACD的平均值分别为3.22±0.255mm和3.13±0.2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72,p=0.000);测量WTW的平均值分别为11.66±0.340mm和11.46±0.3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70,p=0.000)。两种仪器测量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均具有相关性(r=0.975,p=0.000;r=0.941,p=0.000)结论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眼部无器质性疾病人群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entacam测量结果略大于OrbscanII。

  • 标签: Pentacam Orbscan II 前房深度 角膜缘白到白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entacam系统校正眼压的准确性。方法用NCT为患者测量眼压,用Pentacam系统的5种眼压校正方法对NCT值进行校正,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CT值低于Pentacam校正值,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各组眼压值之间呈正相关;CCT与NCT、Kohlhaas呈正相关,与Ehlers呈负相关(P<0.05),与Dresden、Orssengo/Pye和Shah之间无相关性;NCT受CCT影响最大,各种方法与CCV均无相关性。结论Pentacam系统对NCT值的校正结果可靠、真实。

  • 标签: 非接触式眼压计 Pentacam分析系统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正常前后框架的曲率和散射测量。方法 选择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的46名患者接受了准分子激光手术,使用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20例40眼框K1、K2、J0和J45的报告值分别为41.147±1.216、44.359±1.714、0.426±0.106、-0.5908±0.1426;角膜后表面曲率及散光及其轴位差异的比较K1(D)K2(D)JoJ45:-6.451±0.216-6.284±0.247、-0.426±0.106、-0.5908±0.1426。结论 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是准确的。当ptodulestyle体较大时,ptodulestyle体引起大角膜散射或患者大角膜散射较高,联合手术后大角膜散射可能会持续,建议先对ptodulestyle体进行手术,待角膜折射状态稳定后再进行。

  • 标签: Pentacam测量 准分子激光手术 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entacam AXL与IOLMaster 700两种生物测量测量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所需参数——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散光大小及轴向、前房深度(ACD)等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的白内障患者92例(106眼),同一观察者分别应用Pentacam AXL与IOLMaster 700测量AL、角膜曲率(K1、K2、Km)、散光大小及轴向(矢量表示法J0、J45)、ACD。分析2种生物测量测量参数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2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结果:Pentacam AXL与IOLMaster 700测量的AL平均值分别为(23.63±2.06)mm和(23.64±2.05)mm,Km值分别为(44.37±1.70)D和(44.45±1.71)D,J0分别为(0.011±0.555)D和(0.009±0.598)D,J45分别为(0.002±0.278)D和(0.013±0.289)D,ACD值分别为(2.96±0.41)mm和(2.91±0.41)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5,P=0.972;t=0.348,P=0.728;t=-0.020,P=0.984;t=0.300,P=0.764;t=-0.931,P=0.407),且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1.000、0.988、0.911、0.811、0.994,均P<0.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2种仪器对AL、J0、J45、ACD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分别为-0.01 mm(95%LoA:-0.07~0.05 mm),0 D(95%LoA:-0.48~0.48 D),-0.01 D(95%LoA:-0.35~0.33 D)及0.05 mm(95%LoA:0~0.09 mm)。而Km为-0.08 D(95%LoA:-0.59~0.43 D)。结论:Pentacam AXL与IOLMaster 700测量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ACD及散光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替换使用,而在角膜曲率测量方面变异幅度较大,替换使用需谨慎。

  • 标签: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生物测量 Pentacam AXL IOLMaster 700
  • 简介:摘要 目的 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角膜厚度和眼压的变化。方法 对临床病例进行比较研究,挑选了28名激光手术的患者(56只眼睛),其中包括13名男性和15名女性,年龄在22至53岁之间。同一操作员使用Pentacam进行后角膜厚度和眼压的变化。对测量的数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经测量后角膜术前厚度(547.74± 33.86)μm,后角膜术后厚度(438.71± 42.1)μm,后角膜实际厚度(468.60 ±39.90)μm,预测后角膜厚度值与实际后框值之差手术前眼压为8.0 ~ 26.5mm Hg,手术后眼压为7.9 ~ 25.9mm Hg。结论 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角膜厚度和眼压术后术前没有明显的变化,眼压相对稳定。

  • 标签: Pentacam测量 准分子激光手术 角膜厚度和眼压的变化
  • 简介:摘要Pentacam AXL在白内障、青光眼、圆锥角膜、角膜塑形镜等领域的应用逐年增加。它可指导白内障患者个性化优选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譬如依据全角膜散光优选散光矫正型IOL、依据全角膜球差优选IOL、依据Kappa角优选多焦点IOL)、计算各种患者IOL度数(利用全角膜屈光力计算真实角膜曲率、依据部分相干干涉原理测量眼轴)、评估白内障进展程度(依据晶状体核密度分级系统)及术后IOL位置、诊断囊袋阻滞综合征等,还可以监测房角结构以及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监测角膜交联术后角膜变化、监测角膜塑形镜的配戴等。但Pentacam AXL测量眼轴时无法监测固视、对IOL辨识度不高、计算散光矫正型IOL度数的公式只提供柱镜度数及易受泪膜影响。(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14-后插Ⅱ)

  • 标签: Pentacam AXL 白内障 青光眼 圆锥角膜 角膜塑形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光学低相干反射仪Lenstar和Pentacam眼前节综合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屈光手术近视患者术前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1日至4月30日近视激光手术患者159例(159眼),均选取右眼,分别应用Lenstar和Pentacam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和平均角膜曲率(Km)。对2种仪器测量的结果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法。结果Lenstar测量CCT、Km的平均值分别为(538.27±27.97)μm、(43.44±1.30) D,均低于Pentacam (541.41±26.39) μm、(43.51±1.2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仪器测量CCT、Km的95%一致性区间(LoA)较小,其上下限最大的绝对值分别为14.29 μm、0.43 D,一致性好。结论Lenstar、Pentacam测量近视激光手术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平均角膜曲率结果有一定差异,但是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用于临床近视患者眼前节参数的测量

  • 标签: Lenstar Pentacam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曲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OPD-ScanⅢ与Pentacam测量角膜散光(CA)患者角膜屈光力、CA及散光轴位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6-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876例(1 072眼),分别用OPD-ScanⅢ与Pentacam测量角膜平坦轴屈光力(K1)、陡峭轴屈光力(K2)、CA、散光轴位、矢量参数J0(0°或180°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45°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J45)。按Pentacam测量的CA度数分为低度CA组(CA≤0.75 D)301眼和高度CA组(CA>0.75 D)771眼。选取2种仪器连续测量3次,选取散光轴位为中间值的那次测量数据用于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法对2种仪器测量数据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低度CA组中,OPD-ScanⅢ与Pentacam测量K1、K2及C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91,P=0.001;Z=2.310,P=0.022;Z=-2.891,P=0.004);2种仪器测量K1、K2、CA、散光轴位、J0及J45的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0.31,0.35)D、(-0.32,0.42)D、(-0.32,0.38)D、(-27.86,27.96)°、(-0.19,0.21)D和(-0.18,0.18)D。高度CA组中OPD-ScanⅢ与Pentacam测量K1、K2、CA、散光轴位、J0及J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63,P<0.001;t=6.046,P<0.001;Z=-2.335,P=0.020;Z=-5.480,P<0.001;Z=-1.997,P=0.046;Z=-6.079,P<0.001);2种仪器测量K1、K2、CA、散光轴位、J0及J45的95%LOA分别为(-0.27,0.39)D、(-0.34,0.44)D、(-0.44,0.42)D、(-11.15,13.55)°、(-0.25,0.23)D及(-0.25,0.33)D。在低度和高度CA组中OPD-ScanⅢ与Pentacam测量的K1、K2、CA、散光轴位、J0及J45值均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OPD-ScanⅢ测量K值和高度CA患者的散光轴位时与Pentacam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其测量CA度数和低度CA患者散光轴位时与Pentacam测量值的一致性较差。

  • 标签: OPD-ScanⅢ Pentacam 角膜屈光力 角膜散光 散光轴位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entacam测量角膜中央3 mm前表面曲率(Ra)、后表面曲率(Rp)及中央角膜厚度(CCT),根据测量结果,探讨角膜屈光力及角膜屈光指数的计算方法。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2─10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或白内障手术术前检查的患者419例(419眼)。术前采用Pentacam对眼前节进行检查,采集角膜中央3 mm Ra、RP及CCT的相关数据,计算Ra与Rp比值(AP ratio)、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a)以及后表面屈光力(Kp),按照厚透镜高斯光学公式计算角膜总屈光力(KGOF)及角膜屈光指数(Ncal)。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种K值之间的差异。结果:Pentacam测量所得Ra、Rp、Rsimk、CCT、SimK分别为(7.73±0.27)mm、(6.34±0.24)mm、(7.73±0.27)mm、(537±33)μm、(43.65±1.52)D。AP ratio为1.220±0.026,角膜屈光指数Ncal为1.328±0.001。结论:利用Pentacam测量角膜参数计算所得角膜屈光指数可以提高角膜总屈光力及角膜后表面屈光力预算的准确性。

  • 标签: Pentacam 角膜屈光指数 角膜屈光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月2日—11日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单纯白内障患者76例146眼,其中男36例69眼,女40例77眼;受检者年龄35~88岁,平均(64.52±11.36)岁。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IOLMaster 700及Pentacam AXL测量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曲率(Km)、前房深度(ACD)、中央角膜厚度(CCT)和角膜直径(WTW)。比较2种检查仪器各测量值的差异,评估两种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的AL分别为(24.03±1.72)mm和(23.98±1.73)mm,Km分别为(44.04±1.71)D和(43.88±1.72)D,ACD分别为(3.24±0.47)mm和(3.28±0.47)mm,WTW分别为(11.82±0.51)mm和(11.49±0.49)mm,IOLMaster 700测得的AL、Km、WTW值较大,ACD值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06、8.94、23.83、-15.36,均P<0.01),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的CCT分别为(534.18±30.12)μm和(533.42±28.7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30)。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种仪器测量的AL、Km、ACD、CCT及WTW值均呈明显正相关(r=0.999、0.992、0.998、0.956、0.942,均P<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2种仪器测量的AL、Km、ACD、CCT及WTW值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2~0.11 mm、-0.27~0.59 D、-0.10~0.02 mm、-16.5~18.1 μm及0.00~0.67 mm。结论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AL、ACD、CCT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及较窄的95%一致性界限,临床上可以互换使用。两种仪器测量WTW和Km的95%一致性界限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均不建议互换使用。

  • 标签: 生物测量 扫描光相干断层扫描 Scheimpflug成像 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 前房深度 角膜厚度 角膜直径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泪膜磨镶术(LASIK)前后泪膜最薄部分位置变化和表面高度变化,并进行观察和比较,为LASIK手术设计及提高手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entacam 系统用于检查50例100只眼睛。于LASIK术前和术后3个月,获取泪膜最薄点的位置以及泪膜最薄点与泪膜顶点的距离。使用Pentacam测定系统测量泪膜后表面变化的高度。LASIK前和手术后3个月,确定泪膜最薄处的位置和泪膜最薄处与泪膜尖端的距离。泪膜后面的表面变化量是用 Pentacam 测量系统测量的。结果:LASIK前后泪膜最薄点的距离分别为(0.617±0.188)mm和(0.359±0.162)mm。测量值差异显着(P

  • 标签: Pentacam 准分子激光原位泪膜磨镶术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屈光力及散光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3—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眼,分别采用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角膜前表面及全角膜的陡峭轴角膜曲率(Ks)、平坦轴角膜曲率(Kf)及平均角膜曲率(Km)、散光度数及轴向。采用傅里叶转换公式将散光矢量转换成J0和J45。3种仪器测量值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分别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一致性评估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的角膜前表面Kf和J0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563、16.172,均P=0.001),CASIA2测量Kf值大于IOLMaster 700,IOLMaster 700测量J0值明显大于Pentaca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仪器测量全角膜Ks、Kf、Km、J0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300.447、1 274.117、1 609.713、10.372,均P=0.001),其中IOLMaster 700测量值最大,CASIA2次之,Pentacam最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3种仪器测量角膜屈光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均r>0.935,P<0.01),散光度数值相关性均弱于角膜屈光力测量值(r=0.623~0.908,均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3种仪器测量角膜前表面屈光力、角膜前表面散光及全角膜散光有较好的一致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而测量全角膜屈光力的一致性较差。其中,IOLMaster 700与Pentacam测量全角膜屈光力值差异较大,CASIA2与Pentacam差异相对较小。结论CASIA2、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及散光一致性较好,可以互相参考,而测量全角膜屈光力的一致性较差,其中IOLMaster 700测量值最大,Pentacam测量值最小,临床上不建议互换。

  • 标签: 白内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角膜地形图 散光 角膜屈光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Verion数字导航系统与IOLMaster700、Pentacam在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前测量角膜散光的差异及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拟行Verion数字导航系统辅助下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88例(146只眼)白内障患者[年龄(69±10)岁;男性62只眼,女性84只眼],术前分别用上述3种仪器测量陡峭轴角膜曲率(Ks)、平坦轴角膜曲率(Kf)、平均角膜曲率(Km)、角膜散光度数、陡峭轴散光轴位。将3种方法测量的陡峭轴散光轴位按照散光轴位方向分为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和斜向散光组。3种仪器间测量结果及组间散光轴位差值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一致性检验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Verion、IOLMaster 700和Pentacam的Ks检测值分别为(44.60±1.32)、(44.73±1.37)、(44.43±1.35)D,Kf检测值分别为(43.51±1.41)、(43.51±1.52)、(43.40±1.45)D,Km检测值分别为(44.06±1.30)、(44.12±1.35)、(43.92±1.34)D,散光度数分别为(1.09±0.87)、(1.24±1.02)、(1.04±0.80)D,3种方法间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81,0.31,0.93,2.22;均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Verion与IOLMaster700、Verion与Pentacam测量Ks一致性比较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0~0.80 D、-0.55~0.88D;Kf一致性比较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0~1.10 D、-0.80~1.04 D;角膜散光度一致性比较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1~0.90 D、-0.92~1.02 D,3种设备计算Ks、Kf、角膜散光幅度一致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顺规散光组(62只眼)、逆规散光组(45只眼)和斜向散光组(15只眼)组间陡峭轴散光轴位的Verion与IOLMaster700、Verion与Pentacam测量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3,0.37;均P>0.05)。结论Verion与IOLMaster700、Pentacam在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前测量角膜曲率、散光度数和轴位方面无明显差别,3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较好。(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7-52)

  • 标签: 角膜地形图 散光 晶体,人工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tacam AXL测量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7年3—8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的拟行白内障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0例91眼,同一观察者分别采用Pentacam AXL与Lenstar LS900测量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和前房深度(ACD)。2种生物测量测量参数结果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2种仪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法。结果Pentacam AXL与Lenstar LS900测量AL的平均值分别为(23.39±1.34)mm和(23.42±1.36)mm,平均角膜曲率(Km)值分别为(43.96±1.53)D和(44.00±1.51)D,ACD值分别为(2.89±0.38)mm和(2.88±0.37)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06、0.855、0.811),且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9、0.975、0.991,均P<0.05)。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2种仪器对AL、Km、ACD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测量AL和ACD的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0.11~0.07 mm和-0.09~0.12 mm,测量Km的95%LoA为-0.70~0.62 D。结论Pentacam AXL可提供准确的IOL度数计算所需参数,与Lenstar LS90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L及ACD参数可替换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眼轴 人工晶状体 生物测量 Pentacam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OPD-Scan Ⅲ测量角膜屈光力及散光的可重复性及其与Pentacam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8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50例100眼,采用主觉验光测量受检者球镜度数、散光度数及轴位。分别采用OPD-ScanⅢ和Pentacam行角膜生物测量且连续测量3次,记录平坦轴角膜曲率(K1)、陡峭轴角膜曲率(K2)、散光度数、散光轴位、散光矢量参数J0(0°或180°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J45(45°轴位的Jackson交叉柱镜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种仪器测量数据的可重复性。分别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图表法分析2种仪器测量数据的差异、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OPD-Scan Ⅲ测得K1、K2、散光度数及轴位、J0以及J45的ICC均>0.900;Pentacam测得散光度数的ICC为0.896,其余测量数据均ICC>0.900。OPD-Scan Ⅲ测量K2、散光度数、J0及J45值明显高于Pentacam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D-Scan Ⅲ测量K1、K2、散光度数及轴位、J0和J45值与Pentacam测量值均呈正相关(rs=0.981、0.982、0.900、0.737、0.921、0.703,均P<0.01)。OPD-Scan Ⅲ与Pentacam测量K1、K2、散光度数及轴位、J0及J45差值的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0.52~0.50 D、-0.39~0.59 D、-0.37~0.48 D、-17.29°~20.38°、-0.12~0.24 D和-0.22~0.28 D。结论OPD-Scan Ⅲ在测量高度角膜散光患者的角膜屈光力及角膜散光度数时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其测量散光轴位的95% LOA较大,不能被临床所接受。

  • 标签: 角膜屈光力 角膜散光 OPD-Scan Ⅲ 可重复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的眼前节生物学参数在巩膜镜(SL)验配初始镜片矢高(LSD)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验配SL的角膜不规则散光或干眼患者32例(53眼)。所有患者均行SL验配前一般眼科检查,采用Pentacam采集角膜前表面平坦曲率(Kf)、陡峭曲率(Ks)、散光量、非球面参数Q值、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直径、前房深度(ACD)等数据。此外,采用Pentacam自带软件测量受检眼于13.50 mm弦长下的角膜矢高(CSH)。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以及线性回归分析各眼前节生物学参数与最终试戴评估修正后LSD的关系。结果:患者均完成初次SL试戴验配。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Scheimpflug images模式下所测量的13.50 mm弦长下CSH为(3 746±187)μm,试戴修正后LSD为(3 622±206)μ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前表面Kf、Ks、散光量、ACD及Pentacam测量的CSH与试戴修正后的LSD均呈正相关(r=0.36~0.84,均P<0.05);CCT与试戴修正后LSD呈负相关(r=-0.35,P=0.011);非球面参数Q值、角膜直径与试戴修正后LSD无相关性。将试戴修正后LSD作为因变量,校正相关因素后的线性回归方程显示Pentacam测量的CSH与试戴修正后LSD高度相关,即试戴修正后LSD=416.996+0.854×CSH(调整R2=0.63,F=89.17,P<0.001)。结论:Pentacam测量的部分眼前节生物学参数与SL试戴修正后的LSD相关,其中CSH可作为LSD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巩膜镜 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 角膜矢高 镜片矢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直径对Pentacam角膜地形图中Belin/Ambrósio增强扩张显示(BAD)系统关于角膜扩张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和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已行角膜屈光手术或拟行角膜屈光手术但已完成术前检查的近视眼患者6 744例,其中男性3 341例,女性3 403例;年龄(23.74±5.73)岁。所有患者排除圆锥角膜,采用计算机随机法纳入单眼进行研究。患者按角膜直径进行分组,A组为角膜直径≤11.1 mm者,共630例(630只眼);B组为角膜直径11.2~11.8 mm者,共4 063例(4 063只眼);C组为角膜直径≥11.9 mm者,共2 051例(2 051只眼)。所有患者术前采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中的BAD角膜扩张分析功能检测角膜前表面高度偏差值(Df)、后表面高度偏差值(Db)、平均厚度进展偏差值(Dp)、最薄点厚度偏差值(Dt)、Ambrósio厚度最大变化率偏差值(Da)和总偏差值(Do)等参数。术前3个组的角膜地形图指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指标的正常、可疑及病理情况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A、B、C组BAD系统相关指标结果分别为Df:0.73±1.14、0.48±1.02、0.11±0.91、Db:1.09±1.07、0.23±0.83、-0.34±0.62;Dp:1.57±0.91、1.14±0.86、0.68±0.75;Dt:-0.11±0.84、-0.02±0.82、0.03±0.78;Da:0.78±0.61、0.64±0.64、0.48±0.64;Do:1.65±0.64、1.24±0.60、0.86±0.55。3个组BAD系统相关指标Df(F=129.549)、Db(F=829.491)、Dp(F=344.373)、Dt(F=7.249)、Da(F=68.637)、Do(F=524.8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组Df(χ²=161.8)、Db(χ²=611.75)、Dp(χ²=478.84)、Da(χ²=44.636)、Do(χ²=553.11)可疑和病理的比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是A组占比最高。结论角膜直径对BAD系统关于角膜扩张分析的结果影响显著;与大角膜者相比,小角膜者分析结果出现假阳性的比例较高。(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61-767)

  • 标签: 角膜地形图 角膜测厚 近视 扩张, 病理性
  • 简介: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anteriorchamberdepth,CACD)和前房角(anteriorchamber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11-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正视眼82例,收集同期我院门诊与准分子激光中心就诊的高度近视眼68例,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CACD和ACA。对高度近视组与正视眼组的前房参数值进行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有无差异。结果: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得正常人CACD平均值为3.02±0.47mm,ACA平均值为33.26°±6.20°。高度近视眼的CACD平均值为3.24±0.38mm,ACA的平均值为39.55°±6.68°。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的两项前房参数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前房参数,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中央前房深度深、前房角宽。

  • 标签: 中央前房深度 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 前房角
  • 简介:摘要:工程测量中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本文将介绍GNSS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卫星定位原理、GNSS测量方法、误差源及其校正方法等内容。同时,本文还将探讨GNSS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读者深入了解和应用GNSS测量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GNSS测量技术 卫星定位 工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