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镍接触对作业工人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5家电镀企业及1家塑料五金企业,以159名镀镍工人作为接触组,以66名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的血镍浓度,以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两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血糖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血镍浓度及镍检出率较高,FIns水平较低,HbA1c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男性血糖指标变化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FIns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OR=8.264,P<0.05)。结论长期镍接触会对FIns、HbA1c等血糖相关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职业暴露 血镍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法,探究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指标。方法:以 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项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指导)和观察组(低蛋白饮食)。就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指标、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经过指导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提升,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指标、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法,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得以改善,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低蛋白饮食 治疗效果 空腹血糖 餐后 2h血糖
  • 简介:摘要低血糖与高血糖危象是PICU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急危重症。低血糖危象系因血糖水平过低(<2.2 mmol/L)和(或)血糖下降过快导致,临床出现脑功能受损和自主神经兴奋性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早期识别低血糖危象,及时输注葡萄糖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高血糖危象则因血糖水平异常增高(>11 mmol/L)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两种类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治疗原则包括: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积极寻找并消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脑水肿和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是高血糖危象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尽早识别与积极处理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低血糖危象 高血糖危象 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儿童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索中国人群中唾液1,5-脱水葡萄糖醇(1,5-AG)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推广应用这一无创检测手段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招募224‌例正常糖代谢受试者(20~69‌岁,男59‌例、女165‌例),通过1 min咀嚼40~50‌次Salivette唾液采集管收集唾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唾液1,5-AG水平,采用酶法测定血清1,5-AG水平。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唾液1,5-AG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1)224‌例正常人中唾液1,5-AG平均水平为0.53(0.35~0.77)mg/L,且无性别差异(P=0.118)。(2)将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20~29‌岁、30~49‌岁、50~69‌岁三个亚组,无论男性或女性,唾液1,5-AG水平在3‌个年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根据体质指数(BMI)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18.5~20.9、21.0~22.9和23.0~24.9 kg/m2三个亚组,无论男性或女性,唾液1,5-AG在3‌个BMI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唾液1,5-AG的正常参考范围(2.5%~97.5%)为0.09~1.63 mg/L,血清1, 5-AG是唾液1,5-AG的唯一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β=0.279,t=3.636,P<0.01)。结论基于LC-MS检测方法,唾液1,5-AG的正常参考范围为0.09~1.63 mg/L。唾液1,5-AG不受性别、年龄及BMI影响,临床应用无创便捷且较为稳定,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另一补充工具。

  • 标签: 血糖监测 唾液检测 1,5-脱水葡萄糖醇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正常参考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血糖与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 选择 70 例在 2019 年 1 月至 2019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及血糖指标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7月该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 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51例)与对照组( 51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行内科常规综合治疗、降糖治疗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后血糖指标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 35.79±15.86) U/L,﹙ 36.32±18.78﹚U/L与生活质量( 81.98±2.26﹚分,﹙ 62.06±2.51﹚分,﹙ 61.99±2.13﹚分,﹙ 56.78±3.11)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肝功能( 61.96±17.88﹚U/L,﹙ 56.98±19.86) U/L,生活质量( 70.03±3.71﹚分,﹙ 54.12±3.63﹚分,﹙ 52.32±3.35﹚ 分,﹙ 36.98±2.65)分( t=7.82, 5.40, 19.64, 12.85, 17.40, 34.61, 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 5.13±1.89) mmol/L与餐后 2 h血糖( 2 hPG)( 8.76±2.15) mmol/L均低于对照组( 6.79±2.31﹚mmol/L,﹙ 9.96±1.76) mmol/L( t=3.08, 3.97, P<0.05)。结论 给予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有效控制血糖范围,从而显著提升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优质护理 乙肝 肝硬化 糖尿病 肝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血糖控制策略对胸外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0例胸外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方法,试验组实施优化血糖控制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血糖波动度以及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高血糖指数(HGI)、72 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不稳定指数(GLI)和血糖变异系数(GluCV)分别为(69.34 ± 13.97)U、(4.14 ± 1.27)h、0.94 ± 0.30、(8.20 ± 1.06)mmol/L、(1.95 ± 0.35)mmol/L、(0.74 ± 0.27)mmol/L、35.10 ± 13.03、(22.49 ± 6.92)%,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8.99 ± 11.46)U、(5.80 ± 2.05)h、2.27 ± 0.62、(8.30 ± 1.18)mmol/L、(2.32 ± 0.52)mmol/L、(1.15 ± 0.59)mmol/L、42.06 ± 17.09、(26.54 ± 5.14)%;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HGI和GluSD、MAGE、GluC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糖、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50%葡萄糖救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血糖控制策略能使胸外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更快、更安全地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且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风险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糖 胸外科手术 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的作用 。方法:选取到本社区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各项指标和胰岛素、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各项指标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p值<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降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指标效果显著 。

  • 标签: 缬沙坦 氨氯地平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血压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对其血糖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1例,收治时间自20193月开始,截止到20203月,按照随机分组形式将121例研究对象分为全程Q组(61例)与参照Z组(60例),全程Q组采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参照Z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两月后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糖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全程Q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糖指标更优,P0.05有可比性。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对让患者血糖指标正常、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个体化 全程健康教育 血糖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体检人群血糖筛查情况,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下餐后血糖异常情况及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异常人群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人群,收集一般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及血脂、血尿酸。分析血糖指标检测情况;对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完成3项血糖指标检测者,比较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及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时,餐后血糖异常情况;对于完成所有检测的空腹血糖正常体检者,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餐后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2016年体检人群共45 447人,其中男性23 001人(50.61%),年龄(44.6±13.6)岁,女性22 446人(49.39%),年龄(41.09±12.9)岁。3项血糖指标中,空腹血糖检测率最高(97.04%),糖化血红蛋白为56.17%,餐后血糖仅17.51%。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同时完成3项血糖指标检测的7 351名体检者中,随着空腹血糖上升,餐后血糖异常率逐渐增加,空腹血糖<5.6 mmol/L时,餐后血糖异常率为11.59%;空腹血糖5.6~<6.1 mmol/L时,餐后血糖异常率为33.90%;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血糖异常率为68.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 323.7,P<0.05)。空腹血糖<5.6 mmol/L的体检者餐后血糖异常率低于空腹血糖<6.1 mmol/L者(11.59%比14.32%);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时,餐后血糖异常率均较单纯空腹血糖筛查低(切点为5.6 mmol/L,8.83%比11.59%;切点为6.1 mmol/L,10.08% 比14.32%)。对5 872名完成所有检测的体检者分析显示,在空腹血糖正常的人群中,男性、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者餐后血糖异常风险显著增加,OR值95%CI分别是2.85(2.33~3.48)、2.15(1.76~2.62)、1.82(1.45~2.27)和2.64(2.04~3.42)。此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人群餐后血糖异常风险亦增加,OR值95%CI分别为1.80(1.51~2.15)、1.52(1.27~1.82)、1.43(1.15~1.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检测率最高,餐后血糖最低。空腹血糖正常时餐后血糖异常率较高,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时,餐后血糖异常率有所降低。对于男性、年龄较大、超重或肥胖以及有高血压、高血脂或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仍推荐检测餐后血糖

  • 标签: 健康体检 筛查 餐后血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血糖临床检验效果。 方法: 以 182 例血糖监测患者为对象,选取 年份 2019.3-2019.11 期间,其中 91 例 A 组(常规生化仪), 91 例 B 组(快速血糖仪),观察血糖检验效果。 结果: A 组血糖指标较高于 B 组( P > 0.05 ),治疗前 、后数据 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A 组单次检测与多次检测均值比较无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时,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诊断效果相近,但后者具有使用便捷和迅速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血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糖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控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血糖异常孕妇70例入组,分娩前均接受血糖控制,根据控制效果划分两组,一组为控制理想者35例纳入观察组,一组为控制不理想者3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统计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孕妇 血糖异常 血糖控制 新生儿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146 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 73 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血糖监测。给予观察组动态血糖控制模式下进行血糖管理。比较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两组患者异常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最高值和血糖恢复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异常血糖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动态血糖管理模式可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方案的调整,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缩小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血糖管理模式 危重症患者 血糖水品 低血糖 高血糖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血糖临床检验的效果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生化仪、快速血糖仪在血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113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使用快速血糖仪检验血糖水平,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生化仪检验血糖水平,指标包括: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葡萄糖等。结果: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t值分别为0062、0075、0059,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血糖检测,均可获取较为准确的结果;但运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指尖血糖检测,更便宜、快捷、简单,且诊断结果准确,可作为临床血糖检验首选方法。 

  • 标签: 常规生化仪 血糖水平 快速血糖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