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暑假的一天,表姐来我家做客。爸爸提议让我和表姐举行一场“算24”的比赛。我听后很高兴,因为我和妈妈在家里玩过“算24”的游戏。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吧。所谡二十四,它的规则是在一副扑克牌中抽出四张牌,每张牌上的数字只能用。一次,把四张牌上的数字用加减乘除等方法计算,得出数字是24为正确。

  • 标签: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数字 扑克牌
  • 简介:趣味"24"游戏是我班同学课间最爱玩的一种扑克游戏。正是这个游戏使我喜欢上了数学。记得当时刘老师向我们推荐这个游戏时,就告诉过我们,趣味"24"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 标签: 趣味 扑克游戏 思维能力 数学问题 老师 组合
  • 简介:今天是星期天,妈妈教我玩了一个小游戏——24。游戏规则是:任意取4个数字,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字只能计算一次,算出的结果要为24

  • 标签: 游戏规则 星期天 小游戏 个数
  • 简介:今天数学课上,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算“24大赛。“出牌!”老师一声令下。4张牌分别是“8、4、

  • 标签: 巧算 数学课 大赛 老师
  • 简介:头脑体操教练克莱瓦带来了一副扑克。看看今天他带来了什么好玩的游戏!请看题板——

  • 标签: 巧算 脑体操 游戏
  • 简介:今天,老师带着我们玩了一种扑克牌游戏,叫做“24”。游戏规则并不复杂:随意在一副扑克牌中抽出四张牌,代表四个不同的点数。其中A代表l、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小王代表14、大王代表15。任意运用“+”、“-”、“×”、“÷”,算出来点数24者为赢家。不过要注意四张牌不得重复使用,也不能少用。

  • 标签: 扑克牌游戏 游戏规则 重复使用 点数 老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同学们,你们算过“24”吗?算“24”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游戏,通常用扑克牌来玩。方法是:用扑克牌中的A到10共40张牌,任意抽出四张,通过四则运算(可以用括号),使这四张牌的得数为24。如果能凑成24,谁先算出来,就算谁获胜;如果遇到四个数不能凑成24,就算和牌。玩这个游戏,

  • 标签: 数学游戏 四则运算 扑克牌 同学 个数
  • 简介:《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该句的意思是:将军壮士百战死,十年归。它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于是有两组完全不同的数a、b、c、d与e、f、g、h,它们都能凑成24

  • 标签: 互文 《木兰辞》 修辞手法 将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的"十三五"国家课题。为探寻新的课程形式,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扑克牌24游戏培训被引入课堂,引导激发学生形成早期的“数感”基础。基于量化学生的三种数学能力,通过12周的反复考察,得出扑克牌24游戏培训效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表明24游戏对学生的数字推理能力、数字运算能力和数字记忆能力均有正向激励作用,视算训练能有效加强学生的数字推理和运算能力,听算训练则对学生增强数学记忆能力贡献明显。经过12周扑克牌24游戏培训的实验组学生在最终的笔试中高分段人数是对照组的6.3倍。

  • 标签: []中小学数学 数学游戏 教学方法改革 数感
  • 简介: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对运算的算理进行更好的理解,使其学会寻找简单又合理的运算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快速解决。算“24”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 标签: 算&ldquo 24点&rdquo 提高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通过学习“算24”的相关知识能够充分获取到模型建构思想理论本质,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思维与趣味性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此阶段教师要积极对接学生兴趣提升的基本要求,拓展运算能力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环节中逐渐领悟到建构模型的基本方法,提升数学素养,保证课堂开展的有效性。本文将以数学游戏“算24”的开展过程为例,浅谈此过程中模型思想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算24点 模型思想 应用
  • 简介:摘要:运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意义重大。针对低段学生普遍存在的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良莠不齐、估算意识不强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巧用“24”计算游戏的方式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 标签: 低段学生 运算能力 策略研究 2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