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的新型双导管。方法结合传统BALT和Swan-Ganz漂浮的优势研制新型双导管,新型导管的远端是引导;中间段是连接导管;近端是工作。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新型导管的可行性。结果共进行了两次动物实验,每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BALT,实验组使用新型双。第一次实验中每组5只健康小型猪,实验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中发现连接导管长度过长,操作相对费时,遂对新型导管样品进行改良,并确定为最终样品,增加样本量为每组10只健康小型猪进行了第二次动物实验,结果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vs 40%,P=0.011)且操作时间短(7.3±1.8 vs 26.7±9.1,P=0.000),实验组滑脱次数、心律失常次数、心肌血肿和肺动脉损伤数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新型双导管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成形术是可行的。

  • 标签: 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 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症状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期间,随机选取 62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止血方式不同将平均其分为对比组( n=31)采用常规止血法,观察组( n=31)采用 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动脉结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动脉结扎率明显低于对比组( p<0.05)。结论: Bakri子宫填塞导管在治疗产后出血症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率,能够降低对产妇的伤害,提高产妇治疗效率。

  • 标签: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产后出血 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取本院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 收治的25 例产后出血患者 开展本次试验 研究,随机选取其中的 12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治疗,另 13 例作为观察组给予 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 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治疗 24h 后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 (P< 0.05 );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 ( P< 0.05 );与参照组 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 ( P< 0.05 )。 结论 给予 产后出血患者 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 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 ,能够有效提升治疗安全性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已成为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长时间房颤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功能不良,以致出现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甚至形成严重并发症——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家庭医疗负担。经冷冻消融房颤技术是近几年房颤治疗的创新技术,在临床推广普及过程中,操作、治疗参数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倡导并组织撰写了此指南,旨在规范与推广该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

  • 标签: 指南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经冷冻消融房颤技术是近几年房颤治疗的创新技术,在临床推广普及过程中,操作、治疗参数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共同倡导并组织撰写了"经冷冻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与推广该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房颤处理指南、共识和最近相关文献,对其重要内容进行解读和评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冷冻球囊 专家共识 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治疗中采用 Bakri子宫填塞导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0例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止血组实施缩宫素、宫腔填塞纱条止血, Bakri子宫填塞组则实施缩宫素、宫腔填塞纱条止血联合 Bakri子宫填塞导管。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后失血控制有效率;产后出血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的总时间;子宫切除、子宫动脉结扎的例数。结果: Bakri子宫填塞组剖宫产产后失血控制有效率高于常规止血组,剖宫产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止血组,产后两小时以及产后二十四小时出血总量少于常规止血组, P< 0.05。 Bakri子宫填塞组子宫切除、子宫动脉结扎的例数少于常规止血组, P< 0.05。结论: Bakri子宫填塞导管对于产后出血产生的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短时间止血和降低子宫切除、子宫动脉结扎的例数。

  • 标签: 产后出血治疗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卡前列甲酯栓与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和管理产后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采用奇偶数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Bakri子宫填塞导管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及止血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压、血红蛋白及脉搏等生命体征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稳定,数据对比有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统计分析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患者,运用卡前列甲酯栓与Bakri子宫填塞导管联合治疗,提高止血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治疗 产后出血
  • 作者: 王旭光 金志宏 李莉 黄伯儒 高占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7-09
  • 出处:《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11月39卷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股动脉切开 Fogarty导管取栓术和介入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3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接受股动脉切开 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的 49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将接受置管溶栓术治疗的 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对二组患者的术后通畅率、 D-二聚体水平、并发症及再狭窄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 D-二聚体水平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应用股动脉切开 Fogarty导管取栓术与介入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均有良好效果,前者术后通畅率高,后者并发症少,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各具利弊,可依据临床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Fogarty导管取栓 置管溶栓术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血栓去除术中使用导引导管(balloon guide catheter,BGC)能显著降低远端血管栓塞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疗效。本课题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了解使用BGC的血栓去除术的疗效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招募首次接受Solitaire支架开通治疗的急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采用导引导管和采用普通导引导管的患者分为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被试术前状况、术中情况和术后90 d内临床结局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使用导引导管的取栓术的取栓次数显著少于使用普通导引导管的取栓次数。组被试的术后90 d 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机械取栓手术使用导引导管相比于使用普通的导引导管具有优势,能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

  • 标签: 球囊导引导管 急性前循环闭塞 机械血栓去除术
  • 简介:摘要:扩张训练是治疗麻痹最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我们在不断探索和进化扩张训练操作方法以解决不同吞咽问题,此病例个案作为扩张训练改善麻痹临床案例第一手资料,可以抛砖引玉,让我们探索更多更好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

  • 标签: 吞咽障碍,球麻痹,球囊扩张训练,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割治疗高压扩张失败的狭窄闭塞人工血管内瘘(AV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高压扩张狭窄闭塞AVG病变失败(残留狭窄>50%)后续采用切割治疗的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狭窄闭塞位置,术后即时、3、6、12个月通畅率及技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共32例患者,其中主要狭窄病变位于人工血管静脉吻合口27例(84.38%),静脉吻合口合并人工血管穿刺点2例(6.25%),静脉吻合口合并动脉吻合口2例(6.25%),头静脉弓1例(3.13%)。切割联合高压治疗成功30例,技术成功率93.75%(30/32),另2例(6.25%,静脉吻合口端闭塞)经切割、高压扩张后使用覆膜支架。切割破裂发生2例(6.25%),无切割相关性血肿或动脉瘤发生。随访(9.4±0.8)个月,治疗后3、6、12个月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0.63%(29/32)、59.38%(19/32)、28.13%(9/32),辅助通畅率分别为100.00%(32/32)、84.38%(27/32)、65.63%(21/32)。结论高压开通AVG狭窄闭塞病变失败可采用切割提高内瘘寿命,其3、6个月通畅率、安全性较高,但中长期通畅率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 标签: 切割球囊 高压球囊 人工血管内瘘 狭窄 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间歇双腔导管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双腔导管管饲法,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管饲法,观察两组住院14 d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较入院时均有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比43.33%);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比26.67%)。结论经口间歇双腔导管管饲法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口间歇双腔球囊导管管饲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吸入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微量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射频导管注气与注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因GERD而接受微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射频导管注气组45例和射频导管注水组35例。对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脱点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治疗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结果注气组和注水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GERD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注气组的脱点率0.36%(13/3 600),注水组的脱点率为0.32%(9/2 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组手术时间较注气组短[(35±7.4) min比(45±8.6)min, P<0.05]。注水组复苏时间较注气组短[(10±3.4)min比(30±14.2)min, P<0.05]。结论微量射频消融治疗中射频导管注气法和注水法相比较,有效性一致,但注水法可避免呛咳,更安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射频疗法 射频导管 球囊
  • 简介:摘要后SAMMPIRS时代,操作简单安全的再次受到重视。颅内快速交换球、药物涂层等的出现,开辟了新的临床思路,为成形术灌入新活力。文章对导管的分类、结构、性能以及导管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球囊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SAMMPIR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子宫颈单和双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接治的 120例足月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给予双方法,对照组 60例,给予单方法,观察两组孕妇的置入后效果。 结果:两组孕妇置入前后成熟度评分以及引产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采用单和双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种方法均值得在临床上采用。

  • 标签: 宫颈单球囊 双球囊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应用HyperGlider辅助金球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例资料。HyperGlider既可以有效辅助金球顺利进入颈内动脉侧壁成角小瘘口,又可保护颈内动脉通畅,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解脱金球时发生移位造成瘘口残留。这两种经典的结合使用,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性 可脱性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扩张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8月本科接诊足月妊娠产妇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宫颈扩张法,对照组用缩宫素。对比顺产率等指标。结果:对于顺产率,试验组75.0%,比对照组50.0%高,P<0.05。对于剖宫产率,试验组25.0%,比对照组46.88%低,P<0.05。对于产程时间,试验组(6.19±1.83)h,比对照组(9.72±2.04)h短,P<0.05。对于Bishop评分,引产后:试验组(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 Cook 双足月妊娠引产的全程护理效果。 方法: 研究观察了我院收治的 36 例 Cook 双足月妊娠引产患者,患者在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入院,以数字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比两组的产程发展和宫颈成熟度。 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 422.64±23.87 ) min ,第二产程时间( 42.11±14.83 ) min ,数据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宫颈成熟度评分( 7.8±1.4 )分,低于对照组的( 6.3±0.6 )分,数据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论: Cook 双足月妊娠引产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发展,降低产妇痛苦,并促进宫颈成熟和自然分娩,值得推广。

  • 标签: Cook双球囊 足月妊娠 引产 全程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