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3项指标用ELISA法检测(单位μg/ml)。慢性肝炎组136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脯氨肽酶(PLD)分别为156.48±48、142±36和1248±215,肝硬化组84例依次为318±189、256±132和1696±46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7例(分别为100

  • 标签: 肝硬化早期 层粘蛋白 肝硬化组 层粘连蛋白 脯氨酸 慢性肝炎
  • 简介:目的 探讨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糖尿病精氨酸干预组(C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D组)。糖尿病模型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然后喂养8周后给予深Ⅱ度烫伤,于伤后0、1、3、7、14、21d时相点对创面愈合面积、组织形态学改变、创面组织糖含量、羟脯氨(OHP)含量及局部组织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应用精氨酸后,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创面局部炎症反应出现较早,坏死组织脱落及上皮匍行提前,OHP含量、组织释放TGFβ1能力均增加,创面愈合明显加快(P<0.05~0.01)。 结论 L氨酸可通过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及增加TGFβ1的合成和释放,促进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

  • 标签: 糖尿病 烧伤 L-精氨酸 创面愈合
  • 简介:"酶法生产L-肉碱”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采用合成拆分与生物转化相结合生产,利用拆分废物D-肉碱为原料,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填补了国内该工艺研究的空白,工艺先进、合理,适合我国国情,酶转化产L-肉碱15g/l以上,提取收率达70%,产品质量达到美国药典USP23版要求.制备工艺已申请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2018A.

  • 标签: 生产肉碱 酶法生产
  • 简介:本文采用二茂铁作为电子传递介体,利用蘑菇组织含有丰富的酪氨酸酶,将蘑菇组织肉浆固定在二茂铁(PVC膜)修饰石墨电极上,用电流法测定L氨酸浓度.研究了电极的制备和最佳实验条件,其线性响应范围为20×10-4~45×10-3mol·L1,响应时间小于5min,电极寿命至少30d,可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 标签: 生物传感器 组织电极 修饰电极 二茂铁 L-酪氨酸
  • 简介:目的评价L-氨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到对照组、维生素C治疗组和L-氨酸治疗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用药3周后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和脂蛋白(a)[Lp(a)]的浓度.结果治疗3周后,L-氨酸治疗组N0高于对照组(P<0.05),ET-1、CRP、Lp(a)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L-氨酸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皮功能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C-反应蛋白
  • 简介:L-乳酸可直接配置成药物或制成乳酸盐使用,由于乳酸对人和畜无害,而且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而,乳酸可直接用作室内外环境、饮食、手术室、病房、实验室、车间等场所的消毒剂。L-乳酸、L-乳酸钠与葡萄糖、氨基酸等复合配置成输液,可治疗酸中毒及高钾血症.L-乳酸亚铁、L-乳酸钙、L-乳酸锌是补充金属元素的良好药品。由聚乳酸制成的手术缝合线、生物植片等在临床上都被广泛应用。

  • 标签: L-乳酸钙 改进方向 生产工艺 手术缝合线 杀菌作用 乳酸亚铁
  • 简介:L-氨酸氧化酶的发现是近20年的事情。它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酶,在临床生化检验上,可以用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等的活性以及肌酐等的浓度。此外,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上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对该酶的来源、特性和应用等有关的文献作了系统回顾和综述。

  • 标签: L-谷氨酸氧化酶 生化检验 转氨酶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
  • 简介:NineteenL-N-2-hydroxyethylaminoacidsandL-N,N-bis(2-hydroxyethyl)aminoacidswerepreparedfromthereactionofchlorohydrinwithL-alanine,L-valine,L-leucine,L-isoleucine,L-phenylalanine,L-serine,L-thrcunine,L-glutamicacid,L-asparticacidandglycine.L-N,N,N’,N’-tetra(2-hydroxyethyl)cystinewaspreparedbythereactionofL-cystinewithchlorohydrin.

  • 标签: hydroxyethyl PHENYLALANINE LEUCINE GLYCINE tetra solubility
  • 简介:目的:以L半胱氨酸和吲哚为底物,利用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WW-11酶法合成L氨酸。方法:以IPTG诱导基因工程菌色氨酸酶表达,将酶活最高时的工程菌游离细胞作为转化反应的酶源,通过纸层析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并测定转化液中L氨酸的含量,结果:80mL反应液(L半胱氨酸0.75g,吲哚75g)37℃反应48h,可积累L氨酸1.18g,L-半腕氨酸转化率为93.2%,吲哚转化率为90.1%,经分离纯化所得的L氨酸晶体,在熔点,旋光性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方面与标准品完全一致,结论: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能有效地催化L半胱氨酸和吲哚合成L氨酸,这种酶合成法是工业化生产L氨酸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L-半胱氨酸 吲哚 酶法合成 L-色氨酸
  • 简介:经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来根霉菌株R8416产L-乳酸高,产酸稳定.探讨了不同氮源、通气量、培养基配方、中和剂等发酵条件对其产L-乳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淀粉水解糖11,MgSO4、0.025.KH2PO40.06.ZnSO40.004.CaCO36.pH自然。8批平均产L-乳酸85.9g/L,对糖转化率80.3%,发酵周期50h,几乎不舍杂酸.L-乳酸旋光纯度与Purac公司乳酸相当。

  • 标签: L-乳酸脱氢酶 L-乳酸米根霉 筛选 分离 斜面培养 种子培养
  • 简介:休克时灌流量减少是微循环障碍的特征性病变,白细胞粘着于细静脉壁和嵌塞毛细血管是休克的微循环灌流量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白细胞粘附的第一步,L-选择素参与了白细胞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快速滚动,实验见休克大鼠L-选择素转录表达下调及白细胞表面L-选择素显著减少,有助于微循环的通畅.细胞激活过程中L-选择素表达迅速变化.L-选择素从刺激的白细胞表面快速脱落,成为可溶性L-选择素(sL-选择素),高浓度sL-选择可抑制L-选择素介导的黏附,生理浓度时可引发20%左右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

  • 标签: 可溶性L-选择素 休克 白细胞粘附 微循环障碍 炎症反应 灌流
  • 简介:当归、枸杞、黄精、黄芪和竹节参总皂甙可分别使小白鼠皮肤羟脯氨含量增加19.7%、15.5%、6.6%、13.9%和10.4%;黄芪能使肾上腺重量增加;当归、黄芪及枸杞能显著增强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五味中药均能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

  • 标签: 总皂甙 竹节参 抗疲劳作用 脯氨酸 小鼠游泳时间 耐缺氧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S-腺苷-L-蛋白氨酸(SAMe)治疗老年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判断疗效的意义。方法应用S-腺苷-L-氨酸(SAMe)对24例因各种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给予治疗,连续静脉给药800mg/日,3周,动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各项肝功能指标及GS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精神、睡眠、食欲好转,乏力减轻,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GSH水平从治疗前的6.21±0.89mmol/L升至7.40±0.61mmol/L。结论S-腺苷-L-氨酸(SAMe)对治疗老年性药物性肝损害有明显疗效,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和抗氧化作用。检测血清GSH水平变化情况对判断肝损害的疗效及预后有重要和直接的意义。

  • 标签: 治疗 腺苷 老年性 性药 GSH 药物性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