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L-1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铸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头颅CT所示血肿大小及铸型特点,选择铸型血肿一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用YL-1穿刺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6-12h经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每日引流量控制在200~300ml。结果38例存活35例,生存率921%;死亡3例,死亡率79%。穿刺在脑内留针时间4~10天,平均6~7天,术后并发症迟发型血肿3例;脑梗死2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12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采用GOS评估良好26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YL-1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具有创伤小、手术时机短、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YL-I型穿刺针 铸型 脑室出血
  • 简介:压疮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痛苦,延长疾病的康复时间,如继发严重感染引起败血症将危及生命。2008年2月19日我院收治1例再发脑出血合并Ⅳ期压疮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后压疮治愈,原发病好转,于2008年5月3日出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 Ⅳ期压疮 积极治疗 再发脑出血 医疗费用 康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尿激酶联合YL-1血肿穿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开放组(开颅手术)和微创组(尿激酶联合YL-1穿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等。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再出血率6.67%与开放组的再出血率10.0%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1d,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5d,微创组的NIHS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YL-1穿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修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尿激酶 YL-1型穿刺针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过程中,使用YL-1穿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YL-1穿刺治疗,针对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持续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本次纳入研究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1次引流治疗得到恢复,患者的引流治疗时间为2.5~5.0天,经过治疗患者均顺利恢复,且恢复良好。结论YL-1穿刺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情况,治疗操作相对简单,同时对于患者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YL-1型针 穿刺治疗 亚急性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改进复用穿刺的清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90件复用穿刺分为常规组、实验A组、实验B组各30件。常规组采用预洗+超声清洗+机洗;实验A组采用预洗+多酶浸泡+手工冲洗+机洗;实验B组采用预洗+多酶浸泡+手工冲洗+超声清洗+手工冲洗+机洗。对3组清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进行X2检验。结果实验B组清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2组。结论预洗+多酶浸泡+手工冲洗+超声清洗+手工冲洗+机洗能有效去除针腔内的血液污垢,是目前穿刺的最佳清洗方法。

  • 标签: 复用穿刺针 清洗方法 洁净度
  • 简介:摘要目的测试槽鞘脑穿刺用于实验动物脑组织穿刺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兔6只,麻醉后骨窗开颅显露双侧大脑半球,左侧大脑半球以传统脑穿刺进行穿刺,右侧以槽鞘脑穿刺穿刺,完成穿刺、拔出穿刺留置槽形鞘、置管后拔出槽形鞘等步骤。拔出穿刺穿刺道以苏木素染色,观察30 min后处死实验动物,提取脑组织,沿脑组织穿刺道制3 μm厚切片,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穿刺道病理解剖学变化(脑组织破损及出血情况),评估损伤程度。结果2种穿刺穿刺操作后均会造成穿刺道局灶性脑挫裂伤,表现为穿刺道组织缺损、脑组织淤血、水肿。光镜下可见穿刺道脑组织破碎、细胞排列不规则、水肿的细胞体增大和细胞核固缩,穿刺道外围细胞结构正常。2种穿刺针道脑组织病理特征差别不明显。结论槽鞘脑穿刺穿刺操作简便,通过槽鞘置入引流管方便,脑组织损伤程度与传统脑穿刺无明显差别。

  • 标签: 脑穿刺针 脑室引流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YL-1针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系统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应用YL-1针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系统,在侧脑室及腰池交替注入尿激酶进行“会师式”液化血肿,交替引流脑脊液,脑脊液循环通畅后,在同一套密闭的装置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脑室积血3天内基本消失6例,5天内7例,7天内2例,死亡3例(16.67%)。存活病人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正常化,密闭装置能较好监控颅内压,减少感染机会,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该方法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室铸型出血 YL-1型穿刺针 外引流系统 交替液化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改良握静脉穿刺柄法与传统握穿刺柄法,并对该法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的疼痛反应、心里效应、穿刺的成功率,做了统计观察,结果表明改良握静脉穿刺柄法比传统握穿刺柄法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病人的疼痛反应,缩短了穿刺的时间,增加了患者的配合程度和信誉度。通过对收住我科2000例患者静脉输液穿刺的观察,认为改良握静脉穿针柄法有一定的推广作用,进而可以取代传统握静脉穿刺柄法。笔者就自己工作中的一点看法供同仁参考。

  • 标签: 改良握静脉穿刺针柄法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穿刺对腰麻平面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下腹部以下成年人手术患者80例(剖腹产手术除外),年龄18-60岁。随机均分为2组,普通组与联合组各40例。2组均左侧卧位,L3-4间隙穿刺,注入0.75%罗哌卡因1.8-2.2ml。普通组用25G普通腰穿针(见图1穿刺注药,联合组用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里面的腰穿针(见图2)穿刺注药,注药速度均为10s。注药完毕后立即平卧,分别在5分钟、10分钟、15分钟后测麻醉平面,记录麻醉平面达L2、T12、T10的时间;最高平面达T9、T8例数;麻黄碱、辅助镇痛药使用例数。结果普通组和联合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平面达L2、T12、T10的时间、最高麻醉平面达T9、T8的例数、麻黄碱和辅助镇痛药使用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同剂量和容量的药物用普通腰穿针时麻醉平面出现较慢,且麻醉平面较低;用联合腰穿针时麻醉平面出现较快,且麻醉平面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L-1粉碎针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7例用北京万特福的YL-1粉碎针行微创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结论微创术和尿激酶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安全、操作简单、经济、有效。

  • 标签: 粉碎针 微创术 治疗 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良颅骨穿刺在治疗硬膜外血肿临床上的应用,增加手术方式的选择,使用微创减少手术创伤,提高疗效,减少伤残率。方法及结果回顾性分析改良颅骨穿刺碎吸术治疗硬膜外血肿40例。结果34例患者血肿全部清除,6例患者残余少量血肿,未出现术中大出血或术后血肿复发,无一例死亡,亦未发生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结论改良颅骨穿刺碎吸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创伤小,疗效确切,对于心功能差、糖尿病患者及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患者更为适用。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颅骨穿刺碎吸术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微创逆行髓内穿刺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9例锁骨骨折采用微创横行切口逆行髓内穿刺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微创横行切口能充分显露锁骨中段骨折的断端,便于直视下解剖复位,采用克氏针逆行髓内固定具有简便易行、创伤小,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微创 内固定 逆行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穿刺脱出轻者患者丢失血液,重者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分析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脱出的原因,从各个环节入手,采取针对性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杜绝动静脉内瘘穿刺脱出事故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穿刺 内瘘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技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8年9月~2010年9月应用深静脉穿刺建立临时通路资料。结果本组110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没有出现因穿刺管堵塞而失败的现象。结论2%利多卡因1.5ml与肝素盐水0.5ml(肝素20mg+生理盐水500ml)的混合液进行深静脉穿刺,并发症少,能够提供稳定的血流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穿刺 利多卡因与肝素盐水混合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