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51-2005华南4、5份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华南4、5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及其所对应的大尺度环流以及与中西太平洋海温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4、5份降水均在1970代初期发生显著的年代际转变,从之前的降水偏少转变为降水偏多。华南4份降水与前一7-11份的中西太平洋海温、华南5份降水与当年2-5份的中西太平洋海温有显著的负相关。在4、5份年代际降水偏少(多)时期,前期中西太平洋海温偏暖(冷);同期亚洲大陆南部及非洲大陆的海平面气压显著偏低(高),北太平洋海区海平面气压偏高(低);我国华南上空存在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异常,我国华南地区北边界存在显著的南(北)风异常,造成华南地区北边界异常水汽输出增强(减弱)。同时,我国大陆对流层中上层大气显著偏暖(冷),东亚高空急流显著偏北(南),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偏东(西),向华南地区输送的水汽减少(增加),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异常的水汽辐散(辐合),最终导致华南地区4、5份降水的减少(增加)。

  • 标签: 华南4 5月份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中西太平洋海温异常
  • 简介:2004台风预报分析入手,着重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新技术、新信息综合分析和老预报员经验的总结等问题,探讨现代天气预报应该如何建立一套新的思路.

  • 标签: 预报思路 台风预报 数值预报 天气预报
  • 简介:利用丹东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基本径向速度和风廓线资料,对201081920丹东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丹东短时强降水天气形势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在丹东处于副热带高压内部或边缘时,南下的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后部暖湿空气势力相当时,形成丹东地区较典型的暴雨模式。风廓线产品在强降水前期,会产生一个水汽累积的过程,两次过程中出现短时强降雨时段均表现为高空急流出现和高空动量下传。这种高空动量的下传使低空急流得到加强,低层进一步辐合,使雨强明显增大。两次过程中降水回波区均形成一条40dBz以上的回波带,回波移动方向与回波带轴向一致,导致沿途站降水时间偏长,降水总量偏多。逆风区出现时间与强降雨时段有较好的配合,其位置与强回波区的对应关系揭示出逆风区厚度越大、对应的反射率因子强度越强,产生的降水强度也越大。

  • 标签: 副热带高压 暴雨 风廓线 逆风区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1°×1°再分析产品以及雷达回波资料,对陕西北部榆林市2012714—283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华北冷涡后部有强冷平流,850hPa偏南风较大,气层有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可引起陕北北部局地突发性大暴雨;雷达回波显示反射率突然增强到60dBz以上,并有中气旋出现;副高西伸北抬,其外围形成较强的西南风急流到达陕北北部,当有西风槽东移或有北路冷空气下滑时,触发陕北北部区域性大暴雨;大暴雨前期对应有假相当位温高能区、高位涡和能量锋,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均较一般暴雨量级明显偏大;来自东海、南海及盂加拉湾的水汽均是大暴雨的水汽来源。

  • 标签: 陕西北部 大暴雨 中气旋
  • 简介: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08126~28中国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扰动能量的生成以及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在急流中平均动能(Km)先转换成相互作用动能(Ki)然后再转化成扰动动能(Ke)。相互作用动能流是顺急流方向的。位势高度平流和有效位能与扰动动能的转化生成的扰动动能比平均动能转化的要小一个量级。中国中南部扰动有效位能(Ae)的产生主要由平均有效位能(Am)间接提供,其中相互作用有效位能(Ai)流起到了关键作用。生成的扰动有效位能在2612:00(协调世界时)主要来源于两个地区:一个位于青藏高原,另一个位于中国东北部。随着两个主要源地的向东移动,转化也向东移动。相互作用有效位能流的方向同时存在逆急流方向和顺急流方向。

  • 标签: 扰动有效位能 扰动动能 相互作用能量流 南方雪灾 能量转化
  • 简介:从2002~2004的广东每日的力量负担和它到气象学的变量的连接的可变性特征与小浪分析和关联分析被分析。预言方程用优化子集回归被建立。一个线性增加趋势是很重要、季节的变化的结果表演是明显的。力量负担展出重要伪周刊(5-7天)摆动,quasi-by-weekly(10-20天)摆动和intraseasonal(30-60天)摆动。这些摆动被大气的低频率摆动和公共假期引起。广东每日的力量负担的变化显然在在星期天的减少,特别地象在中国新年期间的一个漏斗一样塑造。最小在第一和第二天被发现,力量负担逐渐地在劳动白天和国庆节的长假期期间在第三天以后增加到正常水平。广东力量负担对温度最敏感,它是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在在中国的另外的区域。力量负担也在不同季节期间与另外的气象学的元素有关系到某程度。在夏天的力量负担的最大值,最小在劳动白天和国庆节期间在中国新年和变化期间好使用优化子集回归和财务为工作和假期的效果建立的方程适合并且预言。

  • 标签: 广东 天气预报 低频率震荡 子波分析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站、加密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监测资料,分析2013727-28内蒙古东部地区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和鄂霍次克海低压稳定少动,使低压槽发展加强形成东北低涡,是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2)当副热带高压阻挡在内蒙古地区南侧,南方暖湿气流无法向北输送时,渤海湾水汽北抽和局地大气含水量充足是这次暴雨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3)在大气层结处于相对稳定情况下,当前期大气含水量极高时,即使多个对流指数值都显示未来不可能有强降水发生的情况下,暖空气下方的冷平流侵入会通过降温凝结的方式产生大量级降水;(4)在满足以上条件时,风场垂直切变的加强同样会带来短时强降水,但降水量小于冷平流凝结作用产生的强降水量.

  • 标签: 暴雨 副热带高压 东北冷涡 冷平流 凝结作用 垂直风切变
  • 简介: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perationalSoftwareforSurfac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简写为OSSMO)是为了满足(2003版,即新规范)的需要,针对各类气象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和各级审核部门的资料处理而编制的一套综合业务应用软件.本软件适用于人工观测和自动站观测方式的各类气象观测站以及各级审核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模式文件的审核及信息化处理,并充分考虑了与原地面测报软件数据格式的兼容,满足了对原数据格式文件的处理.最新版OSSMO2004软件已能做出机制年报表并生成信息化文件.2004报用OSSMO2004制作才符合新规范的要求.

  • 标签: 气象测报 人工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自动站 气象观测站
  • 简介:1预报与实况对比1.1实况20084中旬南平出现两场降水。其中411~12南平市出现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11有四个气象站出现暴雨,12有两个站出现暴雨,另外南平市已建的自动站显示11有32个区域站雨量大于50mm,以光泽司前的104.4mm为最大;12有6个站雨量大于50mm。16南平出现小雨至中雨,雨量最大为29.1mm。两次降水过程,南平市十个县市区具体雨量如表1。

  • 标签: 降水过程 南平市 预报 暴雨天气过程 原因 偏差
  • 简介:利用邵武探空资料,尝试将1992~2013的闽北81个雹归纳为五型:显式位势不稳定型(Ⅰ型)、隐式位势不稳定型(Ⅱ型)、上干下湿型(Ⅲ型)、整层潮湿型(Ⅳ型)和上层不稳定型(V型)。分析它们的特征表明:(1)Ⅰ型和Ⅱ型为位势不稳定;其它型为对流性不稳定,无条件性不稳定。(2)Ⅰ型具有明显的位势不稳定,垂直风切变达到中等强度既能出现强冰雹;Ⅱ型的边界层逆温较突出,位势不稳定表现在925hPa以上,需要有克服逆温的动力条件才能发生冰雹;Ⅲ型的冰雹发生需要整层垂直风切变大,当低层温度较低时,要在较深厚的系统性抬升作用下才能使对流充分发展;Ⅳ型具有类似暴雨的特征,当中低层风切变很强时,有利雹暴出现;Ⅴ型的能量廓线为弱对流型或假对流型,对雹暴有利之处是有明显的超低温特征且湿球温度0℃层高度低,需要有明显的能量增长机制或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

  • 标签: 冰雹 探空曲线 分型
  • 简介:1引言从自记纸上挑取气压和湿度的极值是地面观测员每天必做的工作,挑极值时常会出现极值与定时尤其是昨日20时定时记录矛盾的情况,此时如何处理才能正确体现资料的准确性,就要靠观测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分析和判断,现选取二个有矛盾的记录予以分析判别,供广大观测员参考。

  • 标签: 极值 定时 观测员 工作经验 专业知识 自记纸
  • 简介:浙江省2006夏季气温偏高,高温天数多,降水偏少。8份以来浙北降水持续偏少,加上持续高温,浙北及西部地区发生区域性较严重干旱。超强台风“桑美”、强对流天气过程和暴雨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

  • 标签: 夏季 气候 台风 高温 强对流 暴雨
  • 简介:TheSouthChinaSeasummermonsoonisanimportantsystemaffectingtheweatherandclimateinChina;itsoutbreakandevolutionvaryfromyeartoyear.UsingthereanalysisdatafromtheU.S.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CEP)and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OLR)datafromthe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NOAA),USA,weanalyzethecirculationpattern,precipitationdistribution,convection,temperature,andhumidityaroundthemonsoonoutbreaksin2004and2008.Resultsshowthatthemonsoonhadalateonsetin2004(May19)butanearlyoutbreakin2008(May4).Priortothemonsoonoutbreakin2008,cross-equatorialflowsinSomaliawereweakerthanin2004,subtropicalprecipitationdidnotarriveinsouthernChinaasitdidin2004,andthestrongestconvectionwaslocatedmoresouthwardthanin2004.TheresultsalsoindicatethataccumulatedrainfallintheIndochinaPeninsulawasabout61%ofthatin2004duringaperiodof25daysleadinguptothemonsoonoutbreak,causingdifferencesinlandsurfaceprocessesandthendifferentactivitylevelsforthesummermonsoon.Post-onsetwarmandhumidconditionsin2008(2004)maintainedthroughtheendofOctober(mid-September),whilethesummermonsoonlastedlongerin2008thanin2004.更多还原

  • 标签: 中国南海 夏季季风 季风暴发 季风爆发 特性 射出长波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