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论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安全,但又会引发利益冲突,这一问题的“安全化”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安全化”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达成妥协的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安全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安全化”,在横向关系上,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彼此间展开利益的讨价还价而逐渐达成妥协与合作;在纵向关系上,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权益得到国家的关注。但本文也同时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的水资源开发争端最终走向“去安全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与“安全化”过程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安全化
  • 简介:经过19世纪后期数十年的发展,吉隆坡由一个小城逐渐变成雪兰莪州的首府,来自中国的福建人的人数也逐渐增长。虽然并未能如广府人和客家人的数量之多,但也最终成为吉隆坡第三大方言社群。通过分析30年代福建义山收据,可以发现闽南方言群占福建籍人的八成以上。其中泉州下辖的安溪、南安、永春三县又分别成为其中占人数前三位的县份社群。20世纪上半叶安溪、南安、永春三县籍的成功“新客”就对吉隆坡福建人的形成和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吉隆坡 福建人 籍贯 义山收据 20世纪30年代
  • 简介:受市场力量推动的一体化进程涉及三类地理尺度上的地理单元,分别是地方尺度上的区域、全国尺度上的国家、国际尺度上的地区。围绕地理差距而采行的政策选项以及制定的发展战略会作用于上述地理单元,从而产生对一体化的尺度效应。俄东部地区开发战略所具有的经济民族主义倾向,即为其中一例。

  • 标签: 经济民族主义 俄罗斯东部 经济开发战略
  • 简介:19世纪中叶中泰之间的朝贡体系瓦解,自此以后的近100年间,两国官方关系一直处于断绝的状态.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政局初定,便开始寻求与泰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两国才签署正式的外交文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关系.本文这一时期中泰两国围绕设领和建交等问题的交涉和努力为中心进行考察,揭示此过程背后变动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因素对于两国关系的走向,不同时期双方政府的不同考量,以及华人问题如何与外交问题相缠绕,如何制约和影响两国的建交进程.

  • 标签: 中泰建交 《中暹友好条约》 泰国华人 朝贡贸易
  • 简介:南北关系研究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毫无疑问,南北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和国外非政府组织关系人手,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和美国基金会关系为具体案例。从南北非政府组织关系层面管窥南北关系的发展特点。

  • 标签: 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 国外非政府组织 美国基金会
  • 简介:<正>八年来,越南南方人民特别是妇女,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吳庭艳集团所发动的侵略战爭中度过了极其痛苦、漫长的岁月,沒有一天美吳集团不进行“扫蕩”,不以各种恐怖手段杀害人民。妻离子散的情景不断在南方出現。八年来,美吳集团已經枪杀了十四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在被剖腹挖肝的二千五百人和

  • 标签: 越南南方 妇女解放 发表声明 美帝国主义 恐怖手段 药杀
  • 简介:前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仅农村就有1.2亿至1.5亿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超过了日本的人口总数。此外,在城市一直是“5个人干3个人的活”。而且,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由于人口基数很大,每年出生的人口也很多。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初 人口移动 改革开放 华侨华人 对外开放 剩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