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金融危机以来,大国综合国力竞争正在新能源革命、新工业革命、新军事革命等战略高地全面展开。美国引领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俄罗斯与其军事实力差距日益拉大,双方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力量对比失衡与战略目标差异导致俄美在战略安全上互不信任,加之历史发展观和国际战略观的巨大差异,双方关系“重启”难以持续。与此同时,双方围绕俄国内政治、人权等问题矛盾尖锐,在“后苏联空间”和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角逐加剧。但由于全球议事日程日益复杂和双方各有所需.俄姜关系未来可塑维持“冷和平”加“黔合作”的奋蚌特杰

  • 标签: 俄罗斯 美国 俄美关系 战略平衡 地缘政治
  • 简介:近两年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先后进行了“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和“迎春之旅”的互访。双方确认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既要充分认识国际大环境中双边战略互惠利益,也离不开中日关系的惯性因素:既要提出发展战略互惠关系长远规划,也要积极应对中日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需要双方领导人运筹帷幄。

  • 标签: 互惠关系 中日两国 中日关系 长远规划 领导人 国际
  • 简介:尽管中印关系近年来正稳步向前发展,但唱衰中印关系的论调却此伏彼起。为此,本文从和平红利、增长红利和合作红利三个层面阐释了中印成为伙伴的缘由所在,并对学者们提出的中印“对手论”进行了批驳,认为中印关系未来将呈现出一种良性的竞争性共生伙伴关系

  • 标签: 中国 印度 伙伴 对手
  • 简介:本文试图探究中泰关系议事日程中的优先考虑从他们反对越南侵占柬埔寨的共同战略利益向着经济外交的转变。它将讨论自1989年9月以来,即柬埔寨问题之后中泰双边关系的新趋势与动态。它还将探讨当前与未来中泰关系所面临的机会和困难。鉴于近来印度支那发生了剧变,本文也许有助于了解中国同东盟的关系,特别是中国同泰国的未来关系

  • 标签: 中泰关系 越南侵占柬埔寨 柬埔寨问题 东盟国家 共同战略 中国外交政策
  • 简介:在中越经济都迅速发展,两国政治关系发展顺利的情况下,中越经贸关系却发展相对滞后。本文认为两国经济即存在互补性又存在竞争性,而互补性是主要的,中越经济之间的竞争性不是造成中越经贸关系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中国优势产品在越市场开拓不利、中国在越投资有待提高等经济原因,以及中越关系中的“反国际经济政治化”等原因造成的。最后,提出我国推动中越经济关系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经贸关系 政治关系 中国 越南
  • 简介: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察了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一东盟关系的演变与美国东亚政策的调整、中美关系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美国因素在中国一东盟关系中既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在现阶段,美国因素对中国一东盟关系的负面影响程度将取决于这样几个方面: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东盟及东亚一体化进展如何、中国与东盟互信程度。

  • 标签: 中国 东盟 美国
  • 简介: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面临着语言、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障碍,沟通了解是首要条件。加强彼此间智库的交流合作,找到契合彼此国家长期战略的共同需求,才能为中俄互补互利互惠开启新的机遇之窗。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中俄关系再升级所带来的有利机遇,全面落实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合作共识,为中俄在新高度上开展全方位合作提供精神支撑平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了解中俄在全球智库中的排名情况分析其总体实力水平,梳理俄罗斯主要智库的历史沿革及其研究重点,介绍俄罗斯对华研究领先智库的研究方向,并概括中国对俄研究领先智库的专业优势,从而对中俄智库交流机制及其未来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共同努力切实建构起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合作框架。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智库
  • 简介: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不断提升,军事、经贸、科技、金融、能源和人文等领域的合作连续取得丰硕成果。虽然两国关系中尚存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美国新政府也试图"拉俄抑华",但所有这些都不会影响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健发展势头。发展互利合作关系是两国长期的战略选择,不受外部因素干扰,俄国内对发展对华关系亦有普遍共识。中俄两国互利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 标签: 中俄关系 美国因素 战略互信 互利合作 机遇与挑战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两国关系从曲折、波动逐渐趋于平稳和竞争。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的定位趋于稳定、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美国会更加理性地对待中国,中美关系还将进一步趋于平稳发展。但未来的中美关系仍然存在着诸多变数。

  • 标签: 中美关系 平衡 稳定 竞争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中非民间友好,促进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往来,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派小组于2008年3月29日至4月10日访问乌干达、南非两国。小组广泛接触了两国NGO代表及有关政府官员.广交朋友,深化了友谊。

  • 标签: 民间组织 中非关系 交往 非政府组织 国际交流 政府官员
  • 简介:据中国史籍记载,文莱和中国的往来始于公元6世纪,一直持续到17、18世纪。除了官方往来,双方还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系。在文莱保存至今的一些考古遗址见证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些历史文物中的重要一项,即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瓷器。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出土了大量中国瓷器文物的特鲁桑古邦遗址和哥打巴都遗址,以及文莱境内唯一一艘已发现的沉船,以了解古代文莱的对外贸易状况,特别是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文莱与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

  • 标签: 考古遗址 中国瓷器 特鲁桑古邦 哥打巴都 文莱沉船
  • 简介:奥巴马第一任期内的中美关系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平稳的,但也出现了起伏。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彼此需要对方的合作;另一方面,中美之间又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分歧和摩擦不可避免。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推进,双方加强合作的同时,中美互疑加深,博弈加剧。回顾过去四年中美关系发展的轨迹,有助于我们判断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随着奥巴马的连任成功,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连续性要大于变化,未来中美关系还将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不过,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会进一步凸显:在寻求对华合作的同时,美国对华的牵制和防范也在加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必须以自己的两手对付美国的两手,而加强协商与沟通、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将成为中美关系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民族复兴营造更好的环境,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美国大选 奥巴马政府 中美关系 未来走向 对华政策
  • 简介:信息革命主要是指由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正在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着重大影响。首先,信息技术以其对一国经济、军事实力的深刻影响而成为制约国家综合国力的新的重要因素。其次,由于少数发达国家凭借信息技术优势窃取战略情报,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以及信息武器的出现,信息安全已成为各个国家谋求综合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再次,信息革命引起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造就了新的权势集团和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这种变化必然会对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信息革命 综合国力 信息安全 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
  • 简介:90年代以来,中欧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具有“双轨制”、相对稳定、独立性增强等特点。为适应21世纪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欧盟大幅度调整对华政策,将欧中关系提升到“全面伙伴关系”的战略高度。这不仅符合中欧双方的切身利益,也有益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

  • 标签: 中欧关系 全面伙伴关系 对华政策 世界多极化 秩序 相对稳定
  • 作者: 王郦久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中美俄三边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遥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目标下袁特别是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后袁三边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转机袁其中处于较低水平的美俄关系出现了较大的调整遥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美俄三国袁其相互关系的良性互动必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尧稳定与发展遥因此袁不排除未来三国之间建立某种对话与协调机制的可能遥
  • 简介:缅甸民盟政府2016年3月30日宣誓就职,其执政一年左右,中缅关系经受住了缅甸政府更迭的考验,总体保持友好关系,在政治、安全、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不过,两国在投资、贸易、边境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仍存挑战,同时,中缅关系发展还受到其他大国的竞争。

  • 标签: 缅甸 民盟 中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