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学习的苦是主动的,清晰的;生活的苦则是被动的,渐进的。而人都是有惰性的,相当一部分人会在惰性的驱使下选择承受生活的苦。

  • 标签: 生活 学习 惰性
  • 简介:新设计新方案──部分新闻单位新年新举措突出重点贴近生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1994年是改革年。如何深入宣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建立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应该是人民日报贯穿全年的宣传报道重点。要突出这个重点,一是进一步...

  • 标签: 宣传报道 改革年 范敬宜 市场经济体制 评论员文章 今日谈
  • 简介:自1997年茂业百货东门店成立以来,到后来的和平店、珠海店、华强北店、重庆江北店、无锡清扬店,乃至今天的太原百货柳巷店,无不体现出了茂业百货的经营哲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茂业百货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稳健经营、步步提升的基础上的。茂业百货成立于1996年,为深圳零售百货业的第一品牌,是深圳商业的一张名片。经过十二年的长足发展,目前在全国华南、西南、华北、华东区域共拥有19家门店,年销售额70多亿元,税收贡献3亿余元,拥有员工数万人。

  • 标签: 生活方式 时尚 百货零售企业 品牌 消费者 太原市
  • 简介:社会责任是福利彩票的社会属性和天然使命,是福利彩票的核心价值和发展动力,是福利彩票的生存之基和立业之本。"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意味着福利彩票负有聚集众人的爱心与善心,帮助广大社会弱势群体的责任。正是这种社会责任,赢得了广大彩民和社会的信任与支持。

  • 标签: 业余文化 公益形象 声唱 口碑相传 演出现场 一流设备
  • 简介:<正>当代青花瓷的价值正以每年至少20%的速度稳步增长'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青花瓷,其青花幽静之美造就了其高雅的气质,成为文人雅士钟爱的藏品。今年,'永久和平'国礼级陶瓷青花梅瓶的出炉,被专家誉为'当代青花

  • 标签: 国礼 奥运风 青花梅瓶 文人雅士 国家博物馆 清三代
  • 简介:200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进入消费起飞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变身为都市。存都市化趋势主导下,继沿海之后,内陆城市报业步人细分时代,一时,立足生活服务、以时尚消费为特色的城市周报接踵而出,有人称之为“周报现象”。

  • 标签: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细分市场 《新生活》 周报 支点 内陆城市
  • 简介:现代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作用于当代佛教寺院生活,但既存研究尚少有沉潜至微观层面去详细探询新媒介之于寺院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的田野调查,本文以媒介人类学视角结合寺院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境,重点对数字新媒介与寺院之间的互动进行“深描”。文章认为,寺院在对待现代媒介的问题上,或存在拒斥和接纳的双重态度,并具体显现在僧人自身修行和寺院对外弘法这两个面向;同时,寺院媒介图景的变迁既取决于寺院面对媒介如何取舍。但又不全然受此决定,从而也就新媒介对寺院的影响提出反思。

  • 标签: 日常生活 数字媒介 寺院 僧人
  • 简介:2018年4月16日,全国房地产业最高综合奖项'广厦奖'评选结果揭晓:由荆州中大豪盛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大豪盛)开发建设的楚天都市·佳园项目榜上有名。此次获奖不仅实现了湖北省荆州市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同时还获得单项奖'施工质量优秀奖',成为湖北省唯一'双料王'。

  • 标签: 广厦奖 湖北荆州
  • 简介:伴随着新年度的春风,军报函授中心迎来第15期学员。当我们从一张张报名的照片和报名表中看到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和熟悉的笑容时,会自然想起一句旧话:“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呀,本来天各一方,互不相识,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这座桥梁,大家走到了一起。用一个老词说,这就叫“缘分”。缘份是难得和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大家要十分珍惜这个缘分。今天,我们就围绕着新闻函授的学习问题,向函授学员提出三点要求或曰希望吧。

  • 标签: 军报 新闻 函授生 报名表 函授学员 中心
  • 简介: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出国留学,可时值高考迫近,独木桥上的人仍然不少。他们有个大学梦。梦境一时真一时幻。武汉大学毕业生的这篇文章无疑将他们拉回了现实。在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眼里,大学已经失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成了名利场。学生们混文凭,老师们混职称。他不愿走寻常路,从而发问:"到底是我疯了,还是社会疯了?"

  • 标签: 大学毕业生 大学教育 武汉大学 大学生活 出国留学 高考
  • 简介:张志安、刘虹岑(以下简称“张&刘”):你最近出了新书《人造恐慌:转基因全球实地考察》。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转基因这个话题的?袁越:2005年我回国之后看到国内有关于转基因的争论,但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太专业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没太大意义。2007年的时候,我去英国做了一次采访,意外地听到了一个讲农业的讲座。

  • 标签: 《三联生活周刊》 特约撰稿人 专访 知识 2007年 转基因
  • 简介:感受、感动,感染、感奋……纵观《楚天都市报》2004年国庆报道,武汉蔡甸新屋村读者杜伟来信说:“《你我陌生的新武汉》系列报道,看后令人备受鼓舞。没有想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变得如此美丽,作为武汉人,我感到自豪。”汉川市马口镇读者罗火元,“代表许多人”在10月7日来函:“7天的国庆报道,可以这样形容:大气魄、大视野、大手笔!每天都给人不同的惊喜,内容精彩纷呈,文字热情洋溢……

  • 标签: 系列报道 正面报道 《楚天都市报》 读者 武汉人 艺术感染力
  • 简介:本文以文献分析和口述史访谈为研究方法,以文化研究理论为分析工具,旨在探讨20世G80年代的中国媒体如何将电视呈现为富裕的现代生活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在谁拥有电视这一问题上媒体所赋予电视的理想化涵义。具体而言,本文分析其他媒介形态,主要是印刷媒介,如何让电视传播一种与人们的经济和政治现实相去较远的“新”文化价值——迈入现代化和变得富裕。实际上,电视所象征的内容源自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电视在本质上类似于其它现代技术产品,因为它对中国人的现代化未来作出了同其它现代技术产品一样的承诺。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激发了中国人拥有电视,然后通过他们观看的节目为其提供现代化的信息。尽管拥有电视不能证明人们生活富裕或现代化,但是它为人们学习或模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条路径。这种学习或模仿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发生,并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一道,在多个维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电视的普及首先由政府政策发起,电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复杂而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展示了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大环境如何使电视观看活动成为可能,电视如何与人的能动性相互作用,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如何成为由西方技术和文化塑造的现代化的合法部分。

  • 标签: 中国电视 媒介形象 20世纪80年代 现代生活 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