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区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血压同样的高,用同样的药物同样的剂量治疗,产生结果不一样,通过对本社区高血压管理档案资料分析,年龄因素、遗传因素、身体肥胖因素、饮食因素比其他因素要明显得多,而男女因素、饮水因素等则不明显,提示高血压治疗受诸多方面影响,要因人而议,要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做好一级防治,社区医生要高度负责,做好高血压病的危害宣传教育工作,以便产生好的预防治疗效果。

  • 标签: 社区 档案 血压 因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了解农村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的要求,对通过农村门诊、首诊测压、健康体检等途径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建立高血压病人管理信息系统,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和危险因素分层,实施随访管理。结果通过3年的管理,农村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结论农村高血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正积极探索更为深入、有效的管理模式。

  • 标签: 农村社区 高血压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从绵竹市农村饮水现状来看,目前所面临的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有水质不达标、水资源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对农村人民群从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就以我国四川省绵竹市农村为例,具体分析该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加强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农村饮水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业、农村为工业、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所体现的城乡壁垒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逐渐加深。这无疑限制了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也阻碍了城市化、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城乡壁垒的“消融”,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农村低保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必要性,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建立农村低保的条件。

  • 标签: 最低生活保障 城乡壁垒 二元社会保障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探讨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对本乡选择的75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年的综合健康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该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和血压控制程度情况。结果通过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率由41.2%升高至71.2%,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均<0.05);适当运动、规律服药、监测血压、低盐和少油饮食等5种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显著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吸烟、饮酒和合理膳食等3种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农村健康教育干预可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是农村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农村 高血压 健康干预
  • 简介:摘要作为人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与牙复合体的健康以及以龋病和牙周病为主的口腔疾病与人类演化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常见多发。农村人口口腔疾病发病率尤其高,而治疗率相对很低,调查其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有助于我们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口腔健康水平。

  • 标签: 农村人口 口腔健康 分析
  • 简介:为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2010年11月~2011年7月在怀远县包集镇、寿县众兴镇开展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样本来源选择怀远县包集镇、寿县众兴镇(卫生示范镇)为本次调查范围。每个乡镇选择常住人口1000人:包括在校学生400名,抽取5个村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样调查120名常住人口。两乡计划调查2000人,实际调查2048人。

  • 标签: 农村居民 键康素养
  • 简介:目的了解厦门市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后,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持有率的改变情况。方法以厦门市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的20多万户常住人口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问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于2003年10月和2005年10月分别进行两次调查。结果通过资料入户、发放宣传教育礼品、布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播放专题节目、发送手机短信以及“小手拉大手”等健康促进活动,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健康知识完全知晓率从2003年的46.1%上升到2005年的59.2%,不良行为平均持有率下降,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结论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对促进农民健康知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的。

  • 标签: 农村 健康促进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178例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难点的分析,采取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加强防病治病意识,提高治疗效果。结果大多数患者掌握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常识,更好地配合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结论高血压病除了药物治疗及护理外,高血压健康教育也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农村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为了摸清楚雄州蚊种本底资料,为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楚雄州选取19个调查点.通过形态学方法进行蚊种鉴定。结果:通过楚雄州十县(市)的调查.共计捕获蚊类2个亚科.5属,24种.46919只。结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白纹伊蚊是云南省楚雄州常见的优势蚊种.全州范围内存在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 标签: 农村家庭 储水现状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孕产妇保健服务是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大多数通过孕产妇保健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山区县农村,孕产妇保健好坏直接影响着孕产妇的预后,总结探讨山区县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提高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及住院分娩率、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山区县 农村 孕产妇保健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社区医生制服务成为了新兴的医疗服务产业,其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多种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本文就我国农村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关的问题策略。

  • 标签: 农村 家庭医生制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定性研究方法,抽取地方级别的关键知情人士,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开展小组和个人访谈,整理、分析影响农村妇女利用孕产期保健服务的相关社会因素,提出干预措施。结果传统观念习俗、就医距离与交通、家庭经济状况与医疗费用、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对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范围和力度,建议政府制定医疗费用限价政策;推行免费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抓好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妇女的管理。

  • 标签: 农村 妇女 孕产期保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妊高征是一种严重威胁广大孕产妇健康的疾病,农村孕产妇对本病认识及经济条件有限,研究一种适合广大基层对中轻度妊高征治疗的方案势在必行。方法随机观察90例中轻度妊高征患者,分为给予基础治疗,并分别加以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硝苯地平加美托洛尔小剂量治疗等三组,分析疗效及费用。结果硝苯地平组有效率为70%,降压药费用1.80元;美托洛尔组有效率为73.3%,降压药费用7.03元;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降压药费用2.65元。结论联合治疗组治疗妊高症有效、经济、安全,值得在农村基层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硝苯地平 美托洛尔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农村妇女参与宫颈癌检查的障碍因素,为制定策略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小组专题讨论、参与性观察及问卷调查等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定性资料分析采用描述、分类和综合等方法,形成障碍因素框架;定量资料使用EpiInfo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及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的障碍因素包括3个方面:①医疗服务能力不足;②个人家庭对宫颈癌检查的认知问题;③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医疗服务能力的不足、社会及环境因素对个人、家庭的认知有影响,个人家庭的认知也会影响医疗服务的投入、分布,以及社会的关注程度。结论提高农村妇女参与宫颈癌的检查率,需要针对障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创造有利于农村妇女参与检查的环境和机制。

  • 标签: 宫颈癌 筛查 农村妇女 障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农村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及服药依从性情况。方法对我院524例农村结核患者采取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对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并总结分析。结果农村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为83.2%(436/524)。影响因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强化期服药模式等因素、治疗中医务人员访视情况、复查距离等因素。结论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医院医生的农村防痨宣教,重视农村患者的特点,做好督导管理,改善农村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 标签: 结核患者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为了解全区农村食品卫生现状,1999年7、8月间对全区11个县(市)14个乡(镇)269个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农村食品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其中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的仅占59.85%,从业人员经健康体检合格上岗的仅为30.41%,作者进行原因分析,并就预防对策作了探讨

  • 标签: 农村食品卫生 调查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