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系统介绍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及JCI标准的历史、理念、特点及内容,并对JCI标准的特点进行解析;同时将其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理念、方法及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强调我国医疗机构借鉴和使用JCI标准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安全.

  • 标签: JCI标准 解析 比较 等级医院评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在临床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期间,为了确保对患者进行的治疗拥有良好的效果,逐渐将中药的治疗措施运用到了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虽然这种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现阶段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纳入标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就有可能导致对患者所进行临床研究的结果缺乏可靠的保证。因此本文对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纳入标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还对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纳入标准进行了重新思考。从而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效果的持续提升。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药治疗 纳入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标准化电话随访应用于产后延伸护理中的实践价值。方法以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本院分娩并正常出院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征求产妇及其家属意见后,按产妇出院时间排序并编号,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电话随访,研究组进行标准化电话随访,随访42d,对比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知识测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化电话随访,能有效提升产后延伸服务质量,提升产妇健康知识掌握度,减少新生儿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电话随访 常规电话随访 产后延伸护理 健康知识测评得分
  • 简介:日前.记者从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安全医院和建设标准培训班了解到.我国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安全医院建设管理,将医院建设成为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公共服务场所,并使其成为一个方便、科学、人性化,符合环保、节能、运行费用经济要求的公共服务机构。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于德志表示,汶川地震集中暴露了过去我国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建设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 标签: 医院建设管理 标准化 人性化 安全 卫生机构规划 服务场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分析 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标准化护理干预的应用 价值。 方法: 抽选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 68 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随机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 n=34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标准化护理,对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肠道蠕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与参照组时间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 1 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术后出现 5 例并发症,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p < 0.05 )。 结论: 标准化护理干预可缩短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患者 标准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的应用与 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急诊收诊的高危胸痛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30 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开展 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急救流程干预,对两组患者 急救及治疗的主要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至开展急救的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 P < 0.05 )。结论:对 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效率,缩短患者后续治疗时间。

  • 标签: 高危胸痛 标准化急救流程 急救效率
  • 简介:近日,由国家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异种移植协会、中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全球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国际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上,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44名异种移植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主持下,正一起讨论制定一份各成员国开展异种移植临床研究应遵循的标准。这是WHO首次在中国制定医学临床研究的国际标准

  • 标签: 异种移植 国际标准 长沙市 世界卫生组织 临床研究 国家卫生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68例护理学专业学生,将所有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通过调查问卷、技能考试和试卷的方式评估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得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病例分析和综合技能方面的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也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会僧的整体素质。

  • 标签: 临床护理 教学质量 学生标准化病人
  • 简介:摘要:现阶段,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了解,不同标准下的儿童自身的营养情况也是不相同的。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生了营养过剩的现象,需积极进行调整。本文针对不同标准评估儿童青少年进行分析,通过提出统计数据、身高年龄、营养标准、身体超重四方面的比较,证明了不同标准评估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发生率比较的重要性。

  • 标签: 不同标准评估方式 儿童青少年发展 营养过剩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早产儿实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96例早产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维护方法,观察组采用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早产儿 PICC维护 标准化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心理护理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2022年2月—2023年2月,共纳入86例门诊换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2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标准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患者满意度。干预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SAS评分([40.72±4.13)分]、SDS评分([42.09±4.12)分]均小于对照组([49.46±4.74)分、(50.45±4.56)分(]P<0.05)。研究组不同调查项目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门诊换药室患者进行干预时,开展标准化心理护理能够维持良好情志状况,提高服务满意率,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借鉴。

  • 标签: 门诊换药室 标准化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icu患者采取护理标准化干预时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选取64例我院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标准化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Braden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标准化 ICU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标准化病人培训模式对牙周病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本学期学习牙周病学的学生选做调查的对象,每56个学生为一组,采取常规教学和标准化病人培训模式,对比效果。结果:教学组学生考核成绩高,对此模式的培训评价很高,认为对自己记忆的提升和之后工作规划方面益处很大,P<0.05。结论:牙周病学涉及到牙周的组织、牙龈、牙骨质等方面的病变,知识相互关联又有异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准化病人培训模式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面对疾病,加强理解,可实践性高,提高学习效果。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牙周病 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饮片质量是决定中医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建设和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存问题,从限度指标不完善、未考虑到饮片差异性、限度指标和产品质量相关性不高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 标签: 中药饮片 质量标准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提高晨间护理质量时采用8S管理及标准化管理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23年2月—2023年9月,2023年3月前未实施8S管理及标准化管理,2023年5月后开始实施8S管理及标准化管理,随机对比3月份及7月份护理缺陷情况,对比实施前后圈员床单位护理质量标准平均得分、患者及家属对床单位相关要求知晓率、护士洗手合格率情况,病人满意度。结果:随机抽取3月6日—24日病房查检表数据,发现护理项目总数6600,其中缺陷数有1526,缺陷占比为23.12%,7月17日—30日病房查检表数据,发现护理项目4680,其中缺陷数466,缺陷占比为9.96%,实施品管圈后护理项目缺陷占比明显降低;改善前圈员床单位护理质量标准平均得分65分,改善后为85分,显著提升;改善前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依从性差,不知道物品放置规范及床单位规范,知晓率66%,改善后上升到80%,明显提升;改善前护士洗手合格率情况58%,改善后为81%,明显提升,病人满意度由改善前68%提高到86%。结论:采用8S管理及标准化管理可显著提高晨间护理质量,解决晨间护理不规范问题,值得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晨间护理 8S管理 标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作业标准对预防消毒供应室护理缺陷的作用。方法:在本院消毒供应室采取流程化作业标准前后,各收集包装物500件,把采取流程化作业标准前(2021年6月~2022年6月)的500件包装物设为对照组,把采取流程化作业标准后(2022年7月~2023年7月)的500件包装物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0.4%、贴错标签发生率0.4%、填写内容错误发生率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采用流程化作业标准能减少各类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流程化作业标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通过分层管理概念的分析,我们认识到规范标准在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和提升工作效率方面的重要性。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规范标准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统一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理行为和促进持续质量改进等方面,为了有效应用规范标准,我们建议成立管理小组来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流程,并通过规范化处理流程来确保护理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 标签: 规范标准 神经内科护理 质量管理 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静配中心不合理医嘱点评及管理标准。方法:将我院静配中心在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10367份病例进行全面筛查并对不合理医嘱全面点评。结果:10367份病例中有不合理医嘱点评有1693份,占比11.1%,各科室中脑病科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最高,为38.36%,其次为放化疗科,占比14.97%;不合理医嘱点评包含用药浓度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用药频率及疗程不合理等。结论:及时对医院静配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全面点评并以此制定相应管理标准,可促使医嘱合理性不断提升,静配中心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同时临床治疗安全性也可因此得到高效保障。故而,医院还需不断加强对医嘱合理性管控力度,及时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以此制定相应改善措施、管理制度等,促使医疗安全性、质量性均不断上升。

  • 标签: 静配中心 医嘱点评 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