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药师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效果与评价。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共收治了2750例患者,对其用药情况和基本情况等展开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参与药方监护的27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其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共有841例患者存在用药错误,占比为30.58%;问题医嘱数为1132条,占总医嘱条数的3.98%,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这三类,占比为20.14%,分别占总数的30.48%、24.03%、20.14%;其中用法、用量错误是造成用药干预的重要因素;实施药学监护前后,各年龄段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药师采取药学监护,能够及时对用药问题进行纠正,减少错误用药的发生概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药师 心血管内科 住院患者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对其临床合理应用以及对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的影响。方法 将本月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期间的200例中药饮片处方及其患者作为参照组,将本院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开展中药处方点评的200例中药处方及其患者作为探究组,将两组处方合理性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探究组处方合理性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可有效避免处方出现不合理情况,对提高用药合理性具有重要价值,还可有效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 药学服务质量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药学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均选择本院2023年3月到2024年3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通过双盲法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即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对照组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盐酸氨溴索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治疗后FEV1、FVC和PEF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盐酸氨溴索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也不会加重患者副作用。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 盐酸氨溴索 慢阻肺 肺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调查发现,染色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或者是其构异常的总称,更是一类非常严重的遗传病,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和治疗,会对患者的多个器官系统形态和功能带来影响,严重情况下还要造成胚胎死亡等情况。在目前我国医学研究中,临床上还没有无染色体疾病有效治疗方法,所以在产前诊断本病是预防这种症状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在产前胎儿染色体疾病诊断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了诊断效率,还减少了胎儿畸形等问题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内容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无创产前 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 非整倍体技术 临床进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噬血细胞综合征同基因遗传表现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针对所有患儿血液样本实施基因测序,并且对最终结果展开突变位点分析,就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1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表现出基因突变的患儿7例,总突变为11个。其中1例患儿突变数≥3个;未表现出基因突变的患儿5例。对于表现出基因突变的7例患儿,均属于杂合突变类型,未表现出纯合突变的现象。其中表现出错义突变的患儿2例,表现出移码突变的患儿1例。4例患儿表现出子突变的现象。其中以UNC13D突变例数最为显著,共包括4个,并且主要呈现出内含子剪切位点突变的现象。此外,呈现出移码突变以及错义突变的现象。对于7例表现出基因突变的患儿以及5例未表现出基因突变的患儿,对应的中位年龄分别为(2.10±0.25)岁以及(2.18±0.33)岁,两组在中位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噬血细胞综合征新生儿,诸多表现出UNC13D突变的现象,基因遗传突变同患儿的年龄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 标签: 新生儿噬血细胞综合征 基因遗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基因修复治疗MLD的临床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201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患儿,通过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后回输患儿体内,对基因修复后患儿进行随访观察,评估运动功能、语言能力和智力的改善情况;头颅MRI脑白质病变变化。结果:4例患者中随时间最长1例为4年9个月,最短1例为 1年2个月,2例语言功能均有改善,语速增快,字句增多,1例运动功能有改善,2例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均较前进展变差; 2例影像学头颅MR显示病变范围变小,所有病例芳基硫酸酯酶均升高,治疗后只出现近期口腔溃疡和骨髓抑制。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基因修复治疗MLD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无严重并发症,相对安全可行,其临床治疗效果仍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自体造血干细胞 基因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选择100例胃溃疡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优于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应该引起重视。

  • 标签: 阿莫西林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用药安全性。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更低,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5.45%(3/55,腹泻、便秘、呕吐各1例)、12.73%(7/55,腹泻2例,便秘3例,呕吐2例),组间相比,P>0.05。结论: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缬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利哌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科室所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与WHO-DASⅡ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与WHO-DASⅡ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NSS评分与WHO-DASⅡ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在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帕里哌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强化高警示药品安全管理的方式对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医务人员的药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尚未开展强化高警示药物安全管理阶段的患者100例,设置为对照组。同时选择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中已经开展了强化高警示药品安全管理阶段的患者100例,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名医务人员对比两阶段的药学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低于对照组的17%,同时,管理后医务人员对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管理前,以上数据对比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强化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在药物使用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对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值得在医院管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警示药品 安全管理 药学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药学价值。方法:本院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行奥美拉唑单药物疗法,观察组40例行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疗法,分析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和胃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疗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临床疗效 药学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两种抗生素方案治疗的效果及药学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本项研究内选择和分析了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来我院内进行了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102例患者的资料,将本次研究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采取的药物为阿奇霉素,观察组采取的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对两组别当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取对比。结果 对照组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观察组内患者更低,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治疗下呼吸道患者的过程当中,对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药物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74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HCV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者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RNA核酸定量均为阳性的标本,采用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应用一步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Taqman技术对HCV进行Ⅰ型和非Ⅰ型的荧光PCR分型检测。结果检测74例标本共检出两种基因型,分别为Ⅰ型基因30例,非Ⅰ型基因44例;74例感染者有输血者40例。结论74例感染者各基因型男女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无性别差异。综合分析,HCV基因分型对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个体化用药以及愈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与传统唐氏筛查效果的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进行唐氏筛查的60例产妇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与传统唐氏筛查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技术的检查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相较于传统唐氏筛查更具备筛查价值,高风险与低风险筛查率均高于传统唐氏筛查技术,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分析显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更加适用于唐氏儿筛查,对产妇不会造成其他损伤,同时具备安全性高,敏感度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检测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治疗胃炎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 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开展研究,将9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0例。A组、B组及C组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B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与A组及B组比较更短(P

  • 标签: 胃炎胃溃疡 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中采用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后的效果及药学观察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开展时间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病例数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将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采用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药学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血清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均相比治疗前改善效果较好,且实验组优于常规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常规组(15.09%)>实验组(3.77%),P<0.05。结论 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合药物的应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相关血清指标,还可以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生长抑素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血清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对 应用多索茶碱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学 进行探讨。方法:将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88 例,随机分为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并且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了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复常时间、治疗后肺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P < 0.05 ),临床症状(哮鸣音、咳嗽和气喘)复常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短( P < 0.05 );治疗前两组 PEF 、 FEV 1 、 FVC 值小于治疗后(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 PEF 、 FEV 1 和 FVC 均大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患者用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应用多索茶碱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明显,对于肺 通 气功能的改善也极其有利。

  • 标签: 多索茶碱片 布地奈德混悬液 支气管哮喘 药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