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指动脉转位与传统静脉移植在复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所在科室100例复杂断指再植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实验样本确定为5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指动脉转位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情况更好,P<0.05。结论采用指动脉转位术治疗复杂断指再植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恢复情况显著,值得临床深究。

  • 标签: 指动脉转位 传统静脉移植 复杂断指再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化学分析仪以及传统手工法对于尿液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比。方法对498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分别应用化学分析仪和传统的显微镜手工法。对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以后,采用手工检测尿蛋白以及白细胞的阳性率较分析仪具有优势,采用分析仪检验红细胞的阳性率优于手工检测。结论在检测尿液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手工法同分析仪检测法联合起来,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临床治疗获得更加精确的依据。

  • 标签: 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 检测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经不同手术方式(全结肠系膜切除手术、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的所有患者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发现,在治疗结肠癌时,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恢复效果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恢复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许多研究发现,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对其治疗既可以采取医疗措施,更重要的是要预防其发生。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医学界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面也加快了步伐。本文主要分析了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防止策略,期望能够让人们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过高质量的生活。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传统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患者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临床87例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随机手术分组,分别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以及传统修补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炎症介质指标和一般住院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炎症介质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另外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二种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在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以来的传统手术组A组42例,耻骨结节上微小切口组B组44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二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术后疤痕、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耻骨结节上单一微小切口经外环途径治疗小儿双侧腹股疝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疤痕小亦隐蔽,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耻骨结节 双侧疝 小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应用于卵巢囊肿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所收治卵巢囊肿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镜组和开腹组。腹镜组4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开腹组48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镜组住院时间为(5.15±1.39)d、术中出血量(52.61±14.32)ml、排气时间(15.19±4.23)h及手术时间为(52.14±13.27)min,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1)。腹镜组仅出现1例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卵巢囊肿临床治疗中,术中创伤更小,住院效率更高,临床表现优秀,有利于卵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卵巢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和传统手术分别运用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评估和关注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此文开展研究及计算的数值是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本医院纳入并予以临床治疗的70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依据患者的住院日期单双号实行分组,一组纳入35例,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实行在参照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方法实行在实验组,研究及统计两组患者的癌组织完全切除总计算值、术后并发症总计算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癌组织完全切除总计算值、术后并发症总计算值对比于参照组,P<0.05,呈现数据研究及检测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比传统手术治疗显著更优。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传统手术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与传统检验方法对临床输血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为158例交叉配血的患者以盐水法、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展开临床输血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正定型、反定型一次性检验符合率100.0%、99.4%明显高于盐水法的96.8%、91.8%(P<0.05)。经交叉配血后,1例患者发生配血不符,占比0.6%。结论以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展开临床输血检验,可提升一次性检验正确率,为患者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传统检验
  • 简介:摘要如心脑血管疾病之类的多基因复杂性的疾病与细菌感染类疾病差别很大,怎样综合干预多基因复杂疾病及改善患者预后是现代医学上的焦点问题。传统的中医药将人体与自然药物归为同一个系统,辨识药物治疗疾病生物效应的经验模式同现代系统生物学无论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两者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碰撞对现代医学探索人类多基因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传统中医药学 现代系统生物医学 相互碰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效果的临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至2010年间80例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疼痛者21例,需止痛治疗l5例。复发2例,阴囊血肿4例,鞘膜积液l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切口疼痛者l0例,需止痛者3例,异物感l2例,复发0例。术后住院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武,准确掌握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适合人群,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疝 手术方式 手术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对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切口用皮内连续缝合法;对15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用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分别观察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切口局部硬结、红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侧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应用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由于检验试剂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其中对照组的体检人员采用传统溶血素检验,实验组则应用新型溶血素进行检验,对比各小组体检人员的检验效果和各项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不同思维溶血素检验,效果不同,其中检验结果中实验组体检人员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该血液指标中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及红细胞(RBC)的检测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血红蛋白计数(Hb)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新型溶血素的检验效果优于传统溶血素检验方法,应用新型溶血素检验方法后,不仅提高了Hb的含量,而且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信赖和推广。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苦参提取苦参碱,对其纤维素酶提取法和传统提取法进行对比实验。方法纤维素酶提取法(简称酶提取法),即每克生药加入50U(0.25g)纤维素酶,充分搅拌,其他工艺同原工艺;传统提取法。结果酶提取法提高了苦参碱的收率,与传统提取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素酶的加入,提高了苦参碱的收率。

  • 标签: 纤维素酶 酶解技术 传统提取法 苦参碱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选取76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鼻内镜组,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鼻窦手术如经典的柯-陆氏手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筛窦切除术、经上颌窦的筛窦手术、额窦环钻术等,鼻内镜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行鼻窦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鼻内镜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95.65%,常规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鼻内镜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术后并发症较少,该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镜手术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然后就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小切口切除术综合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切除手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切除术术 传统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5-2014年襄阳市襄州区传统可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时间序列特征,为制定襄州区免疫规划工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襄州区2005-2014年传统可免疫性疾病的疫情资料,对该地区传统可免疫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襄州区2005-2014年共发生传统可免疫性疾病14794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151.70/10万,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183.06/10万下降至2014年的119.58/10万;襄州区2005-2014年传统可免疫性疾病的疾病谱未发生明显改变,发病率时间序列分布表明,襄州区2005-2014年乙肝、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麻疹发病率上下波动明显,百日咳、破伤风散在发生,白喉与脊髓灰质炎无病例报告。结论襄阳市襄州区2005-2014年乙肝与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麻疹发病率上下波动,存在潜在发生和暴发的可能,应高度关注。

  • 标签: 传统可免疫性疾病 流行趋势 时间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中医传统治疗,在配上康复理疗,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传统中医配康复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其疗效并在出院后半年进行随访,了解复发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有46痊愈,3例显效,疗效十分显著,在半年后的回访中均无复发的情况发生。结论采用中医传统治疗联合康复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长期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避免了复发状况的发生,值得临床上直接推广。

  • 标签: 中医传统治疗 康复理疗 腰间椎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传统修补术,观察组应用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在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上,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6%,对照组则为6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在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上,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传统修补术 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骨外科学方向120名学生分为2组。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分别采取单纯的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考察各组成绩。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除知识的全面性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外,实验组在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LB教学方法应用于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系统模块课程 PBL教学法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