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MKetacMolar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水门汀及F2000复合体两种材料应用于根面龋的充填效果。方法263颗根面龋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以KetacMolar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对照组以F2000复合体充填,比较六个月和一年后两组的充填效果。结果3MKetacMolar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根面龋六个月时疗效优于F2000复合体,但一年后其成功率低于F2000复合体。结论3MKetacMolar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充填根面龋短期内成功率较高,但其强度较低,远期成功率低于F2000复合体。

  • 标签: 玻璃离子水门汀 复合体 根面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采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小颗粒骨粉(Geistlich(Bio-Oss)12枚种植体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在上颌窦内,使用胶原膜覆盖骨窗。并对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上颌窦底提升高度、骨结合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骨结合情况良好,上颌窦底提升高度5.6~8.9mm,平均7.6mm,12枚种植体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松动脱落现象。结论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采取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使用CGF联合骨移植材料植骨,可以有效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使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及骨结合情况达到理想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CGF联合骨移植材料 上颌窦底提升术 同期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具有物理抗菌功能的分子膜性结构材料喷涂在尿毒症口腔炎症患者口腔溃疡面,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方法30例尿毒症口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观察组按常规对溃疡面换药。用药组每日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三次,观察两组溃疡愈合情况及疼痛改善情况。结论长效抗菌材料能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疼痛,抑制创面细菌生长,其效果优于常规换药法。

  • 标签: 长效抗菌材料 尿毒症口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同种异体脱钙骨、自体骨在胸腰段屈曲牵张骨折后外侧融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胸腰段屈曲牵张骨折患者,比较运用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自体骨髓或自体髂骨进行后外侧融合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接受自体髂骨植骨,47例接受脱钙骨复合自体骨髓植骨;平均随访15个月;脱钙骨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自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后凸矫正效果、植骨融合效果和ODI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自体骨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脱钙骨组。结论复合了自体骨髓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可以作为胸腰段后外侧融合的植骨替代材料

  • 标签: 同种异体骨 自体髂骨 屈曲牵张骨折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对照组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种植修复成功率、骨厚度、植骨厚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种植修复成功率、骨密度以及植骨密度较对照组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术中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可有效提高种植修复成功率,促进骨与植骨生长,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口腔修复膜材料
  • 简介:摘要对瘘管型根尖周炎根管预备后,根管内封FC口腔抑菌液联合碘仿粉剂治疗(对照组)和根管内封氢氧化钙联合碘仿粉剂治疗(实验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取2016-2018年本院就诊的带有瘘管型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90例(90颗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颗牙。经不同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进行有瘘管的根管封药中氢氧化钙联合碘仿粉剂,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 氢氧化钙 碘仿FC口腔抑菌液 根管预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2激光及新型伤口敷料在临床伤口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以来到我科室住院的各种晚期肝病患者合并有急慢性伤口的病例52例,根据不同的病例,采用CO2激光的高温高热作用配合新型伤口敷料对伤口创面进行治疗。结果各种类型伤口应用CO2激光清创的时间和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清创的时间和伤口的愈合时间缩短,配合新型伤口敷料的使用可以使伤口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采用CO2激光的高温高热作用对伤口创面进行各种治疗能大大缩短伤口的清创和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CO2激光 伤口管理 新型伤口敷料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的根管充填材料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需要做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者34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氧化锌糊剂、法国碧蓝Cortisomol糊剂和AHplus糊剂实施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同时使用牙胶尖。观察比较其术后一周内的恢复效果和半年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一周内的恢复效果比较,AHplus糊剂组的恢复效果好于其他两组,法国碧蓝Cortisomol糊剂的恢复效果好于氧化锌糊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内的临床疗效比较,AHplus糊剂组的应用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国碧蓝Cortisomol糊剂的应用有效率高于氧化锌糊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中不同填充材料的临床疗效由高到低依次为AHplus糊剂、法国碧蓝Cortisomol糊剂、氧化锌糊剂。

  • 标签: 根管填充 氧化锌糊剂 法国碧蓝Cortisomol糊剂 AH plus糊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用于粘结纤维桩的树脂粘接材料的吸水性和溶解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ParacoreAutomix、DMGLuxacore、可乐丽菲露DCcore3种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每种材料各制备5个试件,浸泡于蒸馏水中28d,通过测量浸泡前、后的重量变化计算材料的吸水值与溶解值。结果3种材料的吸水值与溶解值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araCore的吸水值和溶解值最大,分别为(20.13+0.97)μg/mm3和(4.81+3.13)μg/mm3。结论DCcore的吸水值和溶解值较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araCore的吸水值和溶解值最大,其远期力学性能较差,使用寿命缩短。

  • 标签: 纤维桩 树脂粘接剂 吸水性 溶解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对于钛合金材料应用于颅骨成型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将2008年1月1日—2018年2月1日在我院接受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总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接受传统钛合金材料进行修补术的患者,实验组为接受计算机辅助成型技术做成的钛合金材料进行修补术的患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颅骨形成修补术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传统塑形组在手术时间、钛钉数量和术后不良结局的发生上均高于计算机辅助塑形组(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患者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 颅骨成型修补术 钛合金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应用于留置导尿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我科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尿道口护理中使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进行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喷洒。结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可以在喷洒处形成一层物理抗菌分子膜,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并延长尿管留置时间。

  • 标签: &ldquo 洁悠神&rdquo 留置尿管护理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足踝部手术患者采用特肤生(上海硅健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硅基创面修复材料)治疗的效果,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便于其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为2012年2月-2013年10月,入选研究的患者均为该阶段在本院接受足踝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92例,所有患者均有长时间伤口引流不畅、感染或不愈合等表现,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时间,随机19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6例,临床期间给予常规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患者11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特肤生(硅基创面修复材料)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估,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包分析研究中得出的数据。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9.68±3.01)天、(12.05±3.47)天,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不愈合患者、创面引流不畅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张力性水泡结痂者及骨髓炎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足踝部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行特肤生(硅基创面修复材料)治疗效果良好,可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 标签: 特肤生(硅基创面修复材料) 足踝部手术 伤口愈合 康复新液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趋化因子SDF-1复合聚乳酸-乙醇酸(PLGA)高分子材料制备生物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相容性,并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增殖及迁移情况。方法2017年11月—12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PLGA支架材料为BP组,加入120ng/ml浓度SDF-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PLGA支架材料为S-BP组,利用CCK-8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CCK8增殖检测S-BP实验组细胞活性比BP组细胞活性增强(P<0.01),BP组细胞活性比正常对照组细胞活性增强(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细胞迁移率S-BP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B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趋化因子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可有效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趋化。

  • 标签: SDF-1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LGA材料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临床中应用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情况。方法择取在2016年9月—2018年7月时段到我院接受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治疗的9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n=49)、乙组(n=49),甲组使用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乙组行Bio-Gide修复膜帮助引导骨再生,观察治疗效果、不同时段骨密度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对患者治疗后,手术治疗后,乙组术后2周以及术后4周时上述情况显著优于甲组(P<0.05);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对于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患者而言,选择Bio-Gide修复膜材料的效果更为理想,而且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低,可改善预后,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价值,应当推广。

  • 标签: Bio-Gide修复膜 钛膜 引导骨再生 牙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对其作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分组研究,1组选择Bio-gide膜,2组选择海奥口腔修复膜,对两组种植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骨厚度、植骨厚度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1组治疗后骨厚度、植骨厚度与2组相比,相对更厚(P<0.05);1组并发症率为10.0%,与2组30.0%相比,相对更低,1组修复成功率为90.0%,与2组80.0%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与海奥口腔修复膜相比,Bio-gide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效果更为理想,可提升修复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Bio-gide膜 海奥口腔修复膜 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及修复成功率。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择接受治疗的60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则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之治疗下过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牙种植引导骨再生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的方式,与传统钛膜引导方式比较,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骨再生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一次性根管疗法下采用不同根管充填材料对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性充填根管,其中iRootSP组采用iRootSP糊剂作为根管封闭剂;Cortisomol组采用Cortisomol糊剂作为根管封闭剂;氧化锌丁香油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根管封闭剂;对比三组疗效情况。结果术后7d内各组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后各时间点,氧化锌丁香油组VAS评分均高于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术后1周时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的急症反应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氧化锌丁香油组急症反应数则要高于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P<0.05)。术后2周,氧化锌丁香油组的显效率和显效率要低于iRootSP组和Cortisomol组(P<0.05)。结论iRootSP糊剂和Cortisomol糊剂作为根管封闭剂应用于一次性根管疗法能有效提高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充填材料 iRoot SP Cortisomol糊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材料桩核(玻璃纤维、铸造金属)修复残根残冠及无桩修复牙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根管填充的患者68例,共98颗上颌前牙残根残冠,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分为一组、二组、三组,一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二组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三组采用无桩修复,对比三个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三个组的修复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5),一组的修复齿抗折裂强度明显优于二组和三组,且牙龈指数和修复齿出血指数明显低于二组和三组(P<0.05),二组的修复齿抗折裂强度、牙龈指数和修复齿出血指数均优于三组(P<0.05)。结论无论采用玻璃纤维桩核、铸造金属桩核还是无桩修复都可以有效的治疗残根残冠,其中以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的牙齿健康指数最高,以无桩修复的牙齿健康指数最低。

  • 标签: 玻璃纤维 铸造金属 无桩修复 残根残冠 无桩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VSD)在骨科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中应用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将2008年2月以后使用该项技术的分为实验组(VSD负压封闭引流组)42例和2008年2月以前未使用该项技术的分为(传统换药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彻底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清创换药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由20.7±07天减少至12.5±05天,抗生素使用天数由8±08天减少至5±08天,而治愈率对比94.1%VS73.4%,患者住院周期对比28天VS42天,换药次数由8次减少到3次,创面感染率对比1%VS8%,患肢截肢率由3%降低到0%,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一次性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在骨科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中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护工作量,有效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提高了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周期,降低患肢感染率和截肢率。

  • 标签: 一次性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 引流 创面修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