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应用补肾强督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均接受补肾强督偻汤治疗,研究组40例均接受补肾强督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结果完成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2.5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枕墙距、指地距、脊柱痛等指标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补肾强督偻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产生较为满意的效果,其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补肾强督治偻汤 小针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优越性与效果。方法70例进展期胃癌病例纳入实验,以治疗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远端胃癌D2根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都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效果明显,推荐应用。

  • 标签: 远端胃癌D2根治术 进展期胃癌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胃癌D2根术患者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探讨淋巴结状态和分子标记物c-myc在胃癌术后是否需行辅助放疗的预测作用,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D2根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分为A组、B组,A组术后予以放化疗,B组术后予以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复发及转移情况。进一步分析淋巴结阳性率和c-myc(+)患者临床结局差异。结果30个月后2人死亡,均死于肿瘤复发或者转移。34人发生复发,单部位复发23例,6例多部位复发,5例部位不详。3年总生存率为79(79.0%),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96(96.0%),3年无腹膜转移复发生存率80(80.0%)。c-myc(+)为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选择一种合理的辅助治疗方式,既可以减少患者医疗费用,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局部进展期 胃癌D2根治术 淋巴结状态 c-myc 术后 预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6、IL-8和TNF-α的干预作用。方法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加用喜炎平静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浓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发热天数、咳嗽天数及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短(P<0.01),且他们治疗后的IL-6、IL-8、TNF-α的血清浓度也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抑制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反应,佐支原体肺炎疗效疗效显著。

  • 标签: 喜炎平 支原体肺炎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云南省地处温带,夏季雨量充沛,野生菌资源丰富分部广泛,当地村民有采集野生菌食用的习惯,野生菌属于山珍味道鲜美,但村民对野生菌分类不清经常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中毒并造成人员死亡;该起中毒事件为陆增荣家小孩自行采集加工,8人食用导致8人中毒5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罹患死亡率62.50%(5/8);野生菌共计9朵(毛柄白毒伞5朵,窝柄黄乳菇3朵,毒红菇1朵),重量约150~200克,毒性极强;通过该起事件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避免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造成人员和经济损失。

  • 标签: 野生菌 毛柄白毒伞 毒红菇 窝柄黄乳菇 流行病学调查 野生菌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