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椎管外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计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臂丛手术区的层次结构。臂丛神经根的毗邻关系。结果:臂丛神经根C5、6、7、8、T1依次高出锁骨上4.4±0.8cm、3.5±0.7cm、2.3±0.6cm、1.5±0.7cm和0.7±0.6cm。C5、6合干部位多在前斜角肌外侧缘,C7为单干,C8、T1合干被前斜角肌掩盖。皮肤至神经根深度分别为C52.5±0.5cm、C62.7±0.5cm、C83.2±0.6cm、C83.6±0.6cm和T13.2±1.5cm。膈神经经前斜角肌表面外上斜向内下。C8、T1与胸膜顶关系密切。结论:椎管外单根神经根切断术,方法简便、安全、刨伤小,具有可行性。

  • 标签: 椎管外臂丛神经根切断术 解剖学 痉挛性脑瘫 膈神经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对于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进行解剖认识,探讨面神经解剖在腮腺手术切除中的意义。方法本文通过本院2007年到2016年实施腮腺肿瘤切除手术86例患者情况分析,其中面神经解剖75例,面神经总干解剖11例,面部神经下颌解剖患者67例。结果全部手术后进行9到33个月随访工作,没有发现肿瘤复发病例出现,其中4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了腮腺瘘问题,1例患者出现永久性面瘫问题。结论面神经解剖手术能够帮助患者完成对于腮腺肿瘤的有效治疗,从而减少面神经医疗损伤问题。

  • 标签: 腮腺 面神经 解剖 临床
  • 简介:目的了解骨间背侧神经终末支的可能卡压位置、临床意义及作为神经缺损移植供体的可能性。方法2倍放大镜下解剖骨间背侧神经终末节的分支、行程、直径、长度、束支、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腕关节活动对其影响。结果腕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及其活动可引起骨间背侧神经终末支的受压;其行程、分支、直径、长度等适合于作为神经移植供体。结论腕关节结构异常和(或)过度活动可引起该神经卡压致腕背痛;骨间背侧神经终末支作为节段性周围神经缺损移植供体是较合适的。

  • 标签: 骨间背侧神经 腕关节 供体 应用解剖 移植 背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Neer评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十分优秀,固定稳定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解剖锁定 钢板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假体隆乳术是美容外科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它主要把乳房的凝胶假体放在胸大肌后间隙或乳腺后间隙中。在这种手术方法当中,部分求美者会选择使用解剖型的假体。对传统的圆形假体来说,解剖型假体的出现是一个挑战。解剖型假体主要有两种类型,特别是410型假体和自然形乳房假体。由于很多来接受假体隆乳术的患者,她们自身乳房的条件比较差,因此不适合使用这两个平面来进行手术,从而使得上平面隆胸手术的方法开始出现在假体隆乳术当中。双平面隆胸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所获得的效果也令人比较满意。

  • 标签: 解剖型 假体隆胸 双平面隆胸 运用
  • 简介:摘要:股三角是解剖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股血管穿刺插管、股神经阻滞麻醉、股疝手术的重要部位。随着血管穿刺插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股动脉经皮穿刺插管因成功率高、导管偏转率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股血管插管在为患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风险。穿刺会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因此,了解股三角的解剖学结构及其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 标签: 股三角 解剖学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局部解剖的临床实践结果,探究如何选择前列腺局部解剖位置才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方法:随机将待解剖尸体分为两组,第一组沿正中矢状面切开尸体盆腔,然后观察视图膜部尿道、前列腺韧带、血管、逼尿肌围裙、狄氏筋膜等解剖结构的形态和相对位置,最后测量前列腺韧带的长、宽、间距等数据信息;第二组先锯断耻骨上下支并去除耻骨联合,然后观察膜部尿道、前列腺韧带、血管、逼尿肌围裙、狄氏筋膜等解剖结构的形态和相对位置,最后获取横截面完整的前列腺局部样本。结果:膜部尿道与尿生殖膈平面夹角在80°左右,其长度在12cm左右;静脉血管大小疏密情况因人而异;尿道外横纹括约肌连续或者不连续情况均存在;解剖尸体前列腺部位血管神经束大部分处于尿道背外侧,少部分位于膜部尿道背侧;耻骨前列腺韧带宽度在5.2~8.6mm之间,前列腺侧宽度在10.0~14.0mm之间、长度在7.9~10.3mm之间,前列腺侧间距在9.8~14.6mm之间;背血管复合体分布在前列腺前方或者耻骨前列腺韧带两侧;逼尿肌围裙位于前列腺尖部和膀胱颈之间,其中靠近膀胱颈时最宽、靠近前列腺尖部时最窄;狄氏筋膜呈现单层或者双层的情况均存在。结论:泌尿科医生必须通过前列腺局部解剖掌握其中各个结构的分布情况和相对位置,然后在前列腺手术中找准切开暴露位置,尽量保证手术视野清晰,这样才能提高术者手术精细化水平,从而保证患者术后恢复治疗速度提高,同时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 标签: 前列腺 局部解剖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解剖鼻部Pitanguy韧带,为鼻整形中鼻唇畸形疾病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4具甲醛固定尸体头颅标本,将其中的7具男性尸体和4具女性尸体进行大体解剖,沿着鼻背中线切开并进行逐层解剖,观察Pitanguy韧带起止点和周围组织,对其进行纵向切片并采取HE染色后观察组织结构;另外3具尸体标本剥除整个外鼻,进行水平切片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结果:Pitanguy韧带沿着鼻背中心线向下,处于鼻翼软骨内,止点为鼻小柱底部,走行于鼻翼两侧软骨处,可见Pitanguy韧和口轮匝肌和鼻中隔肌有联系。结论:经本解剖研究证实Pitanguy韧带存在,由于韧带和等肌纤维之间相互交织,在鼻整形中通过缩短或直接切断韧带能有效治疗部分鼻唇畸形疾病。

  • 标签: 鼻整形 Pitanguy韧带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胆管汇合MRCP解剖与胰胆系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期间接诊的MRI检查与MRCP检查同时进行的患者600人,将其病例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基本对象。利用单次激发FSE序列与最大密度投影技术获得患者的MRCP检查图像,综合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胰胆管汇合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正常型与异常型,异常型又由P-B型和B-P型,以及分别开口型等三大类型组成。不管是胆囊炎与胰腺炎,还是胆系结石,胆系肿瘤,以及胰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的组间差异较大 (P<0.05),但是异常型的胰胆系疾病发生率要明显高正常型。在异常型各型合并胰胆系疾病发生率方面,胆系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生率,以及胰腺肿瘤的发生率,均不具有组间差异(P>0.05);其中,在胰腺炎发生率方面,分别开口型的胰腺炎发生率要明显低于B-P型和P-B型(P<0.05);在胆系肿瘤发生率方面,P-B型明显低于B-P型,分别开口型明显低于P-B型(P<0.05);在合并先天性胆总管扩张与胰胆管汇合的发生率方面,正常型与异常型之间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合并胰胆系疾病方面,PBM的发生率更高,不管是在胰腺炎还是胰胆系肿瘤方面,发生率都相对较高,借助MRCP检查,能够对胰胆管汇合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精准的分型诊断,为胆系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参考。

  • 标签: 胰胆管汇合 MRCP 胰胆系疾病
  • 简介:摘要:多元化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这门课程是医学生和生物学学生的基础科目,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人体结构和发展过程至关重要。传统的讲授模式可能过于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而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本文将针对多元化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多元化 教学法 人体 解剖学 组织 胚胎
  • 简介:目的探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时对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LC术23例,行逆行法或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结果23例LC均成功完成,术后发生胆漏1例,腹腔引流7d后治愈。无胆管损伤、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者采用逆行法或顺逆结合法有利于LC的顺利完成。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 观察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55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 Neer评分法 [ 1 ]评定标准优 35 例、良 14 例、可 4 例、差 2例 ,优良率 95 %。结论 : 应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55 例骨折对位准确,内固定牢固,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股骨骨折 内固定 复位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对复杂Pilon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复杂Pilon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12年3月-2016年12月,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30例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30例胫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疗总有效率97.50%分别优于对照组80.00%、47.50%,p<0.05。结论对复杂Pilon骨折患者采取胫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杂Pilon骨折 胫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移位腓骨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7月对有腓骨骨折移位的踝关节骨折136例,按Werbr和Danis踝关节骨折分型:B型79例,C型57例。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100例行髓内针内固定;另外36例用小型加压钢板内固定,腓骨尽量要求解剖复位。结果随访7~39个月,36例小型加压钢板内固定者腓骨达到了解剖复位,其功能恢复满意率为100%;100例髓内针内固定者腓骨有短缩者45例,其功能恢复满意率为55%。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中移位腓骨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腓骨内固定 移位
  • 简介:目的探讨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41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间歇性跛行11例,下肢静息痛12例,合并溃疡或坏疽18例。15例腹主动脉和(或)双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腋.股动脉旁路移植术,18例单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股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单侧髂动脉合并同侧股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胭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的旁路移植血管均为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工血管。结果术后40例(97.6%)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0.41±0.15升为术后0.89±0.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5例,随访时间1-5年,本组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总的通畅率分别为93%、86%、80%。结论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人工血管 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外科史上有3次伟大的飞跃,第1次是1906年Carrel完成了微小血管吻合,为现代血管外科和移植外科奠定了基础,1912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第2次是1954年Murrey完成了同卵双生兄弟间肾移植,从此揭开了器官移植的篇章;第3次是1987年法国妇产科医师Mouret完成了第1例LC,从而拉开了微创外科的帷幕。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快速康复外科 循证医学
  • 简介:随着食管癌分期工具及手段的不断发展,使食管癌的治疗前分期越来越准确,为食管癌的分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目前,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黏膜下癌应用食管内镜下的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逐渐得到认可。外科治疗在食管癌的治疗中仍居主导地位。无淋巴结转移的Ⅰ期、ⅡA期患者应用单纯外科治疗,仍然被认为是标准治疗;

  • 标签: 食管重建术 解剖生理学 无淋巴结转移 外科治疗 黏膜切除术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 观测闭孔神经闭膜管外段的解剖结构,为临床不同路径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经防腐剂固定的成人尸体 25具,暴露闭孔神经及闭孔周围的解剖结构。结果 闭膜管内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41.53±0.76mm;闭膜管外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54.17±0.42mm;闭孔神经距股静脉内侧壁距离 11.01±0.17mm;闭孔神经穿出点距腹股沟韧带垂直距离 27.92±0.33mm;闭孔神经出闭孔点距耻骨结节距离 23.55±0.27mm。结论 临床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时,安全进针范围宜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 1/3交点垂直向下 27.59~ 28.25mm与耻骨结节的外下至该线距离 23.28~ 23.82mm的范围内,针尖应向后、外、上方刺入,使针尖滑过耻骨水平支下缘,可提高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和安全度。

  • 标签: 闭孔神经 闭膜管 腹股沟韧带 耻骨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面神经的位置进行具体量化,为相关手术防止神经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腮腺改良术切口,对 5具( 1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尸的腮腺咬肌区进行精细解剖,分离修洁面神经及其分支,用游标卡尺测量面神经各项数据并运用表盘技术在头部标本上进行面神经的定位观察,以上数据均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面神经分叉前宽度为( 3.49±0.52)mm,出茎乳孔部至分叉处长度为( 19.37±0.70)mm,平乳突尖平面面神经距乳突外缘深度为( 20.84±1.45)mm,面神经走行位于表盘的 7-8点之间( 36.5±4.4)。结论 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对面神经进行了解剖、测量和定位,为临床腮腺手术中循顺行法剥离面神经及其分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标签: 面神经 解剖学测量 应用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