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食管胃交界腺癌(AEG)发生于食管和胃交界区域,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标准,以解剖学为基础Siewert分类法逐渐被临床认可。Barrett’s食管通路和胃通路是AEG主要发病机制。手术切除是AEG主要治疗方法,新辅助疗法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基因靶向疗法是治疗AEG新方向。目前,东西方国家对AEG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其病因、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AEG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胃交界腺癌 分类法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它是由基因控制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发生。

  • 标签: 细胞调亡 细胞凋亡 疾病 发生机制 临床学 首次
  • 简介: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急性炎症过程。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既是疗效不佳,又是治疗方案不定一个棘手疾病。第七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提出了急性胰腺炎诊治规范^[1]。诊规范提出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①对胆源性胰腺炎,凡伴有胆道梗阻者应急诊手术或早期手术。无胆道梗阻者,先行非手术治疗,出院前做胆石症手术。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药物治疗 胆道梗阻 氧自由基 肠源性细菌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临时输液室是急诊病人治疗较为集中地方,病员流动量大,人员变动频繁,易发生护理差错。由于急诊科工作特点,护士各负其则,很多操作均需一人独立完成,如核对医嘱、加药、巡视;若收药时核对医嘱不严格可导致用法错误或漏用药物,加药时不认真查对可导致取错药液或不能查出杂质,未能按规定巡视病人可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人输液渗漏、输液不畅、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以上均可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差错 急诊病人 输液室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输液渗漏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持续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最常见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并且对疾病转归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鉴于人体生理解剖特点及病人心理因素,有时也会造成插管失败,从而给病人造成一定不适和痛苦。为了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院普外科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提高了插管一次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持续胃肠减压 临床应用 护理技术 插管技术 护理经验 心理护理
  • 简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均能明确病因,但仍有近5%患者无法确诊,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gastrointestinalbleeding,OGIB),即“经胃镜、结肠镜和(或)X线片小肠钡餐检查术能发现出血部位间歇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OGIB可分为不明原因隐性出血[反复缺铁性贫血和(或)反复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和不明原因显性出血(反复血便)。

  • 标签: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BLEEDING 结肠镜检查 诊断 粪便隐血试验 缺铁性贫血
  • 简介:重症胆管炎(ACST)是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重症胆管炎病理反应复杂,发展迅速,极易导致中毒性休克,病死率高达25%。多年来一直备受临床外科同仁关注。我们1994~2003年共收治ACST病人44例,死亡1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症胆管炎 诊断 治疗 急腹症 中毒性休克
  • 简介:肝肾综合征特点是一种功能功能障碍,肾脏组织学上并无显著性变化。其基本发病过程是外周及内脏动脉系统舒张,从而造成动脉血压和系统血管阻力下降。作为代偿,机体动用各种机制来纠正这种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以及抗利尿激素释放,而肾脏血管对这种代偿机制尤为敏感,从而引起肾血管广泛收缩和钠水潴留,导致肝肾综合征。多种血管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另外,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输出量下降在肝肾综合征病理生理学机制中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肾综合征 血管因子 发病机制 进展
  • 简介:一、正常门静脉血流及门静脉压门静脉是指脾静脉与肠系膜静脉汇合处起到肝门一段形成总干,长约6~8cm。正常门静脉压力约0.8~1.33kPa,平均1.07kPa。门静脉压力虽然随着饮食或运动有一些差异,但都不超过1.33kPa。如果门静脉血流受阻,门脉压力升高到1.33kPa以上时,即成为门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PH),门脉高压时压力可高达2.7~4.0kPa。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肝外门静脉 门静脉压力 门静脉血流 侧支循环 门脉高压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病人抢救过程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成为抢救危重病人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对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病人要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否则,易出现各种意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我科自1998-06/2003-10对23例使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机械通气 护理要点 呼吸衰竭 抢救治疗 病情观察 并发症
  • 简介:科技期刊中插图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即线条图和照片图,照片图又有黑白照片图和彩色照片图之分。图片要求图序、图题说明不要标注在图上,如需标注,请附2张图,一张为有标注图,一张为原图,图需按比例缩放,以免失真。插图位置与表格一样,插图编排应随文列出,出现在与图相呼应词语。

  • 标签: 插图 科技论文 彩色照片 科技期刊 线条图 标注
  • 简介:黄疸是临床上常见一类症状和体征,表现为患者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通常因肝脏损伤引起,根据病因不同可将其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梗阻性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其中肝细胞性黄疸最常见。肝细胞性黄疸是因肝细胞病变造成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能力降低所致。凡能造成肝细胞功能障碍,影响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泌疾病均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常见于各种肝实质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等)、全身感染性疾病导致肝脏损害(如败血症、疟疾、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布鲁菌病、结核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等)以及各种原因导致肝硬化、肝脏肿瘤等,其中病毒性肝炎约占肝细胞性黄疸病因90%以上。

  • 标签: 肝细胞性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病毒性肝炎 诊断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