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说文解字》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据《后汉书·儒林传》中记载,许慎初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汶长。其间曾为太尉南阁祭酒。后去官,卒于家。许慎博通经籍,撰有《五经异义》、《史记注》和《淮南子注》,均亡佚。传于今的只有《说文解字》这部著作。

  • 标签: 谐声系统 《说文》 著作 古音学 《说文解字》 古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现代修辞的诞生如果从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发凡》问世算起,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来,对于什么是修辞的问题,修辞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几乎象一块难以消化的口香糖,被人们不停地咀嚼着,反复地品味着,这不能不发人深思。这里我也想再把它抖落一番。我想还是从认识与存在的关系说起。世界是客观的存在,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认识必须通过表达才能进行社会交流,产生社会效果。存在于思维中的认识是潜性的认识,以特定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认识是显性的认识。从客观存在到主观思维是一个由存在到认识的过程,即由客观到主观的过程。由主观思维到社会交流是又一个过程,是认识由潜在到显在的过程,即由认识到表达的过程。表达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不是机械地简单复制的反映,而是经过主观筛选、模拟、评判,染上主

  • 标签: 修辞学 再思考 言语表达 逻辑学 语言学 主观思维
  • 简介:生物符号致力于研究自然中的符号过程、意义、信息与交流。生物符号作为范式转换,将生命过程看作是意义产生过程、信息过程,而不仅仅是机械过程。根据生物符号,生命过程在符号框架内可以被丰富地解释。生物符号产生于达尔文生物的两个反常。这两个反常可能会导致生物当前的主流范式走向危机。面对这个危机,生物符号提出了符号的回应。生物符号利用皮尔斯符号通过重新定义生物的事实、问题与方法,重新概念化了生物。一些迹象表明,生物符号已经进入了常规科学的阶段。然而,要想进一步发展,它必须面对内部、外部的挑战。

  • 标签: 生物符号学 符号过程 新达尔文生物学 范式
  • 简介:《对比语言研究的最新趋势——功能和认知视角》是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功能和结构语言研究”系列丛书的第60卷.由MariadelosangelesGomezGonzOlez。J.LachlanMackenzie和ElsaM.Gonzazalvarez三位教授合编,2008年出版。

  • 标签: 语言学研究 认知视角 功能 对比 出版公司 2008年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日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交往矛盾(communicationparadox)。这种关注不仅体现在人类各民族的语言层面,也表现在对各民族间非语言交际的认知方面。近年来由于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的发展,人们对各民族的非语言交际系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体态语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热点。

  • 标签: 非语言交际 体态语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语言层面 认知
  • 简介:<正>中国现代修辞的发展,由于《修辞发凡》的影响,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直持续前进。其间,虽有“文革”十年的沉寂停顿,但却孕育了七十年代末以后更大规模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八十年代中期那种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可谓令人鼓舞。然而,无庸讳言,尽管七十年代末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修辞的发展在修辞新体系新理论的建构方面,在辞格研究的深化方面,在词句段落篇章修辞方面,在语体风格研究方面,在修辞研究方面,在修辞新领域的拓殖方面以及作家作品修辞研究、口语修辞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很多方面填补了《修辞发凡》所未涉的空白,或将《修辞发凡》所论述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了,但至今仍未出现一部像《修辞发凡》那样的里程碑性质的著作。为什么呢?这里就可看出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修辞发展所存在的严重缺陷。通过对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修辞发展的反省与对相邻其他学科发展的经验以及未来世界学术发展的普遍趋势的省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 基本方向 汉语修辞学 陈望道 演绎法
  • 简介:茶是中国对人类、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几千年来,随着饮茶风习不断深入人民生活,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我国唯一的茶专题国家级博物馆,坐落于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从茶史、茶萃、茶事、茶缘、茶具、茶俗等六个方面对茶文化进行了诠释,其配合展品的英文解说词对促进茶文化对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

  • 标签: 中国茶叶博物馆解说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学研究
  • 简介:本文运用CiteSpace分析方法对近20年国内外生态翻译研究论文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①国外生态翻译研究较少但近年来逐渐增多,而国内相关研究一直呈螺旋式上升趋势;②国外研究热点少,集中于口译教学、选择适应和生态,而国内研究热点较丰富,包括三维转换、生态翻译环境、翻译伦理、公示语和翻译适应选择论等;③生态翻译研究国际发文量和质都需要提升,而国内CNKI期刊、会议和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有关生态翻译研究文献集中于口译教学、选择适应和生态体系三大主题,并呈现稳定的科研态势;④国内外生态翻译研究跨学科的理论性探讨相对较少,而应用性阐释占绝对优势;⑤生态翻译研究需要基于翻译实践归纳提炼理论,理论需要理性演绎和观察验证,如此翻译实践才会具有生命力。

  • 标签: 生态翻译学 CiteSpace分析 研究前沿与热点
  • 简介:研究生英语是我国现阶段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基础课,研究生英语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解决现阶段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研究生英语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该文从教育生态视觉出发,寻求英语教学与生态理论相结合,研究影响研究生英语教学系统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优化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方法。

  • 标签: 研究生英语 教育生态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张泗洋先生在中国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一系列莎研究论著详实、全方位地阐释莎士比亚。他的莎研究思想,是中国莎研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莎研究为21世纪中国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张泗洋 莎士比亚研究 思想 特点
  • 简介:《文心雕龙》以其理论的丰富和系统特立于传统文艺评论之首。历来研究论著可谓累累,然其符号特质却少有学者给予关注。盖既囿于其理论与结构之丰富庞大,又隔于西学概念与传统结合之难。而《文心雕龙》的符号特质主要体现于总体叙事结构的等级秩序与分类描述的“释名章义”的“命名”活动,全书是一个层级的文化符号体现,既是文学自觉时代的影响,亦是阐释文学的身份符号的确证。

  • 标签: 《文心雕龙》 符号特质 研究状况 叙事结构
  • 简介:“中国训诂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于2016年11月19至2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训诂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116篇,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110名学者出席大会,围绕着“训诂与中华传统文化”、“海峡两岸方俗语词研究”、“出土文献词语考释”三个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国大陆 学术年会 训诂学 福州市 福建师范大学 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正>1987年到1988年,我们曾经打算编一部《应用语言导论》。我们设想,这个应用语言应该是应用语言学学,讲语言同各有关学科接触部的共性和个性。我们谈的应用语言是广义的,大致有四个方面:一语言教学,二语言同自然科学,三语言同社会,包括语言修养,四语言计划。而且我们中国的内容要比较多。我们到上海、哈尔滨、广州跟同行讨论,还在广州开

  • 标签: 神经语言学 跨学科 应用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语言应用研究 文学作品语言
  • 简介:作者:李玮书名:新闻符号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ISBN:9787561482148DOI:10.13760/b.cnki.sam.2015.01.01621世纪以来,全球跨学科融合的趋势不断映射到各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近年来,符号研究在本土的升温自不例外,它既离不开新闻传播产制符号的实际生态,也离不开各类符号流动并嵌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日常体认,新闻传播与符号间的勾连已然成为令人瞩目的媒介文化景观。

  • 标签: 符号学研究 媒介文化 常体 新闻文本 学科融合 新闻传播教育
  • 简介:海外小朋友都来中文──《支持海外幼童汉字》座谈会侧记12月19日上午,北京国际饭店彩虹厅里充满着热烈的气氛。本报举行的《支持海外幼童汉字》座谈会正在这里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中国前驻美国大使柴泽民、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袁晓园、副会...

  • 标签: 小朋友 座谈会 汉字研究 语言环境 留学生 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