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脓疱病是发生于掌部的一种慢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笔者自2005年8月-2007年8月用中药治疗此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中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Co2激光,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封闭,中药汤剂泡洗治疗疣疗效及副反应比较。结果Co2激光治疗组痊愈率(91.04%),5%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组效果稍差,痊愈率(86.15%),中药汤剂泡洗痊愈率(92.01%)。本结果提示,Co2激光治疗组和中药汤剂泡洗治疗组疗效差不多,5%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组效果稍差,但中药汤剂泡洗治疗组无创伤,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日常活动及工作,有效防止复发,疗效显著。而对照组相对感染和疼痛明显,并易留下疤痕。所以中药汤剂泡洗治疗疣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汤剂 跖疣
  • 简介:疣为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是一种常见的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皮肤赘生物,中医称之为“疣目”,我们对47例疣的患者进行了火针治疗,并与42例冷冻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火针 跖疣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掌脓疱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复杂,易诊难治。主要临床表现是手足掌部位对称性红斑、针尖大小无菌性脓疱。文中概述了古今中医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中医各家的临床经验及心得,总结认为风、湿、热、毒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内有不足,复感外邪责至于脾,酿生湿热,或气机郁滞,湿热蕴积,成毒成脓,是主要的病理变化。湿邪贯穿于本病的始终,与肝脾关系密切。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瘑疮 病因病机
  • 简介:目的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DDH)的病因目前不明,但其与髋关节松弛密切相关。该研究通过比较DDH患儿与正常儿童关节囊中Ⅰ,Ⅲ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以探索DDH患儿髋关节松弛的原因。方法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9对发育性髋脱位患者及正常儿童配对比较。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COL1a1COL3a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COL1a1在DDH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COL3a1在DDH组mRNA水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其蛋白水平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DH患儿关节囊中Ⅰ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较正常同性同龄儿降低,可能是导致DDH患儿髋关节松弛的原因。DDH患儿髋关节松弛可能与Ⅲ型胶原含量无关。

  • 标签: 发育性髋脱位 关节松弛 关节囊 胶原 儿童
  • 简介:摘要拇指末节脱套伤作为手外科常见的损伤,脱套组织往往毁损严重缺少再植条件,往往采用残端修整、局部皮瓣覆盖、游离2再造等方式治疗,不可避免的造成末节指骨短缩、整个足趾的牺牲和修复外形欠佳等后果。甲瓣被认为是治疗此种损伤的首选术式,但是传统甲瓣切取足趾范围过大,供区并发症多。2010年4月,我院采用同蒂甲瓣和2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1例,随访10年,患者拇指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甲瓣 拇指再造 拇指脱套伤 修复
  • 简介:摘要多是足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中轴后型多畸形最常见。多畸形的治疗目的是改善功能和(或)外观。本文回顾相关文献,介绍轴后型多畸形的临床分型,总结手术治疗的目的和时机,探讨轴后型多畸形切除列选择、矫正保留轴线偏斜、重建蹼、矫正短畸形和重建保留关节稳定性的方法。

  • 标签: 多趾畸形 并趾 分型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报道皮管和指()甲移植再造手指的方法及功能.方法利用无再植条件的断指指骨或髂骨作骨架固定,置入对侧腋下皮管,将断指甲床或取足趾甲床移植再造手指.结果本组再造42指皮瓣全部成活,移植指()甲全部成活35指,部分成活5指,失败2指.术后经6个月~4年随访,再造手指功能良好,半年后恢复保护性感觉,外形美观,病人对疗效满意.结论此方法设计合理,不需吻合血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外形美观,尤其适于末节指体损伤或缺失,是一种再造手指的较好方法.

  • 标签: 皮管 移植 再造手指 指甲 趾甲
  • 简介:年轻人运动相关的胫骨应力性骨折临床十分常见。在老年人中,这种疾病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Paget病、焦磷酸盐关节病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群体中,而在老年退变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中则十分罕见。对于这类疾病的病因和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报道1例膝关节关节炎合并胫骨近端应力性骨折患者的诊治及文献回顾,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阐述。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应力性骨折 骨关节炎
  • 简介:背景:[足母]僵硬是1关节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疼痛、背伸活动受限。[足母]僵硬的治疗常采用关节唇切除术与趾骨截骨术,但是对于第一跖骨是否存在抬高,跖骨截骨下沉和短缩是否可有效治疗僵硬,现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目的:分析僵硬患者是否存在1跖骨抬高和过长,评价行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足母]僵硬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行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治疗[足母]僵硬13例15足。记录术前侧位1、2跖骨间夹角(IMA)、术后骨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患者1关节背伸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1关节间隙、1跖骨突出度(MPD)。结果:术前X线片示4足存在跖骨抬高(侧位IMA为4.8°~8.7°),8足存在1跖骨过长(MPD为2.2~6.9mm)。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6个月,平均(16.7±4.7)个月。术后4周均达到骨愈合。1关节背伸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9.7°±10.4°(4°~40°)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平均57.9°±12.2°(36°~72°)。至末次随访时,AOFAS功能评分、VAS评分,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的1关节间隙、MPD,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随访期间,患者均无需进一步手术治疗,无转移性跖骨痛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足母]僵硬患者存在1跖骨过长与上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可有效治疗[足母]僵硬,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僵硬 关节活动度 第1跖趾关节
  • 简介:孕10月依然不能放松胎教,因为10个月的胎宝宝的发育已经趋向于成熟,大脑功能也越来越发达,胎教的效果越好,对胎宝宝越有益处。

  • 标签: 胎教 大脑功能 保健知识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瑞芬太尼、芬太尼单独与联合应用于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需实施胃肠道全麻手术的99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应用芬太尼全麻,乙组应用瑞芬太尼全麻,丙组联合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全麻,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苏醒时间以及用药量。结果甲组诱导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要明显高于乙丙两组(P<0.05);乙组苏醒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要明显高于甲丙两组(P<0.05);甲组苏醒时间要明显长于乙丙两组(P<0.05);丙组瑞芬太尼用量要明显少于乙组,芬太尼用量要明显少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组全麻方法都能满足胃肠道手术要求,但联合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全麻,术中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较快苏醒,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