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药与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晚期胃癌患者68例,均为Ⅲ期或Ⅳ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临床控制率分别为57.14%(20/35)和91.43%(32/35),对照组分别为27.27%(9/33)和72.73%(24/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相较于卡培他滨药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更好的效果,疗效切实可靠。

  • 标签: 卡培他滨 联合用药 晚期胃癌
  • 简介:从患病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幼鱼内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YFYZY-001),ATBExpression型微生物鉴定系统显示:该菌株为嗜水气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16SrDNA分析得到1条长度为1453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242091);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嗜水气胞菌的同源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上与A.hydrophila聚为一支。鉴定结果确认:菌株YFYZY-001为嗜水气胞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和毒力因子检验表明分离的嗜水气胞具有强毒力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22种抗菌药物中的链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

  • 标签: 胭脂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毒力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侧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24例(32椎体),通过X线片及CT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月,手术时间每个节段平均(23±6)min,注射骨水泥量平均为(3.2±0.6)ml,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7.8±1.2,术后3.2±1.0(p<0.001)。术后CT及X线片见骨水泥在椎体内双侧均匀分布,3节椎体发生椎间盘外漏,2节椎管内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侧椎体成形术,痛疼缓解率高,减少了一次操作,节省医药费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X线对患者及医生的辐射量。

  • 标签: 单侧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目的对使用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膝关节内侧髁假体置换术的疗效差异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OvidMedline和Pubmed(1966年至2013年3月)、Embase(1980年至2013年3月)、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2013年)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1990年至2013年),检索全部有关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膝关节内侧髁假体置换术后的疗效对比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3篇,回顾性对照研究4篇。因数据不足无法对术后临床结果,影像学及运动学评估进行Meta分析。两种假体术后聚乙烯衬垫磨损发生率(风险差0.11,95%可信区间[0.02,0.61],P〈0.05)和衬垫脱位发生率(风险差7.10,95%可信区间[1.51,33.43],P〈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翻修率(风险差1.05,95%可信区间[0.67,1.64],P〉0.05)及其它翻修原因两种假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评估发现活动平台假体术后下肢力线通过中央区的例数明显高于固定平台假体(P〈0.05),非正常的力线分布两种假体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Meta分析发现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内侧髁假体置换术后的临床结果和手术翻修率均无差异。两种假体术后聚乙烯衬垫磨损和衬垫脱位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平台假体在恢复下肢正常力线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单间室 活动平台 固定平台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2010年10月湖北省启动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简称“大病救助”)。规定了0~14岁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宫颈癌、乳腺癌患者等几种重大疾病发生的住院费用按标准限价收取,患者只负担限价额的10%,其它部分由新农合及民政部门共同承担。从政策层面讲,这一政策基本可以解决重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但从操作层面上讲,医院希望经济效益最大化,临床科室不愿意接受重大疾病限价政策。我院通过采用临床路径结合病种付费模式对收治新农合重大疾病的科室进行管理,合理分配各科室收费限额,加强了监督考核力度,临床科室对重大疾病政策执行具有了可操作性,有效控制了新农合重大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保证了患者利益。

  • 标签: 新农合重大疾病 费用管理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股沟斜疝患者应用不同的术式的临床疗效,为该手术更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180例,纳入本次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术式选择随机分为实验组(经脐入路双口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对照组(经脐入路切口腹腔镜疝修补术)两个组别,各9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P值均<0.05,分析结果有意义。结论在外科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不同术式中,经脐入路双口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此类疾病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经脐入路 腹腔镜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孔与双骨孔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骨孔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孔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22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88.0%;部分清除3例,清除率为12.0%,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分别为脑脊液漏1例和癫痫发作,无张力性气颅发生和精神障碍出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9±3.1)d;对照组19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76.0%,血肿部分清除5例,清除率为20.0%,有1例出现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25),其中脑脊液漏2例,癫痫发作3例,精神障碍1例,张力性气颅1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1±3.9)d。以上数据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骨孔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血肿清除率高,损伤小且并发症少,可作为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单骨孔技术 双骨孔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携带GJB2基因杂合突变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GJ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205例GJB2杂合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GJA1外显子2直接测序,对照组为111例听力正常成年人.结果205例GJB2杂合突变患者中,GJA1c.IVS2+1insA杂合突变3例(1.45%),c.456G〉A和c.717G〉A各1例,都为杂合同义突变.111例对照组中,c.IVS2+1insA杂合突变3例(2.70%),c.466A〉G杂合突变1例.两组c.IVS2+1insA突变率无明显差异(校正χ2=0.115,P=0.735〉0.05).结论GJB2杂合突变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GJA1检测未见致病突变.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单等位基因突变 GJA1基因 DNA突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在颗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美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例15牙种植Ⅱ期手术时应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制取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印模,灌注模型后测量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增加(0.76±0.26)mm,与自身配对进行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种植体两侧龈乳头高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颗牙行种植Ⅱ期手术时应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操作简单,可增加种植体龈乳头的高度,增加美学效果。

  • 标签: 牙种植体 美学 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
  • 简介:目的调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住院婴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s)的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比较分析不同严重程度ALRI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入住我院的≤1岁的ALRIs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为重症组和轻中症组,采集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学、治疗情况、预后和疾病负担等信息。结果@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1726例ALRIs病例进入本文分析,占同期≤1岁住院患儿的25.3%,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重症组〈6个月患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比例高于轻中症组。②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70.3%)、发热(12.2%),重症组气促、发绀、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高,分别为18.1%、8.2%、24.6%。③血气分析发现重症组较轻中症组患儿存在高PaCO2,低PaO2和SaO2;91.3%的ALRIs婴儿X线胸片出现不同部位渗出性病变和(或)局限性气肿或心缘模糊。④72.4%ALRIs患儿病原体检查阳性,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52.9%),重症组RSV、细菌及混合感染比例高。⑤重症组69.5%患儿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高胆红素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及营养不良。⑥ALRIs患儿住院天数中位数为9d,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864元。重症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轻中症组。结论重症ALRIs在小婴儿中发生率高,RSV为主要病原;多存在基础疾病,疾病负担较重。

  • 标签: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住院婴儿 临床流行病学 呼吸道病原
  • 简介:目的探讨髁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与骨关节炎病变膝关节及正常膝关节在正常平地行走中的三维运动学差异。方法在瑞金医院骨科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间进行的7例髁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例和10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步态分析比较。7例髁病例中,男1例,女6例,平均年龄65.3岁(53~73岁),步态分析时间距手术后平均7个月(4~12个月),所有髁膝关节置换均使用Oxford(BiometLtd)活动平台内侧髁膝关节假体,手术病例对侧膝关节也存在内侧间隙骨关节炎并等待进行手术。10例健康人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56.8岁(53~6l岁),所有健康人对照组均无髋膝关节疼痛和髋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病史。本研究采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MX.F40,Vicon,OxfordUK),对多点体表标记点进行步态数据记录,计算股骨相对于胫骨的旋转和移动运动学数据,比较髁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在上述三维运动中与对侧病变膝关节和正常膝关节的差异。结果在步态周期内,髁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三维运动学表现与对侧病变膝关节及正常对照组膝关节均存在不同的差异。其中,在矢状面屈伸运动、水平面的内外旋运动、冠状面内外翻运动以及前后方向平移运动中,髁置换后膝关节运动曲线都与正常膝关节更为接近。结论髁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运动学表现上比对侧病变膝关节在旋转运动和平移运动中,更接近与正常膝关节的运动学特性。

  • 标签: 关节成形术,单间室,膝 膝关节 运动活动 运动分析
  • 简介:复习课是一首彻头彻尾的“老歌”,“老歌”如何“新唱”?在我市推行的“活动导学”教学模式下,我们的思路逐渐清晰,一般分为两个活动,即“以题理知”、“用知得法”.本节课是在探究“‘活动导学’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型创新”的过程中,笔者开设的一节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5章概率初步复习的公开课.

  • 标签: 复习课 导学 老歌 概率 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
  • 简介:目的分析合并大脑后动脉(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方法共纳入27例合并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根据DSA检查结果,判定27例患者54侧的半球的铃木分期,及54支PCA的病变程度。27例患者均接受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检查,记录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3~4个感兴趣区的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CBF),用各个脑区rCBF与小脑的rCBF的比值作为各个脑区rCBF的相对值。判定PCA病变程度、不同铃木分期对各脑叶rCBF相对值的影响。结果①随着PCA病变程度的加重,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的rCBF相对值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顶叶轻度PCA病变的rCBF相对值(74±6)高于中度(63±9)、重度病变(60±17)PCA的rCBF相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枕叶轻度PCA病变的rCBF相对值(72±7)高于中度(65±9)、重度病变(60±15)PCA的rCBF相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铃木分期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rCBF相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脑叶的rCBF相对值随着PCA病变程度加重而下降,但与铃木分期的病变程度无关。脑血管后循环病变可能是影响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水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烟雾病 脑血流灌注 后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多次采血浆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口2-糖蛋白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β2-GPI/ox—LDL)复合物的水平,并分析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易感性。方法分别检测60例连续多次采血浆者和60例初次血浆采者的OX—LDL、p2一GPI/ox—LDL复合物的水平,同时分析其LDL氧化易感性的变化。结果与初次血浆采者相比,连续多次采血浆者的血浆OX—LDL、β2-GPI/ox—LDL复合物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LDL氧化延滞时间延长、氧化速率及总氧化值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多次的血浆采对体内OX—LDL、β2-GPI/ox—LDL复合物的水平以及LDL氧化易感性均无明显影响,不会增加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标签: 单采血浆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总结7例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病人的治疗经验。结果1例术后2年垂体瘤复发并发生脑脊液鼻漏,6例为巨大垂体腺瘤术后1周内发生鼻漏,1例经蝶修补治愈,6例去枕平卧或腰大池引流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垂体瘤术后发生鼻漏多见于巨大侵袭型腺瘤,术中操作失误及鞍底蝶窦壁填塞不严密,是发生鼻漏的重要原因。术后腰大池引流,去枕平卧有助于漏口愈合,经蝶入路修补是最佳手术入路和方法。

  • 标签: 垂体 腺瘤 脑脊液鼻漏
  • 简介:作为自适应方法的一种,移动网格技术(AdaptiveMovingMesh)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将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单元上的RKDG方法与自适应移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在RKDG每一个时间步后进行网格移动,得到更新后的网格点和插值函数系数等,然后再次利用DG方法求解更新过的网格点上的数值解,由此进入下一次循环.数值算例对加自适应移动网格方法前后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健并且高效.

  • 标签: 三角形网格 RKDG方法 自适应移动网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