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齐景公到纪国故地去游玩,得到一只金,于是打开观看,看到壶里刻铸的涂以朱砂的文字,写的是:“食鱼无反,勿乘驽马。”景公看后,点头称道:“这话真好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另一面,是厌恶它的腥味;不乘劣等马,是因为它不能走远路。”

  • 标签: 中学 课外阅读 《金壶丹书》 壶中
  • 简介:你们俩别闹了,快来帮我做件重要的事。什么事呀?两个熊哥哥在麦田割麦子,你们送水去。能不能办好这件事?没问题!终于要把水壶罐满了。再来一瓢。他们辛苦了,加些糖,让他们美美地喝甜水吧!这主意不错,我怎么没想到呢!嗨……我们送水来了!太好了,正口渴。

  • 标签: 《一壶甜水》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
  • 简介:一位探险者在沙漠中行进,饥渴难当濒临死亡.强烈的求生欲望,逼迫他向前挪动着艰难的脚步.终于,前面出现了一间小板房,房前有一个可以用来汲取地下水的吸水器.他兴奋地摇动吸水器用力吸水,却一滴水也没有吸上来.无意中,探险者发现吸水器边用石头压着一张已落满沙尘的字条:只要你把这水注入吸水器中,就可以汲出滚滚清泉;但是,当你喝饱水临行前,千万别忘了斟满这水.

  • 标签: 壶水 斟满壶
  • 简介: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的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随着医学进步,AAA切除已安全有效,但当AAA与需要手术治疗的胃肠病变同时存在时,对其行一期还是分期处理存在争议,是治疗的难题[1-3].我们报道157例AAA中4例胃肠手术的体会.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AAA 并发症 消化道疾病 胃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胆囊皱襞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预防胆道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本文分析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科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经胆囊皱襞入路行胆囊三角法LC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和胆囊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这是胆囊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即胆囊皱襞)之间凹陷的解剖学标志。暴露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动脉。120例成功完成LC,术中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皱襞入路可有效预防LC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壶腹皱襞 胆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对鉴别肺周围病变良恶性的应用价值,以及联合多项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周围型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就诊的76例肺周围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48例)和良性病变(28例),定量分析良恶性病变的始增时间(AT)、病变-肺组织始增时间差(tAT),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时间截断点。检测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并分析tAT分别联合三项血清肿瘤标记物及四项联合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病变AT、tAT大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T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0.759)大于病变AT(0.675),且当tAT≥2.5 s时,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敏感性较高(91.7%),与病变AT比较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具有更可靠的诊断价值。tAT联合三项血清肿瘤标记物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时,四联诊断曲线下面积最大(0.878),其敏感性最高(97.9%)。结论tAT对鉴别诊断肺周围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价值,联合多项血清肿瘤标记物可提高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超声造影 肿瘤标记物 肺病变 联合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利用针灸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PN患者65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和33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针灸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9〈0.05)。结论:西药配合针灸治疗DPN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针灸治疗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就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辨证用药、单方验方及中成药、中药针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中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治疗 综述
  • 作者: 黄荣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9-21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2019年11期
  • 机构: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效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双侧胫神经MCV及SCV的传导速度均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右侧胫神经MCV的传导速度提高成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明显,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2015年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另一组为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之后,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值进行对比,两组血糖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相对来说,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方式的患者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此,在后续的治疗工作中,可以将中医护理作为主要的护理手段。

  • 标签: 中医护理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儿童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由此引发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脂代谢异常的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但成人2型糖尿病中高发的周围血管病变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报道不多。本文报道1例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到严重下肢血管病变,报告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儿童 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M组:2型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50例;DN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50例。使用比利RS-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平板式测试系统测试各组研究对象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足弓、第1~5跖骨头、拇趾、第2~5趾共10个部位的动态压力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患者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患者足底M2,M3,M5,MF峰值压力与DM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右足M2,M3,M5峰值压力增高,MF峰值压力降低。结论:相比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足底部分区域的压力异常,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检测足底压力变化,以便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起病隐匿,进程缓慢,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正确、及时、有效的进行预防、治疗、护理对该病起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搜集、查阅大量国内外的文献和有关资料,对于DPN现状与护理的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通过中医的辩证施膳给予患者饮食治疗,能从根本控制血糖稳定,同时指导患者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并且辅助疏导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对于糖尿病这种终身伴随性疾病,DPN发生率很高,一旦发生将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在血糖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其他方面的护理,如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等,给予患者全面、正确的护理对DPN是极为重要的。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进展
  • 简介: 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有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和/或临床可检查到的神经功能异常,亚临床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有神经功能异常,610~613.  17ThomasPK.Nervebiopsy.DiabetMed

  • 标签: 临床评估 周围神经病变 病变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弥可保500ug从莫菲氏管快速麦入(1-3分钟,1天1次),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100mg及维生素B12500ug肌注每天1次,疗程4周。结果弥可保能明显缓解患者的麻木、疼痛、肢端发凉、灼热等症状,结论弥可保是一种理想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病变 弥可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0例、2015年11月22日到2018年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干预、足部护理干预,对比2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胫后神经为(50.25±5.98)m/s、腓神经为(39.87±8.88)m/s、空腹血糖为(2.20±0.2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4.25±1.11)mmol/L,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相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足部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