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X线是当前医院普遍使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但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因此受检者需要做好放射防护。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基层医院存在很多影响放射保护工作的因素,本次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加强受检者放射保护的对策,借此为基层医院使用X线检查提供参考。

  • 标签: 基层医院 X线受检者 放射保护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介入放射学是在上世纪70年代逐步应用于临床的一门年轻学科,在进行介入放射技术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在x线导视下射线曝光量较大,介入操作者在诊视床边工作时间长,使介入操作人员及受检者身体各部位受到的辐射剂量较大。解决好介入手术放射防护问题已成为介入研究工作的重点。本篇综述就从受检者的角度分析,探讨辐射及相关防护

  • 标签: 介入放射治疗 受检者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相关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设施的监督检查研究报告指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管理有利于维护相关工作人员、患者以及公众健康权益。核医学是通过利用核素以及核技术研究基础医学研究生命科学的新型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目前的医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总要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可以学科尚未达到国家防护标准,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对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自身防护意识比较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按照严格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因此核医学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患者、工作人员以及公众会受到辐射危害,导致相关人员受到不必要的辐射。

  • 标签: 临床核医学 放射防护 监督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现状及影响防护水平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 94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工作量、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使用、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影响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因素等信息。结果: 2017年心血管、肿瘤、神经介入诊疗工作量较大;个人防护用品中铅围裙使用率最高为 100%,其次为铅围脖 97%,铅防护眼镜、铅橡胶帽、铅橡胶手套、铅内裤的使用率较低,分别为 52%、 23%、 10%、 3%;铅悬挂防护屏 (帘 )、床侧防护屏 (帘 )及可移动铅屏风的使用率分别为 84%、 62%、 69%;每次介入诊疗过程中均会佩戴个人剂量计人数占 78%,铅衣内外均佩戴个人剂量计人数占 49%;职业健康检查率为 100%;六类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肿瘤介入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综合使用率、个人剂量计佩戴率均最高。防护用品配置不平衡及对防护重视程度不同是导致不同介入诊疗放射工作人员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辐射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普及铅围脖及辅助防护设施的使用。

  • 标签: 三级医院 介入放射 职业危害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给予护理干预并做好放射防护的意义。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20年6月-2021年8月,此期间来我院需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为研究主体,依照相关标准抽选66名患者,依照护理实施差异分成常规、研究两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检查过程中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66±6.27)分明显高于常规组(86.33±6.15)分,其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6%是常规组的1/4,P<0.05。结论: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结合检查过程做好护理干预与放射防护,更有助于减少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出现,提高临场护理有效性。

  • 标签: CT增强检查 护理配合 放射防护 价值分析
  • 简介:摘 要:X线检查是医院中非常中的手段,但是射线可能对人体器官及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受检对象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基层医院中,影响到受检者防护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其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和对比。

  • 标签: X线 基层医院 放射防护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治疗患者采取核医学放射防护联合护理管理后产生的实际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接收的62例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二分之一患者采取基础护理,设定为对照组;二分之一患者采取核医学科放射防护联合护理管理,设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方式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核医学科放射防护 护理管理 影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使该院放射治疗工作顺利开展,预防、控制和消除放射性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健康权益。方法:通过现场检测、调查分析、资料收集,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该院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防护措施及设备性能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结论:该医院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改建项目屏蔽防护措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可以达到控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 标签: 医院 直线加速器 机房放射防护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核医学科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对病情判断、预后评估、治疗效果评估等均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核医学科中使用非密闭性放射源,一旦管理不当将损害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将重点分析核医学科放射防护联合护理管理对医护患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核医学科 放射防护 护理管理 医护患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使该院放射治疗工作顺利开展,预防、控制和消除放射性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健康权益。方法:通过现场检测、调查分析、资料收集,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该院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防护措施及设备性能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结论:该医院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改建项目屏蔽防护措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可以达到控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 标签: 医院 直线加速器 机房放射防护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使该院放射治疗工作顺利开展,预防、控制和消除放射性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健康权益。方法:通过现场检测、调查分析、资料收集,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该院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防护措施及设备性能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结论:该医院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改建项目屏蔽防护措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可以达到控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 标签: 医院 直线加速器 机房放射防护 检测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氡作为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气体元素,其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探讨了氡气的危害及其暴露人群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文章详细分析了氡气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的潜在危害,并着重介绍了矿工等高风险暴露人群面临的健康挑战。同时,文章还提出了针对暴露人群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包括加强通风、个人防护措施、定期健康检查等,旨在降低氡气对暴露人群的健康影响。

  • 标签: 危害 暴露人群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 简介:摘要: 本文将针对路基防护工程其中的技术要点,从综合防护的角度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具体的防护方法,进行一一的分析。

  • 标签: 路基防护工程 综合防护研究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天津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的基本情况,以便改善其防护现状,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方便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天津市全部行政区域105家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19家、二级医疗机构10家、一级医疗机构22家、民营医疗机构54家)中的434个放射诊疗工作场所[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包括X射线摄影机、X射线透视机、CT机房)413个、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包括后装机和加速器机房)13个和核医学工作场所(包括PET/CT和SPECT/CT机房)8个]进行辐射防护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进行辐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各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检测合格率的比较采用R×C列联表的χ2检验。结果434个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整体初检合格率为95.4%(414/434)。放射诊断中CT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最低,为79.6%(43/54),CT和X射线透视机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95.5%(128/134)]均低于X射线摄影机机房[99.6%(224/22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46、11.820,均P<0.05 )。CT和X射线透视机机房的不合格指标均为机房门。放射治疗中加速器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最低,为81.8%(9/11)。加速器机房的不合格指标为机房墙体(主墙的次屏蔽区)。后装机及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均为100%(2/2、8/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和近台同室操作的X射线透视机透视防护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为100%(35/35)。二、三级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较低,分别为97.4%(38/39)和93.3%(265/284)。一级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均为100%(34/34、77/77)。民营医疗机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初检合格率高于三级医疗机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8,P<0.05)。结论2019年天津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存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现象,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的重视与改进,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防护不合格工作场所的重点监督和管理。

  • 标签: 辐射防护 放射诊疗 检测 天津市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5月选取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成员单位32家医院的240名介入导管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知信行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结果220名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5.92±1.83)、(29.15±1.97)、(43.76±5.7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医院等级和培训频率是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培训频率和配备放射防护用品种类是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培训频率、放射剂量仪定期监测和配备放射防护用品种类是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知识水平偏低,对放射防护的态度较积极,但放射防护行为不到位。应当优化介入导管室护士放射防护培训,提供充足优质的防护设施,针对性别进行差异化管理,规范个人放射剂量监测工作并发挥三级医院的辐射指导作用,切实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 标签: 护士 介入导管室 放射防护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俄罗斯《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用品规定》从适用范围、一般要求、防护用品类别、沾污水平确定、去污流程、安全条件、辐射监测要求等方面制定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放射防护用品处理标准,对我国相关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辐射防护 放射性 防护用品 沾污水平 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