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X射线探伤机放射防护状况,加强安全使用意识和管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与健康。方法方法各探伤场所选择最常使用、额定电压电流最高的探伤机,监测时将探伤机的电压及电流开至允许的最大值,待曝光时检测。个人剂量片由放射作业人员工作时佩戴,每两月回收检测一次,年个人剂量为6次剂量的合计值。结果固定两间探伤室铅防护门处剂量分别高达24.84、46.09μGy/h,最低为0.42μGy/h;操作位的剂量为0.14~1.25μGy/h;现场探伤操作位的剂量在1.32~31.73μGy/h之间;个人剂量最高11.38mSv,超过年个人剂量限值的1/2。结论克拉玛依市X射线探伤机的防护不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应妥善解决固定探伤室的铅防护门的密闭问题,加强探伤室处现场探伤的管理和防护

  • 标签: X射线 探伤 放射防护
  • 简介:采用FLUKA蒙特卡罗程序计算了兰州重粒子加速器所产生感生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及其活度,研究了其活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使用γ谱仪测定了冷却后加速器腔壁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图,分析了感生放射性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影响,提出了相应防护措施的建议。

  • 标签: 重离子加速器 感生放射性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X射线照射后大鼠腮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肿节风对放射性腮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大鼠简单随机分成5组(每组24只):对照组、单纯照射组、低(6.7 g·kg-1·d-1)、中(13.4 g·kg-1·d-1)、高(26.8 g·kg-1·d-1)剂量肿节风加照射组,给予单次15 Gy X射线照射大鼠腮腺组织,各组分别在照射后第10、40、70天将大鼠经2%戊巴比妥钠(0.16 ml/100 g)腹腔麻醉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活性氧簇(ROS)含量,同时取腮腺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腮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腮腺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同一时间点,单纯照射组中ROS的含量和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4.723、-35.013、-19.515, P<0.05; t=-13.563、43.519、-15.249, P<0.05),而各药物组的上述观察指标介于二者之间,其中高剂量药物组低于低剂量药物组(t=5.295、8.138、6.545, P<0.05; t=10.093、-7.868、10.539, P<0.05);对照组腮腺组织结构完好,无充血、渗出、水肿等;单纯照射组腮腺组织受照射后10 d出现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之后40 d时组织纤维化加重,各药物组腮腺组织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且与药物剂量呈负相关。TUNEL结果同样显示单纯照射组腮腺细胞的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增高(t=-4.639、-3.979, P<0.05)。结论肿节风对放射性腮腺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清除辐射产生ROS、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有望成为理想的放射性腮腺损伤防护剂。

  • 标签: 细胞凋亡 肿节风 放射性腮腺损伤 活性氧簇(ROS)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 简介:摘要: 某项目设计采用 UOP/HYDRO公司甲醇制烯烃工艺, 60万吨 /年烯烃生产装置再生单元采用 Cs-137放射性水平计。运输、保存、安装、维修、遗弃过程中的辐射源,如果使用中断、操作中断、辐射泄漏超过标准范围,可能会对不易发现的人造成辐射损害,必须采取防辐射源的保护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鉴于此,本文对甲醇制烯烃装置放射性仪表的防护措施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甲醇制烯烃装置 放射性仪表 防护措施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们医院具有放射性情况的各科室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我们医院放置回旋加速器与放射性药物的科室、注射室,PET室、CT室、SPECT室进行本次实验的调查。通过测量仪来测量我们医院的这些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统计我们医院这些监测场所的周围剂量、污染表面的水平与医务人员的有效照射剂量。结果:放射性药物注射室在进行相关的药物操作时,其产生的周围剂量值最高,达到了(1.75 0.65) ,P

  • 标签: 核医学 放射防护 临床调查
  • 简介:摘要: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核医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较快,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将核医学应用于治疗和诊断中,会给环境及人员等带来较大的核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健康及环境安全,必须加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管理。本研究以70例核医学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核医学科放射防护与护理管理对患者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核医学科 放射防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当前,X光检查设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车站、机场、码头等人流密集的场所,通过X光的穿透技术,让安检速度大幅提高,安检准确度明显上升,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节省了社会资源及成本。但同时,X射线是对人体有辐射损害的一种放射源,会造成人体基因突变和患癌,经常接触放射源的专业从业人员如果防护不得当还会引起职业病,所以,必须针对X射线源辐射做好防护。本文以同方威视FS6000检查系统为参考,从放射源屏蔽防护和工作人员自身防护两方面对放射防护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高速公路 放射源防护 防护设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CT诊断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分析。方法 总结既往医院CT诊断项目职业病发生因素,并对医院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并制定相应防护控制措施,同时于2021年8月与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大庆惠仁肿瘤医院 DiscoveryRT CT机及周围相关配套操作室与设备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以明确放射防护控制措施应用效果。结果 机房周围放射防护检测实测结果全部在验收要求范围内,CT机质量控制状态检测结果全部在评价标准内。结论 加强对医院CT诊断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可确保工作安全性,避免并降低职业病的发生,使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得以保障,进而更好地为患者进行医疗服务。

  • 标签: CT诊断项目 职业病 危害 放射防护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医学科放射防护与护理管理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本文研究将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2年7月-2023年10月之间,采用核素治疗,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分别采取放射防护护理管理方式、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核素治疗过程中开展核医学科放射防护与护理管理,取得显著效果,能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核医学科 放射防护 护理管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行PETCT检查时应用优质护理和放射防护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50%、护理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护理有效率为9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ETCT检查中采取优质护理和放射防护的临床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放射防护 PET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放射科临床应用中辐射防护的当前现状,并探索可行的改进策略,以增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近五年内的放射科案例,结合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评估辐射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同时,分析辐射暴露数据,识别关键风险点和改进机会。结果: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放射科部门遵循基本的辐射防护指南,但在个别环节存在安全漏洞,如不规范的防护设备使用和信息记录缺失。数据显示,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后,辐射暴露水平有显著下降。结论:研究强调了加强放射科辐射防护的重要性,并推荐了包括加强培训、优化防护设备和完善监测系统在内的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应用中的辐射安全水平。

  • 标签: 放射科临床应用 辐射防护 安全策略 风险评估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放射科医师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接触X射线等放射性物质,面临着较高的辐射风险。为了保障医师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辐射对他们的影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放射防护体系,并不断研究和推广新的防护技术和方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放射科医师辐射防护措施及其实施效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放射科医师 辐射防护措施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6MV医用直线加速器是20世纪50、60年代主要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现已逐渐被加速器所取代。由于放射治疗室构造特殊,具有很强的抗辐射结构,拆除机房工程复杂。如何利用旧机房改造成加速器机房使用是多数医院的首要选择。

  • 标签: 改建工程 加速器 防护监测
  • 简介:摘要:当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青睐。介入诊疗要求操作者近床操作,使用X线透视完成,由于曝光时间长、曝光量大的特点,防护难度更大,增加职业病发生风险。本文将对DSA介入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效果做一综述。

  • 标签: DSA介入诊疗 职业病危害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既往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及防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查询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的有关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与防护文献,应用NoteExpress 3.2软件文献去重,Excel 2019软件绘制图表,提取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期刊、被引频次、研究类型、疾病分布、地区分布、研究机构、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归类,应用CiteSpace 5.8.R1软件分析高频关键词。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59篇,其中护理类文章572篇,防护类79篇,防护和护理类8篇。2011年发文量最多,江苏、广东、山东、北京发文量最多。其中实验性研究占6.98%,基金资助项目占6.68%,合著率为65.40%。研究病种涉及多系统肿瘤,单病种文献以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居多。2015—2016年辐射防护成为研究热点,近5年延续性护理关注度较高。结论近20年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及防护研究文献质量偏低,应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及开展多中心研究。延续性护理应结合患者需求,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关注防护教育在内的多维度护理结局。创新方面可引用新的护理理念和方法,开发人工智能及探索新的防护材料,以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加速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及防护工作的发展步伐。

  • 标签: 护理 文献计量学 放射性粒子植入 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放射介入的不断发展,介入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对辐射的高度敏感性,所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患儿术中的放射损伤,本文就放射介入手术对儿童患者的潜在危害及如何防护进行综述,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患儿放射危害的认识及指导临床如何防护

  • 标签: 介入手术 儿童患者 放射危害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企业使用X射线荧光仪的辐射清情况,测试其防护效果。方法用射线巡测仪对荧光分析仪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进行测试。结果该X射线荧光分析仪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该企业使用的X射线荧光仪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产生的辐射,对工作环境无影响。

  • 标签: X射线荧光仪 放射防护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