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新的肌腱缝合方法M-Tang法的生物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结果。方法本研究采用36根猪后足屈肌腱作为实验材料,在相当于Ⅱ区水平造成切割伤后,18根用Tang法、18根用M-Tang法进行修复。将修复后的肌腱分别进行直线和90°成角状态下的拉伸,用Instron力学测定仪测定2mm间隙形成负荷及断裂负荷。M-Tang法用于临床修复Ⅱ区屈肌腱65例共96指,术后均采用保护性主、被动活动相结合的锻炼计划。采用Strickland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在直线拉伸模式下,M-Tang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46.2±5.2)N,断裂负荷为(61.9±6.0)N,与Tang法相近;在90°成角拉伸模式下,M-Tang法的2mm间隙形成负荷为(35.9±3.6)N,与Tang法相近,断裂负荷为(57.0±4.5)N,高于Tang法。6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临床运用M-Tang法修复的Ⅱ区屈肌腱无1例发生断裂,根据StricklandTAM标准,其中优78指,良10指,可8指,优良率91.6%。结论M-Tang法具备Tang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操作简便,使用缝线和外露线结少,能满足肌腱早期保护性主动活动的需要,是Ⅱ区屈肌腱修复的优选方法之一。

  • 标签: Tang法 M-Tang法 生物力学 肌键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长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骨科运动医学治疗组收治的24例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患者资料,男19例,女5例,年龄(27.88±7.1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83±9.09)d;右侧16例,左侧8例。24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前十字韧带自股骨端完全断裂,胫骨侧残端保留完整。取伤侧游离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分别对折后编织修整成前十字韧带移植物备用;保留前十字韧带残端,移植物穿过残端内部进行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移植物股骨侧应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侧应用界面螺钉固定。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的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估表,进行膝关节稳定性评估和疗效评估;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评估切取腓骨长肌腱后足踝功能的影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记录腓骨长肌腱取材部位疼痛的变化。结果24例随访时间(34.38±5.40)个月。游离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制备四股前十字韧带移植物直径(8.88±0.30)mm。术前Lachman试验中B级16例,C级6例,D级2例,无硬性终止点;末次随访A级23例,B级1例,均硬性终止点。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35.20±11.92)分,末次随访(94.29±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50,P=0.000);术前Tegner评分(3.46±0.93)分,末次随访(8.04±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3,P=0.000);术前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为(47.63±13.06)分,末次随访(91.71±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72,P=0.000)。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足踝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分别为(98.83±2.78)分和(98.17±4.0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0,P=0.076)。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终访时腓骨长肌腱取材处疼痛VAS评分为(4.50±1.41)分、(0.54±0.65)分和(0.29±0.55)分,前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00,P=0.001);后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11)。术后无前十字韧带再断裂和关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游离腓骨长肌腱联合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鞘内重建前十字韧带股骨端损伤具有可行性,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解剖 关节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夹短路的现象进行分析,确定改善对策,并对改善措施进行跟踪评估。评估结果发现干的正确选用对改善夹短路产生明显效果,而且能降低总生产成本,提升良品率。

  • 标签: 夹膜短路 抗蚀剂干膜 评估结果 生产成本
  • 简介:开放性伸拇及伸指肌腱腱腹移行部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外伤,一期回植缝合常出现感染、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常需二期行伸拇、伸指功能重建。我们曾一期充分利用残留伸肌腱重建伸指、伸拇功能,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指功能重建 伸肌腱 撕脱伤 伸拇 一期重建 残留
  • 简介:摘要公路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因此隧道消防灭火设施至关重要。固定式水成消防系统是扑灭隧道火灾的有效系统,隧道部门应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其设施维护。

  • 标签: 公路隧道 水成膜消防系统 设施维护
  • 简介:摘要:全法除盐水系统以“超滤(UF)+反渗透(RO)+电除盐(EDI)”为主体工艺路线,与传统的离子交换法制水工艺相比,具水质稳定性好、运行维护简单、占地面积小、药剂使用少等优点,近年来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电厂全膜法 除盐水系统
  • 简介:厚PU防腐系统可解决防腐工程上的死角,包括异形、补口、三通、弯头、法兰、阀门等几何形状复杂金属外表面的防腐,以及老龄在役管线的防腐结构的修复。这种防腐系统的使用寿命可达30a。对国内油气管道防腐涂层常用的国产环氧粉末防腐结构和高厚PU防腐结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又以环氧粉末和高厚PU防腐系统用于管道防腐和储罐防腐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论证了使用高厚PU防腐系统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 标签: 油气管道 储罐 防腐 环氧粉末 高膜厚PU
  • 简介:摘要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印染厂印染废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渗透水的水质达到了印染厂工艺水的要求,实现了印染废水的再利用,对企业节水、减少污染做出了重要贡献。采用微滤、氯消毒、微滤等工艺作为预处理工艺,采用反流反渗透系统,形成微滤和反渗透复合工艺。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 标签: 印染废水 反渗透 脱盐系统
  • 简介:摘要污染与污泥混合液的性质密切相关,包括污泥浓度、粘度、颗粒粒径分布EPS、亲疏水性及表面电荷等,目前很少有研究考察污泥特性、EPS和溶解性有机物在实际的MBR与脱氮除磷组合工艺中转移转化规律及其对污染的影响。本文分析了A2O-MBR系统的生化特点,对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污染物质和因素进行沿程分析,包括污泥混合液、EPS和溶解性有机物,讨论了污染物质的转移转化规律。

  • 标签: EPS A20-MBR系统膜 转移转化规律
  • 简介:摘要黑龙江昊华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离子烧碱生产装置中,一次盐水工序采用的法脱硝系统在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行后,初始设定的工艺控制参数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有些设备和管道的选型也给实际生产操作带来了麻烦,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反复实验论证和实际检验,解决这套装置在东北地区特殊环境下运行所出现的效率下降、系统堵塞及运维费用增加等系列问题,在保证除硝效果和产水量的前提下,达到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减少运行维护费用的目的。

  • 标签: 膜法脱硝 化工工艺 应用
  • 简介:摘要污染与污泥混合液的性质密切相关,包括污泥浓度、粘度、颗粒粒径分布EPS、亲疏水性及表面电荷等,目前很少有研究考察污泥特性、EPS和溶解性有机物在实际的MBR与脱氮除磷组合工艺中转移转化规律及其对污染的影响。本文分析了A2O-MBR系统的生化特点,对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污染物质和因素进行沿程分析,包括污泥混合液、EPS和溶解性有机物,讨论了污染物质的转移转化规律。

  • 标签: EPS A20-MBR系统膜 转移转化规律
  • 简介:摘要对选煤厂安装在输煤系统1号皮带尾部处的防尘罩和的水除尘设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防尘罩单独使用时除尘效率较低,仅有28.2%;当防尘罩+水配合除尘时,车间粉煤尘的质量浓度仍达不到国家标准。经对该除尘设备采取改进措施后,防尘罩的除尘效率由28.2%提高到98%,车间粉煤尘的质量浓度达到了国家标准。

  • 标签: 输煤系统粉煤尘污染治理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汇川高性能变频器、PLC及HMI在钢板覆系统中的应用,本系统采用汇川高速总线Canlink实现PLC的远程控制和变频器控制,系统中的各功能PLC可以进行相互的数据传输。紧凑型变频器MD210、张力专用型MD330及通用矢量型MD380合理组合,减少安装空间,方便调试,节省成本。

  • 标签: HMI PLC 变频器 MD210 MD330 MD38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循环水系统清洗预的原理,结合延安石油化工厂循环水系统清洗预过程,分析总结了循环水系统清洗预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粘泥剥离 化学清洗 置换 预膜
  • 简介:摘要: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而法海水淡化系统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某工程法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与构成,以及系统的工程原理和设备介绍。同时,详细描述了海水淡化系统的调试运行过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海水淡化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海水淡化 膜法 调试运行 模拟分析 系统性能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锅炉中补给水采用的先进处理技术——全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工程中具体的实例研究,不难发现,在进行锅炉补给水处理的过程中,将大量的酸碱废液进行排放,能够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药剂的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法,对水中污染的情况实行零污染的处理,能够保证锅炉在补给水系统处理中能够进行安全平稳的运行,取得环境效益中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全膜法 处理系统 锅炉补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