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药物联用对结核病药物性损伤的发生时间和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120例,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保药物,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果观两组肝功能损害ALT增高发生率差异不明显;并BIL增高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两组中HBsAg阳性损害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联用护药物对损害的防治作用不明显。

  • 标签: 保肝药物 结核病 药物性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叶切除术的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接受叶切除术治疗的84例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实施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围术期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2例。围术期组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收集两组患者的数据信息,对比围术期组和常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围术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例(4.76%)明显低于常规组8例(19.05%),围术期组的护理满意度40例(95.24%)明显高于常规组32例(76.19%),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叶切除术的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极大程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的PET-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PET-CT表现,包括原发病灶位置、大小、l8F-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以及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情况。结果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35例小细胞癌、60例腺癌、55例鳞癌的肺原发病灶的l8F-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经?检验发现三者的SU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17,P=0.812?)。除SUV值外,将三者的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远处脏器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小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各种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者的临床分期经?比较,有差异?。结论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PET-CT表现特征相似,SUVmax有意义?,在获得病理诊断之前影像学上无法鉴别。??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Fl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一项新研究表明,补锌可以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护理与健康创新学院副教授、著名食管癌研究专家潘祖怡(音译)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发现,锌元素能够阻止癌细胞过度活跃,选择性地抑制癌细胞生长,而不会对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锌和钙的相互配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防病保健作用。

  • 标签: 抑制癌细胞生长 补锌 食管癌细胞 得克萨斯大学 食管上皮细胞 保健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块在胸腔积液细胞学疑难病例病理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40例疑难胸腔积液细胞学剩余标本制备石蜡细胞块,根据需要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其对细胞病理诊断的辅助价值。结果在40例胸腔积液细胞学疑难病例鉴别中,经过细胞块和(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辅助诊断,11例诊断为转移性肺腺癌细胞,11例为癌细胞但来源未确定,6例诊断为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5例诊断为可疑癌细胞,4例诊断为各类炎性细胞,1例为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1例为转移性肺鳞癌细胞,1例为可疑淋巴瘤细胞。结论对细胞涂片诊断有疑难的胸腔积液细胞学病例制作细胞块行HE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很大辅助诊断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胸腔积液 细胞病理 细胞块 免疫细胞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不同方法对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04月至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的100份尿液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100例患者的100份尿液标本均采取显微镜镜检法、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法的检测,对比并分析三种不同方法的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以显微镜镜检的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结论显微镜镜检法、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法的检测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检测方法。

  • 标签: 尿液 红细胞 白细胞 检测 方法
  • 简介:目的: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分布规律探讨'伏毒'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NSCLC患者114例,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结合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CTC计数,并将计数结果与肺癌临床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4例NSCLC患者中,CTC阳性检出率达93.86%(CTC≥1个/3.2ml,107/114)。Ⅰ期与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比较,CT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之间两两比较,CT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C计数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279,P=0.003),即CTC计数与临床分期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CTC在肺癌各期患者中均有高分布,其计数与肺癌临床分期之间具有负相关性;CTC与中医'伏毒'特征具有相似性,在肺癌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应成为预防早期术后转移的靶点。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临床分期 伏毒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结果的情况,以选择白细胞检验的可靠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1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其新鲜尿液标本,应用白细胞酯酶试验以及镜检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酯酶试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60.0%和97.9%,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结论白细胞酯酶试验对于尿路感染患者的检查敏感性优于镜检,但特异性较低,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检查准确率。

  • 标签: 尿路感染 镜检 酯酶试验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小鼠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取小鼠30只作为样本,将其分为空白组(健康)、模型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模型)、观察组(建立模型+给予白藜芦醇)3组。结果观察组小鼠TG(1.30±0.16)mmol/L、TC(2.59±1.53)mmol/L,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小鼠AST(100.62±8.86)U/L、ALT(50.63±2.01)U/L、GSH(5.50±0.79)U/mgprot、SOD(23.00±1.30)U/mgprot,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但与模型组相比指标更优(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小鼠的血脂指标、增强肝功能、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理论上讲,可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白藜芦醇 非酒精性脂肪肝 小鼠 肝组织 脂质过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中采取胸腹水细胞学检验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本医院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作为此次分析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实行胸腹水细胞学检验,观察胸腹水细胞学检验恶性肿瘤细胞患者的结果。结果在本次分析的40例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中,有31例腺癌包括15例胸水、16例腹水,3例鳞癌为3例胸水,3例未分化癌为3例胸水,1例恶性淋巴瘤为1例胸水,1例恶性间皮瘤为1例腹水,1例肉瘤为1例腹水。结论将胸腹水细胞学检验应用在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胸腹水细胞学 恶性肿瘤细胞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尿沉渣镜检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中嗜血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自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随机选取44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均实施骨髓、血液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探究中,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全血细胞减少表现,另外9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表现,骨髓细胞涂片表现巨核细胞升高、红细胞升高及粒细胞升高,骨髓内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实施对症治疗后治愈率是97.72%(43/44)。结论给予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效果显著,嗜血细胞增多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 嗜血细胞增多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完全缓解率可达75%-90%1,但是约20%-30%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最终复发,并死于本病,而治疗缓解后患者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水平,即微小残留是白血病复发的独立的重要因素,目前检测微小残留的方法中,最有前景的是PCR和FCM,与PCR相比,FCM具有简单、快捷、定量、廉价等特点,因而成为更为理想的检测微小残留病的工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13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手指的13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行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感染发生情况、血红蛋白指标和治疗期间输血量。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控制感染,降低输血需要,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 标签: 自体CIK细胞 化疗 老年患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沈阳市三所三级医院HIV抗体阳性患者CD4+与CD8+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HI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与白细胞的关联。方法将HIV抗体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的全血标本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CD4+与CD8+T淋巴细胞检测和白细胞数量检测,根据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大小将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并将CD4+与CD8+的比值和白细胞的数值分组进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研究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和白细胞数值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分组数据提示CD4+与CD8+T淋巴细胞数的比值和WBC数量两变量间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结论白细胞数量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成正相关,白细胞减低可更简单直观的作为HIV感染患者的监测和判断免疫功能的指标。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T淋巴细胞 白细胞 感染监测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良恶性胸腹水细胞鉴别中的临床价值,从而更好的为以后的临床研究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主要选择了资料回顾法以及文献法对于某院的255例胸腹水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这些患者均进行了核细胞技术检验,而且对于其中52例较大体积细胞的患者采用细胞形态学的检验方法,通过采采取这种检验方法,来观察以及分析其良恶性胸腹水检验效果。结果经过检验后,可以发现,在这52例增大体积的细胞标本中,其中17例的血性积液标本中发现了12例恶性的细胞,而在剩余35例非血性积液标本上则有24例恶性的细胞,所以细胞形态学检查出了36例特性细胞。而经过有关临床以及病理学检验,一共确定为38例恶性细胞,最终的诊断符合率为94.74%。结论事实研究表明,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在良恶性胸腹水细胞鉴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验,能够使得检验结果更为准确,而且还具有便捷、有效等特点,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的诊断率,从而为有关医疗诊断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依据与手段。所以,这种检验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细胞形态学检验 良恶性胸腹水 细胞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估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25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实验组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两组结果并分析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检测异常淋巴细胞、异常血小板和幼稚细胞方面两组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异常红细胞和白细胞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细胞分析仪筛选血细胞时具有一定假阳性风险,因此联合使用血细胞形态观察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提高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形态观察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490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尿沉渣镜检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 红细胞 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