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血常规检测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间我科收集的血液分析检查结果异常的400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择400份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血液细胞形态为异常的标本有17例,假阴性率是4.25%,联合血液全自动分析仪检查发现有135例为异常,阳性率是33.75%,观察组共125例血液细胞形态为正常,假阳性率是31.2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意义重大,能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减少漏诊现象的出现,为疾病诊断和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出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血液细胞形态学 假阴性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临床常见的两种采取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88例健康的人员,按照采血的方法分为使用末梢端采血的对照组94例,选择静脉采血的观察组94例,对比和分析两组人员血小板、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等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静脉采血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含量高于末梢端采血,且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低于末梢端采血,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两种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静脉采血的检测方法较为准确,能够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 标签: 药敏实验 临床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 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 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 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5。结论 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关键词:药敏实验;临床;血液细菌检验;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rect and routine drug sensitivity test in clinical blood bacterial test.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280 positive blood samples from March 2018 to July 2019 for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and to conduct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test and routine drug sensitivity test on the above 280 positive blood samples, to study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test results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Results the consistency of direct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routine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was more than 89.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nsitivity, drug resistance and poisoning sensitivity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P > 0.05). Conclusion direct and routine drug sensitivity tests can determine the pathogen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in a short time and reduce the randomness of drug use.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检查为阳性的440份血液标本,对其进行血液细菌检验和鉴别,分别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符合率和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的检出符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细菌的临床检验过程中,直接药敏试验及常规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效果,符合率较高,且需要检验的时间较短,值得临床中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直接 常规 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液滤过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2011年11月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血液滤过,对照组不采用血液滤过,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好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滤过后,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都有明显的改善,可以较快且有效的改善病情。

  • 标签: 血液滤过 重症胰腺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 标签: 药敏实验 临床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模式对于血液净化中心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模式更好。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血液净化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测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150例血常规检验标本,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所有标本均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将其中出现异常的75例标本纳入观察组,将另75例检查结果正常的标本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结果 对照组出现血液细胞形态异常有3例,观察组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正常有24例;对照组的白细胞形态异常占比明显高于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态异常占比(P<0.05)。 结论 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01-2022.01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总共10例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给予血液灌流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炎性指标变化。结果:本组10例患者治疗后,有4例获得痊愈,2例好转,总有效率为60%(6/10)。4例死亡,均因肺纤维化死于呼吸衰竭。10例患者的SOFA评分及IL-6、TNF-α、hs-CRP水平均于入院第2天达到峰值,第4天开始有明显下降,与第2天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灌流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本研究使用的常规疗法中激素、思密达、甘露醇、活性炭联合用药也值得借鉴。

  • 标签: 血液灌流 常规疗法 急性百草枯中毒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20.6-2021.6月1000份血常规标本,对标本质量进行分析与检验,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结果:1000份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共32份,占比3.2%(32/1000),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受检者自身因素5份(15.63%),采血量过少(<0.5ml)标本7份(21.88%),放置时间过长(>6h)9份(28.13%),采血操作不规范6份(18.75%),未及时送检5份(15.63%)。结论: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临床需要加以重视,规范操作技能,避免工作失误,有效提高标本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液常规检验 标本 不合格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血液常规检验中两种采血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将选取我院体验人员100例为对象,根据不同采血方法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3hRBC(红细胞计数)水平,观察组3hRBC(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较对照组更低,数据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常规检验中采取静脉采血法可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

  • 标签: 两种采血方法 血液常规检验 临床对比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加入到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产收治的5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28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优(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治疗中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此种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HD联合HDF治疗,治疗组予以HF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磷、β2-MG、血压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血磷值和血压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的5.0%与对照组的22.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D联合HDF方案和HFHD方案的疗效相当,但HFHD方案血磷的清除、血压的控制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最佳方案。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高通量 尿毒症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临床实验中应用的自动化仪器越来越多,并有效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外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方便简单,检测速度相对较快,准确性高,因此在大部分医院的实验室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使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利于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高,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实验室参数,但无法彻底替代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本文主要分析了血液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外周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20日—2017年9月21日期间本院检验科检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200份(对照组)和检测结果异常的血液标本200份(观察组)。将两组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假阴性率、阳性率依次为4.50%、34.00%;观察组的假阳性率为33.00%;对照组异常标本多为白细胞异常,和红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目低下分别进行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情况下联合使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使临床诊断正确率提高,降低漏诊率,有利于疾病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9—12月该院检验科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监测结果异常的血液标本5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31例检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标本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研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31例对照组血液标本中血液细胞形态异常的标本共计19例,计算假阴性率为4.41%,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共检出形态异常146例,检出阳性率为33.87%;530例观察组标本中血液细胞形态正常共计175例,假阳性率为33.02%;在对对照组异常血液标本结果分析中发现,19例形态异常的标本主要以白细胞形态异常为主,与其他异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传统血细胞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操作繁琐、检测效率低下的缺点,但在血常规检查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避免漏诊现象的发生,可为临床对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