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出院早产儿护理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出院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结果 就早产儿出院后矫正胎龄6个月时体格发育数据来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 早产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儿童1型糖尿病(T1DM)院外健康管理内容体系,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成立研究小组,以移动医疗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会议构建儿童T1DM院外健康管理内容体系初稿。从北京市、上海市、河南省、浙江省等省/直辖市的11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综合医院儿科病房遴选20名专家,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咨询,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儿童T1DM院外健康管理内容体系并进行修订,形成终稿。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20名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熟悉程度为0.96,专家判断依据为0.98,权威系数为0.97,最终构建的儿童T1DM院外健康管理内容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儿童T1DM院外健康管理内容体系科学、全面,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基于移动医疗院外健康管理和评价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远程医学 糖尿病,1型 儿童 健康管理 移动医疗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院外干预对农村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农村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复查和为期1年的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院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服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再发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冠心病患者开展院外干预,有助于提高其遵医行为,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院外干预 农村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与目的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现有证据及各类评估和诊疗建议。本文的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内科医师、专职医疗人员和医院内参与卒中发病后最初48h诊疗的有关人员。这一指南将取代此前的2007版和更新后的2009版指南。方法编写委员会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指定,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共识编写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美国心脏协会的利益冲突政策。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重点回顾了前版指南发表之后的卒中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起草建议。结果指南的目的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卒中相关死亡率。本指南既提倡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又体现卒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急救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包括了整个在急诊室和卒中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救治过程。本指南讨论了卒中的早期评估和一般性治疗,以及缺血性卒中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以及脑复苏的最优化措施。结论由于很多建议基于有限的资料,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仍亟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急性脑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再灌注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简介:营养不当是众多疾病的广义环境致病因素之一;大量证据表明,营养不当在老年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患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衰老与抗衰老理论还普遍认为,营养合理与否和人体衰老进程肯定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老年营养学已成为老年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临床营养学作为老年临床治疗学的一部分更是日渐受到老年病临床医生及相关专业临

  • 标签: 营养问题 老年保健 忽视 医疗 临床营养学 临床治疗学
  • 简介:摘要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反映了全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我县医疗保健、防疫各部门根据国家卫生基本政策要求,逐级落实各项具体医疗保健、预防措施,提高了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和新儿死亡率。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达到85%以上,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法律法规 孕产妇 新生儿 预防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在院外急救指导孕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实施优先分级调派系统的30例院外急救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的没有进行电话指导的30例院外急救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具体的分娩情况对比法分析。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孕妇的满意几率,其中观察组的满意几率是93.3%,对照组的满意几率是70%,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满意几率更高。结论:针对院外呼救的产妇,开展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其效果明显,在救援人员没有及时到达,开展该方式,能提升分娩成功的几率。

  • 标签: 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 电话指导 孕产妇 院外急救
  • 简介:近年来,国家对“三农”经济建设的重点扶持,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得到显著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医疗服务体系较为复杂,目前,农村急救医疗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是国家及地方医疗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急救医疗作为农村医疗服务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民众的生命安全,对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急救救助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对农村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的认识,

  • 标签: 农村急救医疗 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院外护理要点。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社区干预。结果降低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结论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高血压 院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预案外延伸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50例患者行基础护理+院外延伸康复护理,对患者护理后的复查情况、饮食情况以及Barthel评分进行记录统计,并与其余仅行基础护理的患者进行指标的对比评价。结果行基础护理+院外延伸护理的患者其各项指标平均均显著优于仅行基础护理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院外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同时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院外延伸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本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自2013年以来利用保健空调冰垫替代常规橡胶冰枕应用于临床发热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如下。

  • 标签: 临床医疗 应用 冰枕 橡胶 空调 保健
  • 简介:<正>为充分了解保健院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给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对2005-2007年保健院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医疗费用进行了统计分析。一、资料来源白山市妇幼保健院电子财务管理系统。二、结果分析(一)门诊病人医疗费用情况

  • 标签: 保健院 费用分析 住院医疗费用 财务管理系统 床位费 检查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管理在高危孕产妇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高危孕产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n=56)施行常规医疗管理,研究组(n=56)施行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管理,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科学饮食、运动锻炼、自我监测、遵医管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流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高危孕产妇院外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管理可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管理 高危孕产妇 院外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院外防治是住院治疗的延续,同时也是肺结核防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随着各种激素和抗生素的不规律使用及肺结核患者的流动性不断增加,给肺结核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使肺结核患者得到规律、全程的规范化治疗,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和减少治疗的耐药性,加强对肺结核的院外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结核病 院外 防治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和安全转运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通过对本组病例院外急救病人的转运情况分析,探讨安全转运院外急救病人的措施包括转运前的准备(工作人员的准备、物资器材的准备、病人的准备);转运途中并发症的预防;转运途中的监护与记录等。

  • 标签: 院外急救 急救护理 转运 安全
  • 简介:通过对5年来205篇相关文献的归纳论证,显示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三级卫生网固有特征逐渐消失,基本上为下列状况所替代:(1)协调变成了围绕各自经济利益的无序竞争;(2)寻求更多一点的经济收益成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行为原动力,替代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一致的“共同目标”;(3)医疗、预防、保健三大功能定位发生混乱,“重医轻防、重有偿轻无偿、重收益多轻收益少”状况成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普遍现实;(4)预防保健职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或流于形式成为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焦点问题。这些状况在乡镇卫生院表现得尤为突出。

  • 标签: 中国 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农村卫生事业 卫生改革 卫生机构
  • 简介:近年来,随着军队干休所保健对象高龄化趋势凸显,医疗保健工作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不仅要在单一医院内完成一次性医疗服务,而更应该在整个就医过程中,在医院内外、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提供整合、连续、无缝隙的卫生服务。军队医疗保健工作经过几代保健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骄人成绩,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尤其军队干休所卫生所或门诊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已逐步形成了能胜任本级任务的医疗保健完整体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整合和管理好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医疗连续性保健服务迫在眉睫。

  • 标签: 医疗连续性 保健服务 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