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讲的是抑郁症的日常保健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体内的五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使抑郁症病人维持一个较良好的状态,是作者在咨询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切实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抑郁症 快乐
  • 简介:【摘要】本文讲的是抑郁症的日常保健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体内的五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使抑郁症病人维持一个较良好的状态,是作者在咨询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切实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抑郁症 快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DWI模型在鉴别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与基质型前列腺增生(stromal prostate hyperplasia,SH)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PCa 24例(28个病灶),基质型前列腺增生20例(22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2WI、T1WI、DWI、多b值DWI扫描。根据穿刺病理结果确定癌或增生的部位,与DWI及多b值DWI图像进行匹配,测量两组的单指数模型参数:ADC值,双指数模型参数:D,D*,f值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DDC、α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受试者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诊断效能,计算其诊断阈值;采用Sperman或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 PCa组的ADC、D、DDC、α (0.72±0.14×10-3 mm2/s,0.57±0.11×10-3 mm2/s ,0.71±0.14×10-3 mm2/s,0.63±0.03)均低于SH组(1.14±0.13×10-3 mm2/s,0.94±0.12×10-3 mm2/s,1.30±0.17×10-3 mm2/s,0.7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组的D* (17.96±13.39×10-3 mm2/s)高于SH组(10.28±4.96×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组的f值(0.30±0.08)略高于SH组(0.2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诊断PCa时DDC、D、ADC、α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61、0.9957、0.9903、0.9573;分别的诊断阈值为:0.97×10-3 mm2/s、0.70×10-3 mm2/s、0.86×10-3 mm2/s、0.69。(3)无论是PCa组还是SH组ADC、D、DDC两两之间均具有较好相关性,PCa组ADC与DDC相关性最强,r=0.852 ;SH组ADC与D相关性最强,r=0.751。结论拉伸指数模型DDC、α值,双指数模型D值和单指数模型ADC在鉴别PCa与SH中均具有较高效能,MRI在PCa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越性,DWI不同模型成为其信息补充,双指数模型同时可以提供灌注信息,拉伸指数模型可以提供扩散异质性信息,但双指数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诊断效能尚未高于传统的单指数模型,所以临床仍推荐应用单指数模型DWI。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采取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病人分到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和采用呼吸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30)。对比两组的运动耐力、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且呼吸困难指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采取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病人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并使呼吸更加顺畅。

  • 标签: 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 呼吸康复护理干预 运动耐力 呼吸困难指数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COPD-PH)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患者3年生存率仅为41%。目前COPD-PH的常规对症治疗以及针对PH的靶向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非编码RNAs作为重要的内源基因调节因子,严格调控生理和病理过程。COPD-PH患者中存在非编码RNAs表达的改变,且发现其在COPD-PH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故非编码RNA有望成为治疗COPD-PH的关键治疗靶点。本文就微小RNAs、环状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s等在COPD-PH缺氧、高炎症和氧化应激等病理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非编码RNAs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疾病[1]。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COPD总人群发病率为8.6%,其中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3.7%[2],已成为我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慢病。我国COPD发病率高与吸烟,环境空气污染,出生时体重不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病理改变 肺动脉压力 病理生理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 38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单一用药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联合组相较于对照组, PaO2、 FEV1、 FVC指标明显更高, PaCO2指标明显更低,肺动脉压力明显更低;治疗后,联合组的 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DWI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肿瘤患者51例,在术前行3.0 T常规磁共振及多b值DWI检查,其中良性26例,恶性25例。利用GE ADW 4.6 Functiontool后处理软件测量单指数模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双指数模型的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low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slow)值、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st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fast)值、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值,以及拉伸指数模型的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DC)、扩散异质性指数(the heterogeneity of intravoxel diffusion,α)值,比较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对眼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ADC、ADCslow、DDC及α值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DDC和ADCslow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4和0.81,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0-3 mm2/s (敏感度,79.20%;特异度,92.60%)和0.60×10-3 mm2/s (敏感度87.50%;特异度66.70%)。结论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为眼眶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ADCslow、DDC与传统单指数DWI生成的ADC值相比,在眼眶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更大价值,ADCslow、DDC、α三参数联合诊断效能最高。

  • 标签: 眼眶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单指数 双指数 拉伸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固定正畸患者常规刷牙和牙周洁治对其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的影响效果。方法我们对2014年8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固定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我们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刷牙加用牙周洁治护理患者的口腔,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刷牙护理方式护理其口腔。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过口腔护理,固定矫治3、6个月的时候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对正畸患者使用常规刷牙加用牙周洁治进行护理的防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组织状况,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洁治 正畸患者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 简介: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是统计指数理论中两个重要指数,二者在文字表达上仅两字之差,容易造成混淆,但其实质内容和计算方法截然不同。本文试图从概念、计算方法及表现形式上分析两者之间的主要不同点。

  • 标签: 平均指标指数 平均数指数 统计指数理论 计算方法 文字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吸氧、抗感染、利尿、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前列地尔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注射,1次/天,共14天。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平均肺动脉压、6min步行距离和血氧饱和度和pa02的变化情况,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分析比较,治疗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前列地尔 COPD 肺动脉高压(PAH)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按照入院号码奇偶数进行分组,入院号为奇数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入院号为偶数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及肺动脉压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显著优势,且观察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肺动脉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米力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疗效分析
  • 作者: 周丹莎 徐磊 张弋 张婷婷 陈豫钦 陈纪元 张杰 刘春丽 王健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38期
  • 机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 51012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肺部及重症监护内科,呼和浩特 01005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广州 510260,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院重症监护科,广州 510180,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郑州 450003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诊断预测模型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5家医院就诊的1 514例COPD患者,根据纳入时间排序,将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 072例)和验证集(442例)。通过患者病历和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吸烟情况、疾病既往史和临床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PD合并PH的相关因素,采用“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Calibration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采用C 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决策分析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训练集年龄为50~59、60~69和≥70岁者分别占3.7%、15.2%和81.1%,与验证集的年龄构成(分别占7.9%、27.8%和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训练集男性占79.4%,与验证集(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对训练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95%CI):3.32(1.49~7.36)]、吸烟状态[曾经、目前吸烟OR(95%CI)分别为3.67(2.51~5.37)和2.04(1.44~2.90)]、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1 400 ng/L[OR(95%CI):9.88(6.23~15.66)]、右心房直径[OR(95%CI):1.11(1.07~1.15)]是COPD合并PH的相关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建立COPD合并PH列线图模型并开发为在线工具(https://ph-666.shinyapps.io/zhonghua-PH/)。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偏差校正后C指数(95%CI)分别为0.82(0.77~0.87)和0.77(0.68~0.86),Calibration校准曲线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均接近于对角线。训练集和验证集列线图模型AUC(95%CI)分别为0.82(0.80~0.85)和0.77(0.73~0.82)。通过ROC曲线得出训练集中最佳阈值为0.60,该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4、0.78;验证集最佳阈值为0.70,该值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和0.65。DCA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以阈概率>15.0%和>13.0%提供了优于变量全选和变量均不选策略的净效益。结论建立COPD合并PH诊断预测列线图模型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高血压,肺性 预测 列线图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1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与对照组(n=58)。给予对照组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6min步行距离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收缩压、舒张压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