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大屯水库采用库底水平铺膜防渗技术,铺膜面积超过5.0km2。场区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膜体铺设时须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膜体铺设结束后,地下水位将恢复,非饱和土体中的气体将被强制性封存。当集结的气体压力超过膜体强度时,将导致膜体气胀破坏。土工膜在生产、运输、铺设焊接环节等出现损伤是必然的。防渗体系一旦破坏基本不能修补,给工程维护、运行带来困难。为此进行铺膜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提供对膜下气场问题发生机理及相关规律的认识,为设计施工提供分析方法和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的建议。

  • 标签: 大屯 库底铺膜 气胀破坏 设计施工 处理措施 建议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具有输水线路长、涉及区域广、参与工程多、调水规模大、输水工况多变等特点,给工程的调度、控制和运行管理带来极大困难.工程上技术的难题在于其背后的科学机理性问题并没有完全揭示和解决,包括变化条件下多水源联合多维均衡调控机制、水量水质多过程耦合机理、多物质突发水污染应急调度模式、多闸门联合运用下的明渠水力学响应机理与控制等.为建立一套完备的技术体系来支撑其调度运行,围绕"预报-调度-模拟-控制-评价"这五个关键环节对现有研究进行分类总结;然后,在综述以往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亟需攻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释,涵盖了水源区与受水区预报调度、总干渠冰水污染多相模拟、总干渠水量水质联合调度、中线全线自动化控制技术、调度评价技术与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最后,文章讨论了实现中线智能调控和应急调度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并进行了研究总结.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智能调控 应急调度 关键技术
  • 简介:阿海水电站大坝为坝高132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总量约234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约140万m3,约占混凝土总量的60%。大坝施工工期紧,施工强度高,要求在高温条件下全年连续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采用了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针对阿海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方案及温控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重点论述。

  • 标签: 阿海水电站 碾压混凝土 施工方案 温控
  • 简介:湿地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重要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功能.数字湿地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区域层次,是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等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可视化计算机管理和决策的湿地信息系统.数字湿地的构建对于实现湿地资源信息的共享、湿地环境的保护、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及流域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湿地实现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湿地数据获取、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的高速网络传输与共享、虚拟现实与数字湿地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信息提取与知识发现等方面.

  • 标签: 数字湿地 关键技术 框架
  • 简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2014年国家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的遏制地下水位的下降,大大改善地下水环境。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有效措施。2015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比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农业用水大户,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心支轴式喷灌作为大型喷灌,

  • 标签: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环境 利用系数 喷灌技术 用水大户 轴式
  • 简介:防裂是混凝土坝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绝大多数混凝土坝裂缝都与温度应力有关,因此温度控制是防裂的主要手段。本文在总结国内几十座混凝土坝温控防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现有温控防裂理论为技术支撑,紧密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软硬件研发、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多种手段,通过深入研究形成了智能化监控感知—分析—控制的三步曲架构,开发了一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智能化监控系统。该系统在鲁地拉、藏木、锦屏一级等工程获得成功应用,以混凝土温控施工监控的智能促进温控施工的精细化,达到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的根本目的。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控制 防裂 智能监控
  • 简介:从空间数据模型、模型的构建方法、复杂地质体建模及应用三维水文地质模型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三维水文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三维水文地质建模技术的难点和不足;对未来三维水文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得出虽然目前一些难点和不足限制着三维水文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但由于水文地质行业对可视化及定量化的迫切需求及建模理论和建模技术的提高,其在水文地质行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出了针对不同应用的指导性质的概化原则、方法及标准体系的研究是未来专业水文地质工作人员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 标签: 三维地质建模 水文地质 应用现状
  • 简介:在现有压力隧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圆环形扁千斤顶技术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新概念。实现这个设想的关键设备是圆环形扁千斤顶,是一个用薄钢板制成的中空圆形压力囊,利用液压通过有限的径向位移对隧洞混凝土衬砌层外部施加均布压应力。室内模拟试验证明,采用薄钢板制作的圆环形扁千斤顶可以通过灌浆或注水对衬砌结构施加预应力,衬砌结构环向预压应力与注水压力呈线性关系,与理论结果一致。

  • 标签: 压力隧洞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 模拟试验 扁千斤顶
  • 简介:大花水水电站地形较为复杂,拱坝两坝肩为70°陡壁,施工前期因20t走索线尚未形成,坝肩开挖无法采用大型的施工机械。根据特有的施工条件,坝肩开挖主要采用潜孔钻和手风钻进行钻孔,底面采用了35°~45°的斜层面开挖,以便爆破后石渣自动滚落至基坑,减小人工清渣量,加快施工进度;在拱坝坝基基坑开挖时,采用了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保证了施工进度,为一枯拱坝碾压混凝土顺利浇筑至755m高程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坝基开挖 施工技术 大花水水电站
  • 简介:文章根据工程实践对长距离输水管线测量技术方案的设计进行了阐述,针对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控制网形、等级和精度以及测量步骤做具体的要求。

  • 标签: 输水管线 测量 技术方案 设计
  • 简介:在北方地区的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跨年度施工的在建工程,因此冬季施工成为不可避免。冬期施工一般3-6个月,工程所占比重最高者可达30%。实践表明,由于冬季施工在客观上存在着难度及复杂性,加之建筑施工队伍技术水平高低不一,因此,在这个季节进行施工易于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 标签: 冬季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 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问题 北方地区 在建工程
  • 简介:环氧沥青是非常新颖的桥面铺装材料,但是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天津市进步桥施工中,对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技术从配合比设计,环氧沥青的混合料的储存温度、拌和顺序、最大工作时间及最低碾压温度等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实际检测结果和运营效果证明,在北方地区的气温条件下,采用得当的施工措施,完全能够保证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的施工质量。

  • 标签: 钢桥面 桥面铺装 环氧沥青
  • 简介:水电站下闸蓄水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导流隧洞封堵施工又是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关键。文章着重对云南省保山市等壳水电站导流隧洞封堵堵头的施工进行介绍,对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导流隧洞 封堵 施工技术
  • 简介:介绍了鲁地拉水电站左岸河道整治工程护岸混凝土施工技术,对采用的无轨滑模施工技术做了经济性分析.与翻模施工技术相比,无轨滑膜施工具有施工简便、易于操作、外观质量好、施工进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在混凝土护岸工程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护坡 无轨滑模 经济分析 鲁地拉水电站
  • 作者: 任勇军
  • 学科: 水利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创建时间:2022-07-27
  • 出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2年 第05月
  • 机构:思南县水务局张家寨水务中心,贵州思南565100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当前水利工程也顺势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帮助人类抵抗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为人们的生活和财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是当前我国基础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的掌握要求较高,需要运用到各种技术帮助建设,以此来保证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其中,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涵盖的施工技术种类较多,已经成为堤防护岸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此项技术施工时对技术掌握的要求较高也成为了很多企业很难优化的一个步骤。基于此,本研究将从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的施工技术分析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为我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

  • 标签: 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 作者: 王峰
  • 学科: 水利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新视线·建筑与电力》2022年 第5期
  • 机构: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城乡水务局,山东 邹平 256200
  • 简介: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加大了对各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了切实的支持,促进了各项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不同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不同的建设条件和要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技术方案。

  • 标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
  • 简介:风机混凝土扩展基础结构具有大体积、钢筋分布密集等特点,加之现场施工条件的局限,常会出现施工冷缝和蜂窝孔洞等施工缺陷,为结构安全运营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施工缺陷,目前尚无成熟的检测和评估方法.本研究在充分考虑风机基础混凝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首次将国内外较先进的混凝土冲击回波检测技术应用于风机基础混凝土检测领域,结合小范围钻芯取样验证的方法,确定了基础施工缺陷;并参照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ACI318-2008的方法对风机混凝土扩展基础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实践证明冲击回波检测与钻芯取样相配合可以应用于风机混凝土现场缺陷检测.

  • 标签: 风机 混凝土 扩展基础 缺陷 冲击回波